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乞丐是如何挺过寒冬的?鸡毛房起了大作用,鸡毛房是什么房?
清朝文人蒋士铨曾在《鸡毛房》中写道:“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宫豕栅略相似,禾秆黍秸谁与致。”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乞丐们在鸡毛房中过冬的场景。可以说,正是因为鸡毛房的存在,才避免了大量的乞丐冻死街头。那鸡毛房是谁设立的?它的运营机制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乞丐
清末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在中国游历期间,发现在北京城郊存在一种贫民救济组织。不同于富人们施舍一两个铜板,一碗粥,将乞丐打发走。该组织为无处栖身的叫花子和流浪汉提供过冬的场所。由于在该场所中,地上铺满了鸡毛,所以古伯察将该组织命名为“鸡毛房”。
鸡毛房准入原则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该组织并非官办机构,而是民间组织。是由北京城中的一些爱心人士创办的,为的就是让露宿街头的乞丐,在冬天有一个温暖的“窝”。而鸡毛房虽然是慈善机构,但也设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那就是每晚需要交纳1-3文的住宿费。正如上面诗中所写的那样:“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乞丐们要想进入房中,必须交纳住宿费。
鸡毛房
很多人要问了,既然是做慈善,为何不彻底免费呢?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为了激发乞丐们工作的动力。既然已经沦落为乞丐,这些人想必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不太勤快。如果彻底免费,他们便会躺在鸡毛房中不出去乞讨,有饿死的可能。
第二,容易导致鸡毛房人满为患。如果鸡毛房实施免费,那先去的乞丐就会霸占此地,再有需要的人便无法进来。起不到惠泽贫困群体的作用。
乞丐排队进入房中
第三,降低运营成本。搭建鸡毛房,招募工作人员,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运营成本,象征性地收一些钱,虽然不可能收回成本,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营收,激励鸡毛房的工作人员。同时,在有了一定的收入后,还能继续建设鸡毛房,供更多的人使用。
其次,在群体选择上,实行一视同仁的原则。进入鸡毛房,并没有年龄和性别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进入。但需要注意的是,住宿费是按人头收钱,即便是小孩子,也不能半价或者免费。在天亮之后,所有人都必须离开鸡毛房,到了晚上再次登记入住。
小乞丐
如果没有钱,对不起,你今晚就只能在外面过夜了。而这一规矩不仅让任何人都享受到了廉价的福利,而且让其中的乞丐有了危机意识,让他们明白,此地并非长久的安乐窝,只有想办法赚钱,才能找到永远温暖的房子。
乞丐
最后,鸡毛房实行群体保暖的办法。据古伯察的游记《中华帝国纪行》记载,鸡毛房建造简单,通常是一间大屋子,地上铺一层厚厚的鸡毛。一开始,进入鸡毛房的乞丐,会每人发一套被子。但很快负责人发现,有人将被子拿出去变卖,或换成钱,或给自己添一件更御寒的冬装。
流浪者
因此,负责人决定不再单独给乞丐们发放被子。当所有人都进入房间,晚上准备入睡时,工作人员会放下一块巨大的绒被,这块绒被能将整间房屋覆盖,把所有人都包裹起来。当然,为了防止有人被绒被闷死,上面还挖了一些出气孔,方便乞丐们把头伸出去呼吸。到了白天,绒被将会被吊在天花板上。乞丐们也从里面钻出来,开始新一天的乞讨。正是靠着这一间间鸡毛房,乞丐们才挺过了北方的寒冬。
参考资料:《鸡毛房》、《中华帝国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