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沙僧怂

作者:陆不六

《西游记》中大家都喜欢孙悟空,喜欢他的威风凛凛,喜欢他的叱咤风云,他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盖世英雄。
可是等到时间把《西游记》磨了一遍又一遍,却发现很多以前没注意的到角色,也慢慢地懂了。
01
在整个取西经团队中,最低调的绝对是沙和尚了。
其他人的故事总是精彩纷呈,属于他的却寥寥可数。
甚至连白龙马也都有一段叛逆往事,沙和尚却除了任劳任怨外,什么让人有印象的点都没有。
但是沙和尚可不是个普通人呀,他被贬前的身份可是天庭的卷帘大将。
卷帘大将的职责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工作肯定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出行的时候,殷勤地帮他们把前头门帘卷起来,然后吆喝着:皇上您慢走,下次再来呀。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卷帘大将的职位跟卷帘没多大关系。
他更接近于玉皇大帝的贴身护卫,而不是只会卷帘子的大内总管。
众所周知,贴身护卫可不好当。一是得武艺高强,二是得心思细腻。
当得好的话,说不定就能像卫青那样一朝得势,鲤鱼跃龙门。当得不好的话,又很容易因为帝王一时的喜怒,就被咔嚓掉了。
沙和尚就是没当好的那种,因为打碎了琉璃盏,触犯天规,被贬出了天庭。
02
沙和尚跟取经团队的其他人不大一样,他没有什么普度世人,修成正果的梦想,他就是把取经当成了一个本分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去做了。
他的本分性子跟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沙和尚成仙前,资质不高,也就是有点蛮力,属于草根阶级。“云游数十遭,才得遇真人。”
“三千功满拜天颜”,花了很久的功夫才最终被天庭录用,成为了一名天官。
如果放在现在,应该就是死磕公务员考试的典型。没有太多天赋,但是靠着努力,终于钻进了公务员的队伍。
以沙和尚的前半生来看,卷帘大将应该就是他事业的天花板了。他也很踏实,勤勤恳恳,可以说如果不是打碎了琉璃盏,他肯定不会考虑跳槽换工作,绝对就在天庭养老终身了。
但是实在没办法,他被天庭开除了。
人到中年,却落得凄凉无比。
好不容易同事赤脚大仙替他求情,没有判死刑,只是贬到了流沙河东岸,却还要遭受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的酷刑。
只能说一个惨字。
03
没办法,虽然失业了,但是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
有人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最近有一个西天取经的创业队伍做的不错,要不要去加入他们。
沙和尚立刻有了心动。
但是他好歹是天官队伍出来的,加入其他创业公司不能太随便,他决定试试看取经团队的水平。
第二十二回猪八戒大战沙和尚,三次的交手,第一次“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个回合,不能分胜负”,第二次“二人整斗有两个时辰,不分胜败”,第三次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
于是沙悟净有了一个“心悦诚服”的借口,开开心心地加入了取经团队。
毕竟论本事,孙悟空肯定比猪八戒强,那自己跟着他们肯定不会吃亏。再加上,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比卷帘大将还高一级,跟沙和尚一个系统出身的。这样以后,跟别人说自己在创业的时候,也不至于太丢人。
天蓬元帅能做的事,卷帘大将怎么不能做呢。
04
但是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性格上还是很不一样。
猪八戒原来统兵在外,骄奢淫逸惯了,性子很随便。但是沙和尚就不一样了,天天跟在皇上后边服侍,每天考虑的其实是关系来往,和帝王心术。
玉皇大帝放个屁,他都能嗅出来是什么意思。
但是在取经团队里,他最骄傲的技能没啥用。
一个心如止水的得道高僧,一个看到漂亮小姑娘都要一棒子打死的泼猴,一个贪吃好色的猪头。
跟他们交往,根本不需要小心翼翼地拿捏关系。
于是沙和尚也就想开了,自己就跟着取经团队混日子就行,他们吃鱼他喝汤,他们当菩萨,自己当罗汉。
他把创业当做一份工作来完成,虽然不出色,但是不出错。
我们觉得沙僧不出色,就是因为他半生磨炼出来的小心翼翼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他也一点没有抱怨。
抱怨能有什么用呢?没有伯乐,没有用武之地,这不是人生常态么?
日子该过还是得过下去。
05
沙僧虽然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但是你看,在西游记里有好处的时候,他也全都没有落下。
偷人参果那一回,孙悟空往下弄,猪八戒在下面接,沙和尚不知所踪,坏事他们两个干,沙和尚就不掺合,是吧!
然后回来分赃了,沙和尚问人参果是怎么来的,孙悟空说偷来的,沙和尚这个时候也不说什么了,低下头吃他的人参果,反正也不是我偷的。
要被发现呢,唐僧也只会骂孙悟空和猪八戒,关我屁事。这个中国人有句古语叫做:闷声发大财。
再说到这个通天河那一回,孙悟空不通水性,就让八戒和沙僧下水,一个天蓬元帅一个卷帘大将,水性都比他强。
这时候沙悟净又说话了:“我们两个把妖怪引出来,你在岸上等着行吗?”
大家看到了吗,他俩引妖怪出来,然后让孙悟空一棍子拍死,万一这妖怪有后台呢,被打死了也不算我的,责任我可担不起。
结果,这金鱼是观音菩萨的,这要是被沙和尚拍死了,他还想回天庭?哼哼,做梦吧。
所以,沙和尚这一路上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这些个妖怪都是有后台的,轻易动不得啊!
06
到此,你应该都看明白了。
在取经团队里,最不常说话的沙和尚,反而是个人情世故学家。
沙和尚在师徒几人中,是最冷静分析事物的一个,只是不轻易露出来。
再来看看红孩儿那一回了:红孩儿抓了唐僧,孙悟空知道他老子是牛魔王,孙猴子高兴啊,那是我结拜大哥,杠杠的!
孙悟空要去找红孩儿时,沙悟净出来说话了:大师兄,俗话都说了,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你五百年没找过人家了,人还认你吗?
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他很懂得人情世故,中国还有句古话说得好嘛——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几百年没找的亲戚,能好说话吗?孙悟空呢,非得去找,结果不是被红孩儿烧得差点毛都没有了。
07
在整个取经团队里,沙和尚永远是那个看起来做事最多,但真正的大事却永远不去担着的那个。
团队的杂事杂活他都愿意去做,但是战略规划和冒风险的事情,他都会小心的避开。
他看得清自己的定位,他就是个打工仔,他没有太大的野心。
所以,在最后他只被封了一个金身罗汉,连小白龙都封了个八部天龙广利菩萨。
但是他很知足,知道其他人天赋背景都比自己出色,自己只要不出错就行。
08
沙和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经历中年磨难的人,比起神通广大的师兄弟们,却也更加接近寻常的我们。
有的人说沙和尚在《西游记》里只有四句台词:“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啦!”、“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啦!”、“大师兄,二师兄和师父被妖怪抓走啦!”、“……(自己被抓走了)”
说的越少,错的自然也越少。
人到中年,已经习惯掩藏起自己生活的不易。
日子偶尔也会像老沙那样,苦一阵子。
突然地失业,突然地落草,突然地秃顶。
但是可以学学老沙的处世之道:
少说多做,明哲保身。
即便心中人仰马翻,也要装出一脸盛世安宁。
将苦和难存在心中,踏实地将生活当做工作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学会知足,学会拿捏,学会放下。
敢问路在何方?其实,路在脚下。

哦  

(0)

相关推荐

  • 二十三、大师兄猪八戒

    孙悟空离开团队,是团队其他成员喜闻乐见的大好事.尤其是猪八戒,当上了大师兄.当了大师兄的猪八戒第一件事就是把担子卸了,沙老三,你挑着!然后猪八戒学孙悟空摆足了谱,当起了甩手大师兄,爽. 从这个角度讲, ...

  • 莫言:请把西游记倒过来看

    提到吴承恩的<西游记>,大家都不会陌生,小时候的我们都看过,也正是它陪伴了我们的童年,它是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很深的人生意义. 但是,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动画片来看,觉得就是一个普普通 ...

  • 西游记中,为何猪八戒叫孙悟空为猴哥,沙和尚却没有这样叫过?

    说到西游记,就不得不提及其中一个最为喜气的角色,他就是猪八戒,猪八戒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好吃懒做加好色,不团结,整天吵着闹着要解散取经队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他回的是朝思幕想的高老庄. 说起猪八戒,那 ...

  • 平顶山风云 | 2,对付猪八戒 孙悟空使出了阴招

    轻风吹柳绿如丝,遍地芳菲,海棠庭院来双燕,正是赏春时.师徒四人离开宝象国,继续西行,转眼间又到了一年春景时.这一路上,他们餐风露宿,也是有说有笑,虽是如此,孙悟空的心里却总是疙疙瘩瘩的,毕竟他被人家赶 ...

  •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大师兄 那么他的年龄最大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第一个加入唐僧取经队的,所以占了大师兄的位置,加上他的本领最强,这个大师兄当之无愧.但是他在整个取经团里年龄排第几呢? 他从石头里蹦出来之后,在菩提祖师门下学习,后又 ...

  • 为了报曾被赶走之仇,孙悟空先后收拾了唐僧又差点搞死猪八戒!

    (杨角风谈西游第85期) 在黄袍怪这里我们耽误了五期的时间,总算把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讲明白了,包括奎木狼与披香殿侍女的爱情到底牢固不牢固?唐僧为什么被黄袍怪变成老虎,里面有何寓意?孙悟空其实才是抗日第一 ...

  • 西游取经团队最勤恳的非小白龙莫属

    在西游取经团队里,小白龙算是一个例外,他是团队的一员,但是很没有存在感. 拜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通常都说师徒四人,指的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没有小白龙的份:明明小白龙是在猪八戒之前拜入 ...

  •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悟空怂

    中国传统文化 2018-05-31 作者:丁暖 来源:暖观点(ID: nuanguandian) 500年,沧海变成了桑田,俨然猴到中年. 86版杨洁导演执导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直到如 ...

  •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悟空怂!

    作者:丁暖 来源:暖观点(id:nuanguandian) 活着 郝云 - 郝云的十首经典歌曲 86版杨洁导演执导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直到如今称霸荧屏,里面的孙悟空形象深受人们喜爱,是 ...

  • 年少只爱林黛玉,中年方懂宝钗难

    作者:洞见·朱丽叶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知乎上曾有一个提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林黛玉而贬低薛宝钗?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我们偏爱黛玉,是怀念那个棱角未 ...

  • 年少只喜贾宝玉,中年方知真四泉,西门庆之泼向中年人的一盆冷水

    从心灵鸡汤,但反对鸡汤,最后再到毒鸡汤,这届年轻人是越来越不好带了,可以说各种口头激励的作用是越来越小了.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佛系,面对长辈的打鸡血,总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爱咋咋地,包括我们小 ...

  • 《西游记》两种境界:年少只知看妖神,中年方懂佛语深

    珍 · 尊重生命  珍惜造化  敬天爱人 真 · 真如展现  本性无染  自然健康 臻 · 生活美境  努力无懈  臻达至境 旅行 音乐: 许巍 -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 ...

  • 年少只知酒醉人,中年方懂人醉酒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名里利里有你追随 文|毕兹卡 1 谁没在年轻气盛时,大醉过几场. 失恋必醉,毕业必醉,分别必醉,重逢必醉,圣诞必醉,世界杯必醉-- 那时,我们动不动就掏心掏肺,动不动就豪气云 ...

  • 【将就酒】年少只知李白狂,如今方懂其辛酸

    548篇 品茗读书行走拍摄 一意孤行旅行去 微信改版,.为了长情的陪伴,请点击上方"烟儿的深居与行摄"-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找不着我的时 ...

  • 年少只道黛玉骄,中年方懂黛玉好

    作者:刘培华 人皆道黛玉矜傲,总是宝玉先低头认错,不敢逆着黛玉的心思.可黛玉长年与药相伴,幼年丧母,后又丧父,早早经历过至亲生死离别之苦痛,哪里是娇惯的大小姐呢?相反,宝玉才是如孩子一般,未经风浪,少 ...

  • 年少只道晴雯傻,中年方懂晴雯勇

    年少只知晴雯美 中年方知晴雯悲 作者:焦彩霞 前言: 大观园里,美女.才女如云,小姐们锦衣玉食,受长辈宠爱,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奴婢们,也以她们独特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的喜爱. 十六岁就香消玉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