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贾浅浅诗歌

黑泽明电影《影子武士》(1980年)剧照
昨天晚上有朋友给我转来唐小林批评贾浅浅诗歌的文章,今天上午又有朋友转给我两篇批评贾浅浅现象的公众号文章。这些文章的阅读量都堪称巨大。作为一个恰好对贾浅浅诗歌有所了解的人,如果这时候不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就是失职。为此,我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唐小林文章和相关公众号文章涉及到“诗坛乱象”、“文坛黑幕”、“学术圈堕落”等宏大话题,对这些我不予置评。我仅就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唐小林的一个观点提出反驳。唐小林认为,贾浅浅的诗歌质量低劣,属于“回车键分行写作”。基于对贾浅浅诗歌的阅读经验,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唐小林对贾浅浅诗歌的解读采取了典型的“取我所需”的做法:在贾浅浅的诗歌创作中,专门挑出那些写屎尿和性的作品,以此塑造一个“低俗”诗人的形象;在一首完整的诗歌中,专门截取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段落,以此显示贾浅浅诗歌“白开水似”的状态。实际上写到屎尿的作品,仅仅是贾浅浅诗歌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量的作品并没有写到屎尿;贾浅浅诗歌的典型特点也并非白开水,反而是相当晦涩的,晦涩而华丽。唐小林没有完整地、重点突出地去评价贾浅浅的诗歌,而是为了印证自己预先设定的论点,断章取义地网织罪状,毫不顾及诗人作品的基本面,这种做法丧失了最起码的评论操守。
退一步讲,一个诗人即使写了屎尿、性就一定低俗吗?《庄子》里不是说“道在屎溺”吗?禅宗典籍里不是有“佛头着粪”的描写吗?波德莱尔还有一首名作叫《腐尸》呢。对诗歌的评价怎能如此任性地挥舞道德大棒统而言之?就拿唐小林引用的那首写屎的诗来说吧:
晴晴喊
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
等我们跑去
朗朗已经镇定自若地
手捏一块屎
从床上下来了
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朗朗》
这首诗哪里低俗了?它记下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场景,养过孩子的人可能都会有所会心。孩子们对待屎尿有一种坦然的态度,因为他们的心仍然是洁净的,没有受到人间那些等级划分的影响。对屎和尿的耻感是一种文化的规训。但诗歌的使命是反抗这种规训。大人说孩子“像一个归来的王”,这里有对孩子的爱和宽容,是对童心的温柔呵护。而在许多类似的情况下,家长选择的就是呵斥、责骂,因为孩子给自己带来了劳动负担而惩罚孩子。孩子的天性在类似的事件中被消磨,最后一个个变成眼睛里没有光的动物。一个诗人用诗歌捕捉并固定住这个场景是有价值的。
唐小林文章中引用的那些诗歌片段并不能支撑他的论点。他挑来挑去挑出的那些片段,仍然无法掩盖贾浅浅诗歌固有的品质。如他引的那首《观后感》,写两个人躺在沙发上看美食节目而引起的身体反应:
此时我的胃
像一个巨大的章鱼
肆无忌惮地
伸出触角
在体内横冲直撞
它喷射的一团黑色墨汁
遮蔽了体内所有的感官
这个比喻写出了胃部那种不顾一切的饥饿感和对美食的欲求,在肚子里产生了遮天蔽地的效果。这样的比喻还不够“有意思”吗?堪称精彩。唐小林引用《那年,那月,那书》里的一个片段,来佐证贾浅浅诗歌“白开水似”的状态,可是在同一首诗里还有这样富有哲理的句子:“不要对佛说你的风暴有多大/而要对风暴说你的佛有多大”。这样的句子一点都不白开水,但被唐小林选择性忽视了。幸好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很方便地搜到《那年,那月,那书》整首诗。这首诗谈不上有多好,但也不是唐小林嘲笑的那样不堪。
一个诗人的作品,质量必然有起伏,李白杜甫也有很多平庸的作品,如果揪住那些平庸的作品不放,李白杜甫同样会被骂得狗血淋头。评论工作就像盲人摸象,一个人的作品是一个整体,高明的评论者会多摸几个地方,努力想象象的整体,而偏狭武断的评论者,则像一个死死抠住大象屁眼的盲人。这时你闻到了不好的味道,你能怪大象吗?
我的基本观点是,贾浅浅是一个有实力的诗人,她的一些作品是优秀的、有价值的(至于她是否应该得某些奖,是否应该在某些刊物上被推介、被研究,则不在我的评论范围之内)。我的判断建立在对贾浅浅诗歌阅读的基础上,我读她的整首诗,而且尽可能多地读我能接触到的她的作品,并从中挑出优秀之作。下面我就列举几首我觉得好的贾浅浅的诗歌,并简单分析一下。如果读者认真看完我的这些评析,将会发现,这里呈现出的贾浅浅和唐小林笔下塑造的那个贾浅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
置换
那座岛屿
和我隔着长长的海和一张床
我枕着手臂,平视着它
房间里只容得下一杯白水
从一个城市逃向另一个城市
其实只是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
岛屿在看我,看我如何把身体里的盐
一点点加进那杯水里
这首诗的基本场景是一个旅行者住进了海景房,她躺在床上远眺海上的岛屿,在她身边,可能有一杯白开水,也可能是说平淡无奇的生活像一杯白开水(无论旅行到哪里无非都是进入一个房间)。在她看岛屿的时候,岛屿似乎也在看她,觉得她也是一座岛屿。这座人的岛屿不停地把身体里的盐(泪水、汗水等)释放进身边的白开水,使之也变成辛酸的海水。因之,在“我”的房间里,我也是一座岛屿,一个停泊在生活之海中的孤独者。这就是“我”和岛屿的对视所产生的“置换”联想——人人都是孤岛,停泊在自己的盐里。
这首诗是贾浅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首诗。“置换”可以说是贾浅浅诗歌的一个关键词,她总是在人和世界之间构建一种整体“置换”、充分情境化的关系。在《置换》这首诗里,可以从人的角度理解岛屿,也可以从岛屿的角度理解人,由此,生活与大海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指涉。用感受“我”的方式去感受物,可以给世界带来深度和新鲜度;用感受物的方式来感受“我”,则能给人带来广度和开阔度。人和人的世界,因之成为一座秘境。再如这首《搬山》:
搬山
有一天我会为你搬来一座山
你可以像梭罗那样
住一个小时
一个夏天或一个冬天
当太阳在北回归线上
收割了所有的影子
我就从山顶出发
乘着清风朝着你的树林
像月亮一样走来
搬山的想法可能来自于《庄子》“藏山于泽”的说法。这是一首清新可爱的爱情诗,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置换,即把恋爱双方的关系比拟为自然界中的“山林”与“月亮”的关系,互相依存、互为慰藉。下面这首《树》同样是在“坚韧者”和“树”之间建立一种置换关系:
它把看不见的黑暗
变幻出纷繁的形状,绚丽的色彩
但有时,黑暗里的魔鬼
总是爬到它的枝条上
摇落所有的叶子
裸露着的光明
牢牢握在每片树叶手里
晃动,或者消失,它都保持着
罕见的沉默,不与风暴讨论得失
不与火焰谈论生死
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很精彩。全诗写的是春天的生长繁盛、秋天的凋谢零落,和树本身超然于季节生死之外的坚韧。这首诗提供了对于树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树长出树叶,是转化了黑暗,而黑暗中隐藏的破坏力量,则构成了树叶凋落的根源,破坏了树叶对于光明的持守。在这个视野中,树的躯体变成了一个冲突、争斗的场所——这与人何其相似。再看她的J先生系列诗中的一首:
J先生的小说世界
1
J先生的名字上裹着一层磷。
每当他用力摩擦那些镶嵌在粗糙年代的
故事时,小说中的人物
就燃起了橘色的火焰。他们游荡在
城镇间,穿梭在节气里,
居住在人心的幽潭。
散发着松节油的气息。于是
我们讶异,火光周围
无涯的黑暗。
2
有些耐不住寂寞的火焰
从J先生的小说里,挖出上古时代的
寓言,出走。
泥泞的道路,正赶上评论家尾随。
他们的交谈,运气好的会勾肩搭背
称兄道弟,十八里相送。
运气差的,会遭遇搜身和盘问
还有些倒霉鬼被羁押、扣留。
3
但往往就有站在烈风中的读者,蹚过黑河和白河之水
湿淋淋的,站在评论家面前。
他们摩挲着纸张,摩挲着写进身体裂缝的回音
告诉他们J先生的容器里盛着他们
盛着风月宝鉴
4
“穷人,不爱惜历史,”J先生叹喟道
他拿来埙和尺八,交给了庄之蝶
和宽展师傅。他放出头狼和鸱枭
捕捉七月的烦躁。倒流河里涨满了
忧伤的倒影,雨开始下。
5
“大地和我对着彼此一跃”
J先生合上了他的小说
贾浅浅诗歌有一个体系性的特点是喜欢用典,典故有来自于中国传统文本的,也有来自于西方经典的。典故构成了贾浅浅诗歌的潜文本,使她的诗层次繁复,面貌新奇。在新诗中用典显示了诗人的雄心,但要处理好非常不易,因为典故是携带着自身气场的,不容易消化溶解到另一个文本中。贾浅浅用典的诗歌中,最精彩的就是“J先生”系列诗歌。这一系列作品是以她父亲贾平凹先生的小说、性格、主张、日常起居作为潜文本的。因为她对这些“典故”很熟悉,所以运用得也最圆熟。上面列举的就是其中较为完善的一首。即使读者不熟悉贾平凹的作品,也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乌金白木式的苍茫凝重之美。
限于时间关系,我不再列举更多诗歌。贾浅浅在诗坛,算是一个新人,她还在成长之中。她的一些作品,还不够完善,还有改进的余地,类似于拖沓、过度散文化、不够精准等问题都间或存在。但以我的阅读范围而论,类似于以上的不错的作品至少可以挑出二三十首来。
文学这个领地,是相对公平的,因为它是一种要进入人心的事业。人人心里有杆秤,你的作品水平到底怎么样,行家心里是有数的。靠拥有某种社会资源而获得关注的写作者能红火一时,但不可能持久。在写作上,贾浅浅完全可以信赖自己的实力。一切用作品来证明吧。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胡少卿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6月版。摄影 胡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