齐齐带你品读《道德经》(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在《道德经》第二篇中,我们分析了老聃的“无为”的思想。本期要讲的第三篇同样是在讲“无为”。如果说,第二篇阐述了“无为”的原因,那么第三篇就是在讲“无为”的实施方法。究竟怎样才算是“无为”呢?我们一起来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崇有才能和品德高尚的人,使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宝贵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示能够引起贪欲的事物,使老百姓的淳朴之心不被动摇。老聃提出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三个治理国家的“无为”之策,老聃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依赖的是百姓的安宁和淳朴,所以一切能够导致百姓的欲望的东西都不应该被推崇。由于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不尚贤”这一条难免会遭到质疑。诚然,才能和品德确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但是这应当是百姓的自我修养,而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激励”。真正追求高尚品德的是一种自发性的内部动力,依靠社会“尚贤”的风气才追求高尚品德本质上是一种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在老聃看来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所以,我们不能把“不尚贤”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反智主义,我想老聃希望的是百姓内心的富足。在“不尚贤”的风气中百姓能保持高尚的品性、社会能够稳定,才是老聃乐意看到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时候,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志,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使老百姓永远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这一句是对第一句的三条措施的总结,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就是给予百姓实际的好处,不让百姓追逐虚无缥缈的东西。实际上,如果百姓能够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自然不会去勾心斗角。西汉“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统治者就是奉行着老子在本篇讲述的道理,那时的百姓吃得饱,所以民风也就淳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个人主页看我写的有关西汉的文章)。与老聃的思想相反的方式治国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追求的是所谓的“个人主义”和利润最大化,非但没有“虚其心”、“弱其志”,反而鼓励竞争和心机,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才会出现犯罪率居高不下、种族歧视严重等问题。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使那些有智巧的人也不敢妄为。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应自然规律,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这两句是对“无为”的结果的描述。老子认为,无为而治会让那些妄图投机取巧的人无法为非作歹,从而使天下太平。我想,如果深刻理解了“无为”的内涵,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一点思考

老聃的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式,他描述的社会图景的确值得向往,不过“无为”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首先,“无为”不适合人口体量大的国家,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说,人口越多越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政府,而人类的历史就是人口不断增多的过程,所以“无为”的种子越来越失去了适宜的土壤。其次,“无为”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政府的职能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保障国家安全,这势必需要一个有力的中央政府,以中国历史为例,匈奴的威胁使得汉武帝必须提升中央力量,所以他毅然放弃了汉初的无为而治的国策,中国封建王朝彻底投入儒家的怀抱。

尽管“无为”在治国方面的实际意义已经变得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构想。而且,“无为”不仅仅是统治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保持内心的朴素与安宁,何尝不会带来快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