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肌训练联合高流量鼻导管氧疗促进困难撤机患者撤机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案

背景:根据文献报道,20-30%的插管患者难以脱离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延长,对肌肉力量、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阈值装置的吸气肌训练(IMT)已被提出作为一种有效的运动,用于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对长期撤机的重症患者呼吸肌的影响。此外,高流量鼻插管(HFNC)氧气已被证明可为拔管后的高危和低危患者提供有效支持,从而防止重新插管。
材料和方法: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IMT和HFNC联合作为撤机失败高风险患者治疗策略的有效性。一旦具有撤机困难预后因素的患者清醒、在支持设置下通气并合作,他们将被随机分配到以下两个研究组之一:干预组(IMT和HFNC)和对照组(IMT和文丘里面罩)。IMT将尽快开始。每个分配的氧气输送装置将在拔管后立即应用。IMT干预将持续至患者离开ICU。主要结局是撤机失败率。次要结局是最大吸气和呼气强度、呼吸肌耐力、整体肌肉强度、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通气持续时间(天)、ICU和住院时间。
结论:本研究可显著有助于了解如何最好地治疗撤机困难和再插管高风险患者。
表1:研究中使用的结果指标及其评估时间框架
讨论:难以脱离机械通气的患者通常ICU住院时间延长,与肌肉萎缩和肌力降低有关。一旦这些患者在危重症中存活下来,他们将不得不面临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显著降低,将需要长期的康复。此外,这些患者的住院死亡率风险为6%-50%。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撤机过程,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IMT和HFNC均已分别用于重症患者,对脱离机械通气有积极作用。
IMT可以提高肌力,而HFNC可以通过减少呼吸功来提高耐力。MARTIN等人发现,通过使用吸气肌康复程序,撤机率存在显著差异(71%vs 47%)。有趣的是,他们提出,加强吸气肌理论上可以纠正呼吸驱动和肺/胸部扩张之间的反馈差异,并可能导致对呼吸努力的感知降低。另一方面,与传统氧气装置相比,拔管后立即应用HFNC似乎可显著降低再插管率,并且在拔管失败高风险患者中不劣于无创通气。HFNC似乎可有效支持拔管后的呼吸系统,这种效应可能归因于给予气体的高流量,可满足拔管后患者的呼吸机需求。
如果这些新技术的组合被证明是有效的,这可能对难以撤机和再插管高风险患者的治疗有显著贡献。在金融危机时期,找到和建立具有成本效益的程序至关重要。有文献报道,减少ICU住院时间并尽可能减少其副作用可能对我们全球的卫生系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