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州书影】解放战争时期赤峰红色文献拾遗③——《群众日报增刊》前的“增刊”

       《群众日报》是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机关报,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赤峰地区有广泛影响的党报。它的前身是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承德创办的《冀热辽日报》,1946年10月随分局转移到林西,与从赤峰转移到林西的《民声报》合并。1947年4月初,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改为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日报》于6月1日改名《群众日报》。1947年6月6日赤峰二次解放后,于6月中旬迁入赤峰三道街杨子彬大院,同年10月因鼠疫迁建西县(喀喇沁旗)牤牛营子村,1948年7月又随分局迁至宁城县高家杖子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报社经常转移,设备经常搬迁,办报条件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群众日报》不仅能坚持正常出报,还经常印发号外和增刊,及时传播党的声音,报道胜利的消息。
        1948年6月1日,《群众日报》改版,由两个版面增加到四个版面,同时创办《群众日报增刊》。《群众日报增刊》16开本约30页,每期收入篇幅较长的通讯、评论文章10篇左右。从1948年6月创刊到1949年底,《群众日报增刊》共出刊9期,但笔者却收集到的一份《增刊》创刊之前的增刊,这份增刊是1948年3月6日随报赠送的,32开8页,封面题写:“群众日报增刊——东北军区发表《立功运动暂行条例》”。该增刊尚未裁切装订,展开是八开大小的一张纸,折叠后为小册子。
         为什么这份《群众日报增刊》创刊前的增刊被“忽略”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查过许多资料,既没有找到当年办报人的解释,也没有在《群众日报增刊》里看到有任何说明,只好按一般常理做了如下推测:
         1.增刊前的增刊是“试刊”。即在正式创刊之前,先试着出刊一次或几次看看效果和读者的反应,这虽然是很正常的办报思路,但没有看到有关”试刊”资料的只言片语。
         2.前后增刊差别大,创刊号“从新”开始。创刊前的增刊内容单一,只是随报赠送的小册子,而创刊号之后的增刊每期都有十多篇文章,是相对独立的刊物。但虽有差别,但也是增刊,不纳入又不符合办报的常规。
        3.增刊创刊前可能印过许多增刊,无确切期数。1947年反攻战打响以来,前线捷报频传,土改、扩军、整党高潮迭起。各家党报出号外和增刊是常有的事儿,特别是1948年以后,东北战场喜讯连连,有的老报人回忆说,解放区报纸的号外就像雪片一样,但我们今天找到一张也很难,找到能证明《群众日报增刊》之前可能有许多增刊的证据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这诸多的推测,都没有事实上的根据。 但如果换个思路考虑,难道我们非要找到事实上的根据吗?难道我们非要做徒劳的推测吗? 如果设身处地去思考,战争年代的办报,对于《增刊》之前增刊的存在以及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儿,是不可能周详考虑的,也不可能顾及那么多的,在上面有敌机轰炸,下面有敌人追击的情况下,一张小小的《增刊》应该在前还是在后,难道还需要开个会商量吗?对于解放战争时期冀热辽地区办报,时任冀热辽中央分局宣传部长的赵毅敏在回忆中曾这样描述:“冀热辽党报是在枪林弹雨的国内环境中创刊的,新闻工作干部在异常艰苦紧张的岁月里,手中握笔,腰间挎枪,又是文人又是武士,把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老报人高文晋在回首这段历史时这样写道:“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巩固的后方根据地,而是带有很大游击性的地区,经常随党委机关转移,在一个地方有时住上十天半月就要换个地方,以免遭敌人的袭击。敌来我走,敌走我回,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游击环境中坚持办报的。”
         战争年代的历史,以及战争年代的人和事,是不能以现在的思维方式去衡量的,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是很普遍的。 对于一张“马背上的报纸”,我们既不能以正常环境下的办报思路去分析的,也不能以和平年代的办报常规去评价。在烽火岁月里,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如何使党的声音以新闻媒介的形式形成更强大的舆论场,如何及时地将前线胜利的消息传到解放区的人民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和任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张增刊的前后与否,太显得无足轻重了,革命不是绣花,一针一脚都要仔细端详揣度,革命是锻钢炼铁,一锤子下去既使有一点儿瑕疵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张增刊的前后与否,革命者当年是无暇周详考虑的,增刊之前的增刊就留给今天的报史研究者们去讨论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