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调水调沙成效显著,“悬河”却高出10米?为何不清理泥沙?

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我国第二长河,黄河被称为“母亲河”,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骚客青睐,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很多游客被其汹涌澎湃之势震撼。但黄河的壮阔之景也意味着水土流失和“悬河”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水土流失治理意识不断增强,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但中下游地区河床却越来越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国家又为何不清理河底泥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正如李白的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说,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和甘肃等地流入渤海。其中段流经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而黄土高坡泥沙多为粉砂,透水性强、粘性差,更重要的是当地植被稀少,固土能力不够强,夏季雨期大量泥沙被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黄河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称,其浑然天成的绸缎般色泽也由此而来,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冲击、沉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东地区的农业发展,但水土流失也极大程度加大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压力,并威胁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官方治理手段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建设性的提议,主要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所谓“生物措施”简单来说就是人为加大植被覆盖率,依靠植物发达的根系将土质“锁住”,比如我国朱显谟院士提出的“28字方略”。
这种治理办法是指就地综合治理当地生态,保护农业发展,结合黄土高原极度缺水的现状,专家建议在平顶塬种粮食,在沟道和沟岔种植林果,而在坡地则可以种植草灌,全方位实现高效固土。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专家发现大概20年左右的综合治理就能实现小区域良性循环。
事实也正是如此,2000年国务院相关文件指出,黄土高原的植被在20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实践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而所谓“工程措施”就是指调水调沙工程,修建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利枢纽,人为干涉上游泥沙的沉积。打个比方来说就像血脂含量较高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时容易沉降,而一旦人为捏住血管一段时间再放开,高的血压就会因冲击使沉降物重新悬浮流通,从而达到“调沙”效果。
为何不能挖沙处理
我国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中游最后的出口位置,其流域控制面积多达近70万平方公里,是黄河治沙工程的“龙头”项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河道淤泥堆积。据相关数据,2002年调水调沙工程启动后,汛期期间黄河输沙量从6.1亿吨,降到了0.3亿吨,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但是,黄河中下游悬河发展趋势反而越来越强。也就是说,虽然黄河泥沙每年的净增量在不断减少,但下游泥沙淤积量依旧在增加,这就导致平原地区的黄河堤坝越修越高,成为“悬河”。目前其长度几乎达到黄河总长的六分之一,河床最高甚至与地面相差近10米。
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那么为何不采取措施将泥沙挖走呢?并不是国家没有相关技术能力,而是考虑到大规模开发河底泥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无序采砂会破坏河床的原始形态,使两岸滩地沉降的风险加大,采砂会导致水体悬浮物增加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挖沙设备排放的废水还会污染水质。
关于黄河泥沙淤积治理依旧是一个难题,但究其根源还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唯有从源头下功夫才能“治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