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我们看看孔老夫子对待饮食的态度。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篇第十》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饐,有馊味了。餲,发黑霉变。馁,鱼肉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食物有馊味,发黑霉变,肉类腐败变质,不能吃。
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
颜色看上去不对,不能吃;闻上去有臭味,不能吃;烹调方法不当,不能吃。
这一段看上去,孔老先生很挑食,其实不是的。孔子这里讲的是饮食卫生。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卫生条件要求古人,古人判断一个东西能不能吃,主要依据经验,从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判断。现在有了冰箱,食物很少会出现腐败的现象,如果坏了,也很少有人不舍得丢掉。但古时候不一样。就拿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来说,食物似乎很容易变坏,一旦吃坏了肚子,很容易就死掉。这放在现在恐怕是很难想象的,但其实也就是三四十年的变化而已。
在农村,我们中午一般吃面条,如果是夏天,面条汤舍不得倒掉,会留着下午喝,叫“白汤”,“白”就是淡,没啥味的意思,和甜、咸相对。
下午下地干活,或者小孩跑一圈,回来喝放凉的白汤,是很好喝的。但是,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就这么一会,有时候这白汤就馊了,然后有小孩子喝了,就拉肚子,很快就死掉了。
在我的印象中,因为吃坏了肚子而死掉的人,在农村还真不少。所以,在喝白汤的时候,大人常常会叮嘱一句,坏了没有?坏了不能喝啊!但是,那时候农村食物少,有些霉点,抠掉会接着吃,现在我也是这个习惯。
当年毛主席在井冈山,贺子珍炒了一盘辣椒,毛主席舍不得多吃,吃了好几天。后来坏了,有味道了,被贺子珍丢掉了。主席要吃的时候找不到,两个人为这事还吵了一架。
不时,不食。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第一,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就像现在的反季节蔬菜,孔子是不吃的。因为这些蔬菜,在古人看来,“气不正”。“气”或者“氣”、“炁”,我们虽然看不见,并不表面它不存在,不发挥作用。(公众号:潜真堂)
第二种解释,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古人是两餐,朝食和夕食,朝食的时间是辰时,也就是现在的7点到9点,所以,辰时也叫食时;夕食的时间在申时,夕食也称哺,所以申时也叫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是下午3点到5点。但权贵不一定遵守这个时间,晚上也吃,但这种行为上不得台面,常常是会被鄙视的。
割不正,不食。
这个解释也很多。
第一,割,指的是宰杀动物时对肢体的分解。所以,我们中原老家管买肉叫“割肉”,如果这块肉“割”的不是地方,不吃。比如猪脖子、鸡屁股等等。我们中原地区在这方面颇多忌讳,比如鸡爪子不吃,说是吃了鸡爪子写字潦草,等等。
第二,古人把大块肉割下来放到一个托盘上,就是“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然后有点像吃西餐,自己拿刀割着吃,但怎么切是有法度的,不能乱切,如果切的乱七八糟,孔子认为失礼,不吃。这应该是在贵族举行宴会的时候。
不得其酱,不食。
所谓西餐,和中国古人的吃法很相似。古人一般一个人一桌,也就是一席,不同的肉要配不同的酱料。就像现在吃生鱼片要配芥末酱是一样的。搭配的不好,违背礼制,不吃。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