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服病人,而是说服医生

上个周末我开车带家人出门,小也在车上问:“爸爸,我们去哪儿呢?”,我说:“我们到处转转”。我当时并没想清楚目的,对于去哪儿犹豫不决,所以回答得模糊暧昧。家人解围:“爸爸带我们去好玩的地方。”,我有些尴尬,后来看到一个通向绿道的路口,于是开车上去。

我睡前反思,当时没能回答小也的问题,是没搞清楚“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我买了新车,有驾驶的欲望,以为让大家坐车就是目的,其实那只是手段,车子只是交通工具,我的目的应该是找个明确的地点玩耍。

小也一定对我当时的回答感到困惑,好在家人帮忙解围,我也找到目的,又变出吹泡泡的工具,要不就败了周末的好兴致咯。

我想起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有一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到了集市挑好鞋子,却发现忘带尺码。于是回家取,等他返回时,集市已散,最终没买到鞋子。

郑人的目的是买鞋,量尺码只是个手段,而他把手段当成第一位,他不知道自己的脚就是最好的尺码。

生活中还有很多分不清“目的与手段”的例子:

步数统计软件是锻炼的好帮手,软件是手段,锻炼是目的,但有人想得第一,每天暴走,或挂在特定地方刷步数来攀比,把刷步数变成目的。

手机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有人以刷手机为乐,把它变成目的,花大量时间在上面,到底是谁离不开谁?

网上下棋,原本是为了锻炼思维、提高棋力,但有人用软件作弊来提高胜率,以此获得更高的等级、段位,下棋的目的是什么呢?

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人把赚钱当成目的,长期忙碌,无暇生活。

……

去年我到福州参加一个肺癌会议,会上大家对肺部小结节的过度治疗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比如对于一个CT发现的5mm肺部小结节,手术还是不手术?当然,这要结合CT及病人情况具体分析。现实情形是,你不手术,立马有别的医院愿意手术。

一位姓谭的医生说:“对于这类病人,我建议随访”。

然后立马有人问:“你是如何说服病人随访?”。

那位谭医生说:“不是说服病人,而是说服医生,如果他问了10个医生,有9个说随访,他还会去手术吗?如果他还坚持手术,那才考虑。”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如果把手术当作目的,自然容易过度治疗,而此时医生通常无法给出最佳治疗策略。有所不为才是更高的境界。

我当然不会像“郑人买履”的郑人那样蠢,但在开车时把手段当目的这件事上,不一定比他聪明。生活中的目的与手段常常不容易分清楚,但这件事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下次小也再问“爸爸去哪儿”的时候,我应该会有一个更肯定的答案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