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师的居住情况
夏仁虎在其《旧京琐记》上写道:“旧日,汉官非大臣有赐第或值枢廷者皆居外城,多在宣武门外,土著富室则多在崇文门外,故有东富西贵之说。”这大概说清了清代京师的居住情况,首先清代的北京城实行满汉分居,满族京官多定居于北京内城,汉族京官基本上都居于外城。其次,汉人居住区也分东西,官员们多居住在宣武门外,土豪们则多居住在崇文门外,即所谓的“东富西贵”。
进一步讲,满清入关后将北京后划分成八个区城,八旗官佐士兵及家属皆免费居住。满蒙王公则由朝廷按等级配置府邸,废黜则收回;降等也须迁出,原邸重新分配。所有旗民一律按照八旗驻防方位在内城分区居住,即“正黄,德胜门内;镶黄,安定门内;正白,东直门内;镶白,朝阳门内;正红,西直门内;镶红,阜成门内;正蓝,崇文门内;镶蓝,宣武门内”。旗人住宅的房源来自官方,由国家通过左右翼统领衙门统一调拨,无偿分配给旗人兵民。国家拥有产权,旗人只有居住权,既不能随意处置旗人住宅,也不能购买外城汉人的私宅。
而对于汉族官员来说,除极少数人得到清帝的“赐宅”外,大多数官员则基本上享受不到清廷的“分配住房”。清廷不管住房,汉族官员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建住房当然好,汉族京官中确有一些人在外城拥有自己的宅邸。比如康熙年间,昆山人徐乾学显贵一时,在宣南购买和自建了多处房产。乾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的浙江富阳人董邦达,在米市胡同拥有一套很大的房产,地宅宽大,花园“花木竞秀,丘壑多姿”。然而这种情况在汉族京官中极为少见,因为北京地价昂贵,一般外地来京的京官很难有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
既然大多数汉族官员的俸禄不足以在京自建或购买住宅,于是租房就成为了普遍现象。毕竟京官流动性很大,不断有人升转外放,或年迈返籍;又经常有父母去世、须回籍守制者,在北京一住数十年的人不多。另外,北京有大量会馆和民居房屋常年专事出租。从供需两方面来看,租房都是不错的选择。像乾隆年间的钱大昕就曾写诗调侃道:“客居燕台两寒暑,有似泽雉游樊笼。虎坊菜市三易寓,去住踪迹风转蓬。”
汉族京官租房大多集中于宣南即宣武门外地区,特别是宣武门外大街两侧以及菜市口的南部。因为清代中央六部均设在正阳门内。宣武门外离正阳门不远,在此居住上朝办公确实方便。此外,这里有陶然亭、窑台以及历代遗留的古刹名寺等吟咏集会胜地,也很对文人习气严重的京官们的胃口。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菜市口大街的绳匠胡同(解放后改名菜市口胡同),居然住过清代史上三十余位重要人物。清中前期的徐乾学、洪亮吉、毕沅、陈元龙等都曾寓居于此,晚清这里更是名人荟萃——同治的帝师、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李鸿藻住过菜市口胡同7-11号,左宗棠住过16号,龚自珍1819年在菜市口胡同“休宁会馆”住过,“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住在29号,蔡元培于光绪年间任翰林院编修时也住过菜市口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