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动物界的所有门类均将介绍完毕!“大自然的34个宠儿(下)”

自卡尔·林奈1758年《自然系统》出版以来,人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虽然动物的种类繁多,但实际上在分类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些所有的动物都归于34个大家族中,也就是分类学上动物界的下属34个门。而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甚至是听说过的动物,其实也仅占据了10余个门左右……
那么,那些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动物家族,它们都长成什么样子?在它们的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不为人知的习性?那些生活在深海之下,甚至用显微镜才能将它们看清的动物,又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联系?
通过前两次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得像植物一般的动物;了解了很多体型较大食肉昆虫的噩梦;了解了仅有一位家族成员的“天煞孤星”;了解了在分类上至今都令科学家迷惑混乱的“五不像”……而本次,汪老师将为大家继续讲述剩下的10个家族!
在这10个家族中,有在海洋沙质泥底中潜伏的精灵;有引导潜水员前行的“海洋洋流指示标”;有躲在自己挖掘巢穴中,身体和我们相似却有不同源的迷之生物;当然,还有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最高等类群……
没错!在最后将要为大家介绍的动物家族中,它们的形态或演化程度相对都比较高等,而作为压轴的脊索动物门也将在本次为大家亮相!和崔老师讲述的脊索动物演化形成互补,让各位大、小生物爱好者们以两条线索将这些生物串联起来!
在讲座的过程中,汪阗老师还会和以前一样,不仅以很多精美且难以寻找的图片作为辅助,更会在镜头前为大家带来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教具!34个大家族的最终10个门类即将和大家见面,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系列讲座的完结篇吧!

主讲老师简介:

汪阗: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始人之一,植物医学专业,昆虫学研究者,野生动植物生态摄影师,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者,中国贝类爱好者联盟会员,自由撰稿人,北京自然博物馆外聘教师,多家中小学(如北京四中等)外聘科学指导教师,资深自然博物探索爱好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蜻蜓目昆虫系统分类。曾撰写《北京蜻蜓生态鉴别手册》、《酷虫野趣》;参编《南岭自然观察手册》、《物种100生态智慧·贵州卷》、《物种100生态智慧·黑龙江卷》、《成长吧!动物》系列丛书;特约审校《你好!动物朋友》、《你好!地球家园》等书籍;最新著作《虫行天下:繁盛的六足传说》现已上市,并入围2019年自然好书奖!于《大自然》、《中国国家地理》、《森林与人类》、《博物》等科普杂志发表科普文章不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