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68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68 补气药:人参2、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
我们开始上课了,关于人参,前面介绍了它大补元气和补脏腑之气方面的一些功效和应用,那么我们谈到在我们这个教科书上,提到了人参能够补肾气,这是过去没有明确提出来的,因为人参在古今很多治疗肾气虚,而且肾气虚兼有肾气不固的方当中,用了是有效的,不能仅仅地认为人参是通过补后天,也就是说补脾胃之气来充养先天,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对于人参来讲,应该是一个次要的方面。
而且人参在临床上,历来还作为一个治疗阳痿的一个药。在当代的临床上,单用,对于老年性功能性的阳痿,那么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儿童,如果过多地使用了人参的制剂,那么造成这个性早熟。从这方面来说,所以有人就提出人参还应该有温肾阳的作用,其实温肾阳和补肾气,应该说是差异不大,同一类的作用。
因为这个人参本身温性不是很强,那么如果是用生晒参,还没有明显的温性,所以我们就说它是一个补肾气,而没有提到这个温肾阳,但是也是有的中药书上,认为人参治疗阳痿,也是益气壮阳,好象也是通过它补气的作用,而间接地收到了壮阳,也就是兴奋性功能这样的一个效果,那么没有认为它对肾气、肾阳是一种直接的补益作用。
那么我们这样子提出它补肾气,主要是认为人参不但是一个间接的,不但是通过这个养后天,更主要的是直接作用在肾,所以肯定了这么一个功效,而且在归经里面,也加入了肾经,这是和现有的一些中药书上,提法不太一致的地方,这是第二组功效。
那么人参的第三个功效,生津。在古代本草文献当中,一些临床医家的经验,就说人参是七分属阳,三分属阴,那么主要就是讲的人参,在生津方面的特殊性,那么人参它本身是一个补气的药,而且是一个温补的药,偏于温补,所以认为它治疗津伤口渴,主要是益气生津,这个是个阳生阴长,这个尤其是脾胃的这个气机健旺了,那么这个阴津容易生成,对人参来讲,这个确实的。
但是人参除了益气生津这样一个间接的效果以外,又直接有一定的生津止渴的效果,所以这个三分属阴,就说它直接有生津止渴的效果。那么这个七分属阳,就说它主要是通过补气,间接地达到生津的效果,也就是称为益气生津的药,其实对于人参来说,这两点是并存的。
所以人参在临床上使用它的生津这个功效的时候,主要是用于气津两伤的这个口渴多饮。既有气虚,又有阴津亏耗,那么这个在热病当中,比如说气分热盛,首先有高热,有汗出,那么热邪伤津,汗出也伤津,所以出现了口渴,这种情况下,往往气随津耗,实际上是一个气津两伤的,而且热邪未尽。
所以常常和清热泻火的药配伍在一起使用,比如说热邪比较盛的,那么人参加入白虎汤当中这个使用,有益气生津、又有直接生津的效果。那么热邪比较轻一点的,比如说竹叶石膏汤,那么它也是和竹叶、石膏这一类清热泻火药在一起,在温热病当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尤其是气津两伤的情况下,和这个清泻热邪的药物配伍。
另外在这个消渴病,主要是指的糖尿病,那么根据中医的理论,它主要在脾胃、肾和肺,这个三脏,涉及到上、中、下三焦,但是这些脏腑之间不是孤立的,往往相互影响,只不过是其中某一个脏腑,它的临床见证为核心,更加主要一些,但往往是多脏腑的这个消渴病,那么它的基本的病因,是气阴两伤,或者气津两伤。
所以这个人参,也是治疗消渴很常用的,那么根据在中焦、脾胃,在下焦肾和在上焦肺的不同,分别配伍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这个《中医内科学》里面,那个消渴病当中,会详细地介绍,反正我们这里初步地了解,那么人参,这个生津,既能益气生津,又略有直接生津止渴的这种功效,热病的气津两伤,和消渴当中,属于气津两伤,都是使用非常普遍,有良好治疗效果的一个药物。
另外第四个功效,我们谈到了人参能够安神益智,那么人参首先它是一个宁心安神的药,它可以用于心神不安。但它更是一个补虚药,尤其是补气的,所以人参在临床上,主要是治疗心气虚而心神不安的这个心悸失眠,这样的一些症状的患者。
但是根据气血相生的关系,那么这个人参,能够补脾肺之气,脾肺之气健旺,营血也容易新生,所以这个心血虚,心神失养而出现的这个失眠、心悸这一类心神不宁证,人参也可以使用,所以我们今后学的天王补心丹,养心汤这一类里面用人参,那么主要是治疗气血虚的心神不宁。
但是临床上发现,对一些阴虚火旺,或者没有正气亏虚,而是热邪内扰,那么人参使用了以后,不但这个失眠不能改善,有的更加心烦不安,入睡更加困难,那么就不对证。
因为它本身人参,它是偏于温阳气的,或者说温养阳气的一个药物,现代研究,它对中枢神经是双向性的,这个双向性,不但表现在用量的大小,更主要的表现在这个机体的生理的、病理的状态,所以有的患者用了人参,那么治疗失眠这一类的症状,那么效果良好,有的患者不但不能减轻,反而加重了这个入睡的困难。
人参的安神作用主要是用于心气虚或心血虚,所引起的失眠、心悸这一类的心神不宁的患者,那么对于阴虚火旺,或者说热邪扰心而导致的心神不宁,它并不是完全地相连,所以在临床所用的是时候要注意。
那么人参作为一个安神的药,可能它的特殊性,不是很明显,最重要的是功效里面的后两个字,是一般安神药所没有的,就是益智这两个字,就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改善智力。这个也是《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最主要的内容,那么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对人参的这个记载,就说人参能够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这些文字,主要的是谈的它的一个是安神的作用,比如说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更特殊的是后面强调了能够开心益智,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改善智力。对于这个功效,一般的安神药没有,就是我们前面学远志的时候强调了它能够入肾经,能够治疗志伤而喜忘的这一类患者,在这种方剂里面,比较多用,但往往是作为人参的一个辅助。
所以我们举的什么孔圣枕中丹、读书丸、不忘散这些里面人参都是主要的药,那么这个远志、石菖蒲,仅仅是作为人参的辅助,所以更重要的这个功效,是人参的一个特殊性。但是对这个问题,要正确地理解,不是什么人或者在正常的情况下,越吃越聪明,不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人参所谓的益智,根据临床的经验,首先是它能够消除疲劳,这种疲劳不但是包括了体力的疲劳,眼力的疲劳就是视疲劳,更主要包括的是脑疲劳,那么这个人参这个消除疲劳,比如说体力的疲劳,其实李时珍就作过而且用人体来作实验,当然比较粗糙,比较简单,这个可比性差一点。
那么李时珍就选两个身体条件差不多的成人,一个服用人参,一个不服用人参,然后让他们去比赛走路,去竞走。那么用了人参,觉得走了很长的时间都是心平气和的,并不感觉怎么劳累,没有用人参的,明显地很早就出现气喘虚虚,实际上就是在用人参来对比,用了,不用,他们对体力疲劳有没有差异性。
其实他设计还是很科学的,只不过方法过于简单了一点。现在我们动物实验,人参抗疲劳不外乎就是这样的一些原理,什么选小鼠游泳的时间,蹬笼的时间,这是一样的,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尤其在是改善脑疲劳,人参有明显的效果,有时候是我们长期地用脑,没有注意休息,在工作当中反复地多次地重复同一个机械动作,都很容易造成脑疲劳,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工作效率就降低,思维就变得不那么敏捷,就比较迟钝一些。
所以在半个世纪多以前,当时苏联的一些药理学家,就作过这方面的实验。比如说当时对一些打字员,发报员随机地分组了以后,一组用人参的,一组不用人参的。
那么没有用人参的,比如说在单位时间内,那么他们打字的速度,就明显地要慢于用人参的,而且这个失误率,用了人参的就明显地低,没有用的那么这个工作时间长了以后,打字或者发报,过去的发报主要是通过一些密码,那个完全靠发报员的这种记忆,那就是思维非常敏捷,动作也要非常敏捷,所以这个有差异。
另外还有人就在国内也作过试验,就让这个(人)穿针,线从很小的针孔里面穿过,用了人参的,能够增强准确性,提高单位时间内通过针孔的次数,那么这些其实都是属于改善脑疲劳的,所以我们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那么在脑疲劳的情况下,用一点人参,那么在这方面可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可能是人参增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对于一些儿童、青年,如果由于他的先天不足,精气本身就亏耗,加上后天失养,那么气血不能充养心神,那么在同年龄里面,它的智力发育比较迟缓,它的智商明显地低于同龄的儿童,那么用一点人参的制剂有利于加快他智力的发展。
对于中老年人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过早的出现很快的记忆力下降,这种健忘证发展很迅速。那么这个时候用人参的制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这种记忆力的减退。
那么是在这样的一些情况下,人参表现出有增智的效果,这个就要正确地对待,它的这个功效是有效的。但是不能把它理解为这个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比如儿童它的智力发育是正常,这个成年人他那个智力的衰减,也是属于一个自然规律,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它都能够使这些人变得更加聪明,那个可能性是不大,甚至是没有这种可能的,不然的话,人人都去吃人参,那么世界上的人都一个比一个变得更加聪明了,这个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所以我的体会这个益智,主要是在前面,就是改善脑疲劳这些方面,比如说有的脑疲劳了,喝一点浓茶、喝咖啡,或者抽两支香烟,可能比这个效果差得多。另外对于智力发育或者智力明显地衰退的,也是有一定的效果。所以现在治疗一些早老性痴呆,里面用的药里面也有用人参的,那么主要都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本身不应该智力这么低下,思维应当更敏捷一些,但是因为在病理的情况下,他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那么用了人参的制剂以后,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它,让它能够接近比较正常的状态,这是关于我们在历版的教科书上,都强调人参益智,不是一个普通的安神药,重点在益智,所以这个是重要的一个内容,这是人参的基本功效和它相应的一些主治。
另外我们在教科书的此外,还谈了人参的扶正祛邪,说当邪气盛而正气亏虚,既要用祛邪药但是又容易进一步地耗伤正气,如果单纯地补气,不利于祛邪,这种情况下,处理好这个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采用扶正祛邪并用的治疗方法,这个是临床很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你所用的扶正的药,最多的就是用的是人参。
比如说这个体虚外感,尤其是气虚外感,尤其外感风寒。那么今后要学人参败毒散,这个时候人参是和发散风寒的羌活、独活这一类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还有荆芥、防风。那么如果说温热病,里热炽盛而正气偏虚,我们刚才讲的白虎汤里面加人参,或者竹叶石膏汤里面用了人参,那么也是一种扶正祛邪,这个祛的是热邪,温热邪气。
如果说热结便秘,又有正气亏虚,那么在泻下的方药当中,比如说大承气汤当中,加上人参或者当归,那就是今后要学的黄龙汤,也是一种扶正祛邪的一个用药的一种例子,那么书上都举了一些方,所以同学们也要简单地知道,在大量的扶正祛邪的攻补兼施的方当中,用于扶正的,主要用的是人参。
那么前面这些就是教材上有关人参功用的一些基本的内容,另外这个人参在用法、用量上,也有一点特殊的内容,那么就是人参作为益气救脱,一般要单用,而且要优质的人参单煎,如果在复方当中,要另煎,煎了以后和其它的药汤兑在一起这样服用,那主要就是充分地发挥人参益气救脱的功效。
它不和其它的药物(合)煎是避免其它药物的药渣,会对人参的有效成分也会吸附掉一部分。这样对于这种名贵的药材,那是不应当的,所以对于人参在一些急重证当中使用的时候,这个用法,适当地注意。
另外在使用注意当中,它属于十八反的(内容),一般不和藜芦配伍使用,当然现在一般不会,因为藜芦现在根本不主张内服,我们在书上没有收载,是一个毒性很强的药,所以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应当记住的。另外补充说明两点,就我们书上在三百四十一页,这个参考资料的二和三。
那么参考资料的二呢,就是关于人参和五灵脂历来属于十九畏的,属于配伍禁忌,要求不能同用的,但是古今,五灵脂和人参同用的方很多,那么现代研究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增强的这种有关的一些表现。
所以这个《药典》,从一九七七年就开始,《药典》里面没有规定了。那么《药典》(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的法典,所以我们这个书上,也就不再要求人参和五灵脂,所以从十九畏当中,就是也把它一种(作)淡化处理,不明确地提出来,当然也不说它不是,就是(它)不是那么绝对的配伍禁忌了。
另外就(是)我们参考三,资料三,就说人参虽然是一个补虚作用很好的,很常用的,很重要的一个药物,但是也不能乱用,那么临床上过用人参,造成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而且中毒死亡的(都)有发生,我们前面在讲毒性的时候已经举过这些例子,我们这里也举到了,有这个成人每一次,一次性地服用四十克人参,导致死亡。
那天我也讲过这个广东地区,婴儿降生了以后,因为喂服这个人参的水过量的,产生严重中毒,也导致了有中毒死亡的这种报道,所以这个就是中药有没有毒性关键在用量,一个很好的一个例证。
另外在美国的疾病(名目)当中,在很多年前,大概二十多年前,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病名,叫作人参滥用综合征,这个就是长时期的不合理地使用人参,往往是一些正气不虚的人,有的二、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每天都服用人参。
那么最后导致了血压升高,或者出现了失眠、烦燥不安,甚至于出血、水肿等等一系列的一些不良反应,那么把它叫作人参滥用综合征,所以这个是要注意,在没有明显地需要使用人参的这样一些虚衰的情况下,在健康的人群当中,不应当滥用。
另外前面提到的,现在有一些儿童的用药里面,用人参,有的青少年,那么长期服用,造成了性早熟,所以现在也不主张在儿童的专用的一些药物当中使用,或者要使用,也要很严格,短时期的,不能长期地使用,这些都是属于不良反应。
所以那天讲大黄,也说了人参杀人无过,那这些也是属于例子,也就说它造成了不良反应,患者花了很多的钱浪费了不少,从经济上是一种浪费,但是往往可能它本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滥用了人参而导致的,这是关于人参的情况。
西洋参:
下面我们介绍另外一个补气药,西洋参。西洋参从植物来源上来说,它也是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和前面的三七、人参,它们都是一个家族里面的几兄弟,或者这三种药就是三兄弟。这个地上部分,也是大同小异,地下部分也是从形状、性状到气味,一些内在的化学成分,都大同小异。
因为西洋参,它最早的原产地不在中国,主要在北美州,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所以相对于我们刚才讲的人参,产在日本的,就叫东洋参,那么和这些相对而言,就把这个品种叫作西洋参。西洋参和人参,包括日本产的人参,东洋参,植物的品种不一样,它不是同一种药。
这个西洋参,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或者港澳地区,喜欢把它叫作花旗参,也是它原产主要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美国的星条旗,称为花旗,所以也就是产在美国的一种特殊的参的意思,所以有这种名称。
现在在我们国家的东北地区,辽宁或者吉林,以及北京的一些周边地区,已经开始引种,而且这个产量还不小,所以现在市场上我们见到的西洋参,有进口的,有(由)美国或者加拿大进口的,但是更多的,大量的都是我们引种以后国产的。
学了人参以后,西洋参可以和人参作一个简单的比较。西洋参在补气方面,和人参是基本相似的,也就是说西洋参也可以补元气,它可以用于元气虚脱,脉细欲绝的,气息微弱这样的重危的患者,作为急救药物。那么对于脏腑的气虚证,它也是作用在肺、心、肾、脾这四脏,用于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和这个肺气虚的患者,这个是大同小异的。
那么不同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从总体上来讲,西洋参的补气作用略差于人参,与人参相比,稍逊,没有那么强,尤其是在益气救脱,在大补元气的方面,一般是用人参的多,用西洋参的比较少,也就是说它这个作用,相对于人参来说,它的强度不太够,要弱一点。对于这个脏腑来说,尤其是一般的脾气虚,西洋参没有人参用的多。
这个因为是从中医的理论脾是喜温燥的,脾喜芳香,而西洋参是兼有苦寒性质的药,不为脾所喜,所以脾气虚用的比较少,但是肺气虚,心气虚,甚至于肾气虚,基本上都差不多地使用,也是力量稍稍弱一点,这个第一点就是两个字,力较弱,力弱,两者相比,但是西洋参也是一个补气作用相当强的(药),但是和人参相比而言,它显得稍差一点。
那么第二个不同的地方是更主要的,西洋参不但是一个补气药,同时还是一个补阴药,这个补阴药,是我们以后要讲的,典型的补阴药,就是以寒热两分的,就是治疗虚热证的,就是清补药,所以它既能补阴,又能清热。所以这个西洋参在功效里面,它不但补肺、心、肾、脾的气,而且能够养肺、心、肾、脾的阴,它兼有相应的清热作用。
所以更多的是用于比如说元气虚,兼有阴虚的,就是气阴两伤,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它用在生脉散(中),如果出现的气阴两伤,麦冬养阴,这个西洋参补元气,那么这个可能比用人参更适合一些。
另外对于肺气虚,又兼有肺阴虚,而又有肺热的这种燥热咳嗽,肺气虚,又兼有燥热咳嗽的,不仅仅是声音低微,气息微弱,比如说有口燥咽干,痰比较粘稠,那么西洋参比人参更适合。那么心阴虚,也是兼有心烦,热邪扰心,阴虚生内热,既有心阴耗伤,又有心热内盛这种情况,那么这两种情况,西洋参都是比人参(的)温补更好一些。
所以这个西洋参和人参的主要区别,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就有非常精辟的这种概括,非常准确。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就说西洋参,其性凉而补,不但它是一个补气的药,但它的药性是偏于寒凉的,但我们书上说的是偏于苦寒,这个苦就是能够清泄,苦能清泄。
这个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不能受人参之温补者”,就是凡是在临床上,准备用人参,但是这个患者有不受人参之温补者,不接受或者不太适应,“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以此就是指的西洋参。
那么也就是西洋参和人参相比的时候,主要就是它的药性,偏于寒凉的,所以对气虚,而兼有热的,或者兼有阴伤,阴虚生内热,它比人参更为适合,就这一点区别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对于西洋参,就通过和人参的比较,这是主要的方面,它又有一点不同,在补气方面。
另外在生津方面,当然我们前面讲人参是七分属阳,三分属阴,那么西洋参,它既是补气药,本身又是补阴药,那至少可能是五五开,所以主要就不是益气生津了,可能直接养阴生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功效,所以它更适合这种气津两伤的口渴或者这个消渴,这个和它补气是连在一起的。
至于安神增智这样的一些,回避了,到底西洋参能不能代替人参,或者有没有人参的类似(作用),现在证据还不充分,所以我们一般的书上,对于这个问题都避而不谈,值得进一步的观察,进一步的研究。
所以如果说要同学们比较人参和西洋参的时候,那么主要就在补气和生津这两个方面,那么抓住西洋参是个气阴双补,它既是个补气药,又是个补阴药,所以性能也不一样,都是这样来的,药性当中的寒性,药味当中的苦味,都来源于它是个清补药,苦能清泄,这个我们今后学了典型的补阴药以后,这个认识还会加深,这里简单地、初步地有一个印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西洋参,属不属于十八反,在有的书上,西洋参也列为十八反,就是诸参(之一)。那么我们认为,过去口诀当中的诸参,应该是《神农本草经》那个时候使用的诸参,在《神农本草经》使用的参,只有五种参,人参、沙参、苦参、玄参、丹参,所以有的十八反的歌决里面写的就是五参,就不是诸参,明确地限定在当时用的与命名当中有参(字)的五种药。
西洋参
那么这个西洋参,我们书上出处是《增订本草备要》,这是后人在《本草备要》(增)加的,《本草备要》是清初汪昂编的一本书,后来有少量药物的补充,所以这个最早使用就是在清代的初期,也就是三百来年,所以它不属于这个《神农本草经》里面的参,所以我们认为它不应该禁忌的,或者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也(不应)认为它是反藜芦的。
当然本身这个西洋参和藜芦同用,可能性也是非常、非常地小,几乎不可能,但是要把它作为十八反的内容,那也是要有科学性,那么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之前,所以我们这个教科书,没有在使用注意当中,有这方面的要求,这个说明一下,所以西洋参和人参比较,相对就次要一些。
党参:
另外一个药,党参。党参是前人,尤其是在山西地区,人参大量地采挖,森林的破坏,那么这个人参的资源,当时非常地匮乏的情况下,希望找到一个人参的代用品。
这个就是在产人参的同一个地区,山西的五台山,当时的潞州这一带,就是上党地区,发现了有类似于人参的某些功效的一个药物,后来把它命名叫作党参,有的又叫潞参或者潞党参,也就是山西的潞州,就是水字旁一个道路的路,潞党参,党参。
那么这个党参和古书里面的上党人参,是不同的药。古代文献当中的上党人参,指的就是人参,(是)我们前面讲的第一个药,所以这个是后来,从清代以后,才开始使用的一个代用品。
那么这个党参,能不能代替人参?如果把这个问题解答了,那么党参的功效、主治和应用,那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所以我们就围绕这个党参能不能代替人参(阐述)。可以说在部分的功效和主治方面,党参可以代替,但是在很多方面,代替不了。
那么首先党参没有补元气的作用,当然更不能大补元气,所以对于元气虚脱,党参代替不了人参,因为党参本身就没有这方面的功效,不具备这方面的治疗作用,还不是一个用量的问题。
所以有的人,就那种很风趣地说,它本身没有这个功效,你就加大剂量,你把元气虚脱的患者,就泡在党参水里面,元气虚脱也不会改善,就说明它没有这个功效,所以这一点,是不可取代的,所以人参是益气救脱的第一要药,这一点,两个药不相同。
那么在补脏腑之气方面,党参主要是补脾肺二脏之气,那么对于心气(作用)不明显,肾气更不明显,所以我们书上对于另外两脏,党参就没有。所以,功效里面第一个功效就是补脾肺气,就能够补脾胃之气和补肺气。
所以对于脾气虚引起的这个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者这个脾气虚而中气下陷,或者脾气虚而不能统摄营血而出现的出血证,脾不统血的出血证,这些党参都可以代替人参使用,对于肺气虚,那么出现的久咳虚喘,或者容易外感,或者卫表不固而出现了这种自汗,这些也是可以用党参来代替,那么关键是要增大剂量。
这个在清代,或者在现代比较早的时间里面,这个都很有意义,因为当时的人参的资源不多,价格也比较昂贵,尤其是象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所实行的所谓的那种公费医疗制度,那么这个人参是属于自费的药品,除了在那种急救的情况下,一般的虚证,比如脾肺气虚,那么患者使用了,就是得自己付费。
那么党参当时是全部作为公费医疗,在任何的情况下,不要患者自己付费的,在那样的一些背景下,所以很多古代用人参来治疗脾肺气虚(的方)当中,这个医生在临床上,都是开的党参。
党参
但是到现在,就是最近几年,这个意义已经不象当年那么明显,其原因呢是人参的药材非常丰富了,价格也很低廉,这主要是人参大量的人工栽培,而且人参有的时候生长期很短,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很多可能是三年生,最多就是三年生,质量是比较差的。
所以用这种人参,它的补脾肺之气的强度,可能比党参也强不了多少,而且从价格来讲,都是几十块钱就可以买一公斤,也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了,所以在当代的临床上,治疗一般的脾肺气虚证,还有没有必要一定要用党参去代替,这个就显得必要性不是很充分了,
所以现在很多临床医生,譬如说用四君子汤来治疗一般的这个脾气虚证,或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一般的中气下陷,就直接地写人参,或者人参的某一种规格,比如红参或者生晒参等等,这类的这种处方,所以这个它可以代(人参),只是在一般的脾肺气虚证,可以增大剂量。
第二,在生津方面,那么这个党参,也是能够益气生津,也有一定的直接生津止渴的作用,类似于人参,那么也是比人参作用弱一些,原则上也是可以代替使用。
所以现在比如国家批的中成药,这个生脉口服液,那么就是过去的生脉散,就是原方是人参、五味子、麦冬这三味药,现在的制剂里面就有二个产品,一个产品是用人参的,一个产品是用党参的,所以在商品这种成药当中,都注明了这是用人参的生脉口服液,那个是用党参的生脉口服液,那么一般来说,也是用人参的作用要优于这个用党参的,这是在生津方面。
那么党参有一个作用,它直接又是个补血药,它不但是补气药,而且(是)补血药,气血双补,可以用于血虚证。对于血虚证,它是一个直接的作用,当然也包括了益气生血这个间接的功效,这个阳生阴长,用补气的药物来促进补血的作用。
那么这个党参是两者兼有,而人参,只是益气生血,没有直接的补血作用,所以一般到现在,还不认为人参是一个气血双补的药,它基本上是一个补气的药,所以在这一点上是党参有的,而人参没有的。另外在一些扶正祛邪的方当中,比如说益气解表扶正的功效,这些也可以用党参,那也是不如人参。
所以根据前面我们讲的这些内容,那么党参就可以看出它可以代替人参,有一定的范围。比如说在补益脾肺之气,在生津,在扶正祛邪这三个方面,补脾肺之气,在生津,在扶正祛邪,基本上可以代替人参,可以加大剂量,但是在益气救脱,安神增智,它代替不了人参。
但是党参气血双补,所以对血虚证,它有直接的作用,这是人参所没有的,那么从这几个方面就可以把它们的异同点对比出来,所以学了人参,那么也是党参仅仅(和人参)作为一个对照,所以它相对人参来说,也是比较次要的一个药物。
太子参:
再下面还有一种参,太子参。这个太子参,是来源于石竹科的这个异叶假繁缕,异叶假繁缕,用的它的根,块根,应该是块根,它也用膨大的根来入药。
那么这个药,类似于西洋参,气阴双补,既是一个补气药,又是一个补阴药,但是它的作用,非常平和,作用不强,所以这个元气虚脱,它根本无能为力,没有这个作用。也就是说在一般的脏腑的气阴两伤,尤其是在肺,比较常见心,脾也可以用,而这个太子参对肾的作用也是不太明显,所以主要是在我们书上这三脏,肺心,肺心为主,包括了脾,气阴两伤的情况下。
由于它非常平淡,这个苦味也是微有一点偏于清泻的(原因),所以有的书也是写的微寒,写平性,它(也)是平而微偏寒的。所以它类似于西洋参,在性能和功用方面,尤其是气阴双补,既是补气药,又是补阴药,但是作用非常平和。所以它主要适合于儿童,儿童这种稚阴稚阳之体,用不着用这个作用很强的。
尤其是这个药它不作用在肾,那么人参、西洋参,都有可能作用在肾,有可能比如造成肾早熟这一类的潜在的这种不良反应,那么这个太子参没有。就由于它有这样的特征,儿童不需要用作用很强的,尤其是能作用于肾的这个补气药,那么太子参就没有,刚好就符合这个儿科的这种生理的、病理的一些特点和用药的一些要求。
所以这个药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太子参,这个太子就是指儿童的意思,儿童最为适合。所以在有的书上,这个太子参,又叫孩儿参或者童参,儿童的童,它都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明这个药,儿童比较多用,比较适合。但是不能因此而产生误解,好象这个药一定只适用于儿童。
那么成人这个肺心脾的气阴两伤,如果不是很重,不需要峻补,那么这个太子参,也是很常用的药,有的时候加大它的剂量,比如说我们书上用量可以用到三十克,有的人超过三十克的处方里面(也有),其实它也是有比较明显的这个补脏腑之气的作用,所以它不完全是儿童使用的,成人照样可以使用。
那么这个党参和太子参,也是后世才使用的,党参也是(出自)增订的本草备要,也是这个清代的中期了才开始(用),那么这个太子参,是现代才开始使用,所以也不应该列入十八反的内容,所以我们这个书上,也是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补充说明的一点,就是太子参在清代的本草和我们当代的本草,是同名异物,比如说清代,在这个《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这些书里面都提到了太子参的名称,那里面的太子参,指的就是人参,人参的比较幼的这种根,比如说刚刚生长一年,或者一到两年。
尤其是园参,在载种的时候,那个植株过密了,它生长不好,那么中途要把它中间拔掉一些,让它能够充分地(接受)光照,所以让参能够长得比较好,就是一般所说的匀苗的过程,把长得比较密的地方,把它拔掉一些。
这种幼嫩的人参,当时叫作太子参,那么作用它和人参是一样的,但是也是比较缓和而已。那么因为当时没有使用石竹科的太子参,所以这个古方里面的太子参,和我们现代这个方剂处方里面书写的太子参不一样,所以这个作为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黄芪:
前面就是四种参,这四种参是以人参为主药。下面再介绍一个药,这个黄芪,黄芪是一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者膜荚黄芪等,用的它的根,这就是入药的部分根,切片了以后,黄白黄白的,这个黄就是这个根的颜色,它的表皮,或者切片以后,它都有淡淡的黄色,这是根据颜色来命名。
芪,本身黄芪的芪的本字,在古代本草里面,是一个老字,老师的老,下面一个日字,太阳这个日,这个耆,就有年长的意思,比如说一群老年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可以把他称为耆年之人,就是最年长者。那么也可能是古代,就是秦汉时期,当时认为黄芪,是补气药当中,可能认为作用最好的,可能认为它还在人参之上。
黄芪
所以有的就提出它补气第一,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是补气药当中的老大,所以有那个黄耆,就有那个耆字,那么后来便于书写,就改为了现在这个芪,它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在查阅一些古代文献上,很多书上还是写的原来那个本字,就是那个耆年那个耆,这是在名称上,注意一点。
这个黄芪作为一个补气药,它主要也是在脾肺两脏,那么它首先能够补脾气,所以我们书上的这个功效,补脾肺气,首先包括了补脾气,所以它可以用于一般的脾气虚,那么在概述当中,我们就说了这个脾气虚,脾主要是主运化的,脾能够升清的,脾能统血的。
那么脾气虚,它可以表现为运化功能降低,那么出现了纳食不佳,消化力降低,脘腹满闷,倦怠乏力,这样的一些基本的症状。也可以(因)脾气虚,造成了水湿内停,出现了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或者泄泻,这个大便稀溏这样的水湿内盛的脾虚生湿的症状。脾不能升清,就可能出现中气下陷,也叫作脾虚气陷,脾气虚了,可能出现脾不统血。
那么这一些,其实黄芪基本上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使用的,这个和人参大同小异。配伍的原则,药物也是基本一样,这个就是可以对照人参和概述当中讲的内容。
那么黄芪作为一个补脾气的药,它最大的特长,就是既能补脾气,又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能够升阳举陷,所以在脾气虚当中,兼有中气下陷,或者脾虚下陷,这个黄芪就比人参更为常用,更为重要。
那么这个脾虚气陷,常常患者下腹部有一个下坠感,老是觉得重坠、不舒服。更主要的可以出现一些脏器下垂,它升举无力,比如出现胃下垂、脱肛,就是直肠脱出于肛门之外,子宫脱垂,这个子宫可以从阴道口露出,或者其它的一些脏器下垂。
最有名的代表方剂,就是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里面虽然也有人参这一类的补脾气的药,但是以黄芪为君药,那么主要是使用黄芪的这个特征,在补脾气的药当中,它又长于升举脾阳,升举脾胃清阳之气,那么常常配伍我们解表药当中学的柴胡、升麻这样的一些药。
如果说这个脾不升清,表现出来的是泻泄,那么也可以配伍葛根,因为葛根本身有止泻的作用,它长于升阳止泻,所以这是在补脾气方面,黄芪大家首先要牢牢记住的一个特征,就是兼有升阳举陷,既能补脾气,又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这(是第)一点。
另外黄芪又是一个补肺气的药,所以一般的肺气虚,我们前面说了肺主呼吸,肺主声音,那么肺气虚,往往呼吸比较微弱,声音比较低微,那么这些(症)黄芪也是可以用的。但是一般的肺气虚出现了久咳虚喘,呼吸无力,那么黄芪不如人参,所以在用于一般的这种肺气(虚)当中,人参使用率比黄芪高得多,而且临床的疗效也要好一些。
但是因为这个肺气虚而不能很好地宣发卫气,那么这个卫气是来源于中焦,也是来源于水谷的精微,它来源于比较剽捍之气。所以阳的那一部分,要靠肺气的宣发,它循行于全身,尤其脉外,尤其是能够充养卫分。
那我们在《内经》里面,就有卫分它是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的。用现在的术语来表述,那么卫气就有温养肌肤,使(之)比较温煦,比较有光泽,毛发也比较荣润,这样的一些现象。另外使肌体保持应有的对外邪的抵抗力,使这个正气比较健旺,能够御邪,不轻易地感受外邪。
黄芪
另外就是司开合,不至于出汗太多,引起这个自汗,也可能不因为这个郁闭而不能出汗,它是两个方面都可能调节,那么主要是通过卫气的这个基本的生理功能。那么这个黄芪,它通过补肺气,它又能够促进卫气的宣发到肌表,能更好地温养肌肤,抵御外邪和司开合,调节这个汗液的多少。
那么如果在这方面出现了异常,那么黄芪就优于了人参,所以它不但能够补肺气,还能益卫固表,使这个在体表的卫气更加强盛,尤其是对于容易感受外邪的,体虚容易外感,这个往往不但是脾肺气虚,而且有卫气也虚,那么这个时候,往往黄芪比人参重要。
最有名的玉屏风散,那么今后大家要学,那么和防风、白术配伍在一起,这个可以增强对外邪的御邪的能力,有的经常感冒的,现在常常治疗一些过敏性鼻炎,稍稍有一点风吹,马上这个喷嚏不断,流清涕,那么也是认为感受了风邪,卫外不固,也是常常用玉屏风散的。
另外如果是这个肌表不固,自汗不止,这个气虚的自汗,那么这个黄芪经常作为一个补卫气,又能固肌表的,也是在方当中作为主药,这个玉屏风散也可以用,当然它也可以与其它的固表止汗的药,比如说这个当归六黄汤,那里面重用黄芪,也是用它来固表止汗,所以补肺气的药当中,它又能够益卫固表,抓住这两个很重要的特征。
那么另外的功效,一个利尿,那么利尿,主要是益气利尿,主要是用于气虚的水肿,那么脾气虚,这个水液的运化失调,往往也可以形成水肿,所以这个黄芪在临床上治疗的水肿,基本上偏于虚证的比较适合,尤其是偏于气虚的,当然阳虚的,它也可以和温阳的药一起(用),譬如说(与)附子、肉桂这些一起配伍也是可以。那么这个湿热的水肿,黄芪是不适合的,主要用于虚证。
另外这个托毒生肌,那么这个也是正气亏虚了,黄芪本身是一个补气的药,那么气旺能够生血。所以气血两虚,那么正气不能使脓毒外出,所以有的疮痈溃破了以后,那么脓毒长期地不能干净,长期不能干净,这个疮面就不能愈合,那么通过这个补益气血,能够托毒外出,有利于生肌,所以黄芪也是比较常用的。
如果说兼有阳虚的,还可以配伍鹿茸这一类的药,有血虚的,还可以配伍当归,所以这个黄芪、当归、鹿茸之类都是用于阳气或者气血虚衰而不利于疮痈的邪毒外出和伤口愈合的时候,都是常用的。当然如果有毒盛的时候,还可以配伍一点清热解毒的药,这个也是黄芪很特殊的。
但是它的基本作用,是和它的补气作用,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通过补气或者益气生血而达到了托毒生肌的这样一个间接的效果,所以它是用于气血亏虚的这个疮痈难溃,或者溃后难敛。
另外黄芪,通过它的补气作用,前人还认为它能益气活血,这个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那么气虚,当然也容易气滞血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这个因气虚而血滞的,那么黄芪可以达到这个益气活血的效果,所以在治疗一些瘀血证。
比如说风湿痹证,或者中风后遗证,那么它不但有瘀血阻滞,关键的也有气虚,气推动无力,那么黄芪在一些治疗风湿痹证尤其中风后遗证(的方中),今后的补阳还五汤或者这个三痹汤,这些里面都和祛风湿的药,或者活血化瘀的药一起,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那么它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益气活血。
另外就是益气生血,黄芪虽然不是补血药,没有直接的补血的功效,但是对于血虚证,有的时候以黄芪为主药,今后学的当归补血汤,它和补血的当归配伍在一起,黄芪的用量,超过当归数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的药物,那么就是取一个阳盛者阴长,气旺能生血,所以黄芪也是功效比较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药。
那么在用法里面,适当地注意一下,就是它生用和蜜制使用,那么蜜制,主要是用来增强它补气的作用,多用这个炮制品。如果要用它来利尿,要用它来托毒生肌,一般用生的更适合一些。
这节课讲到这个地方,休息一会再介绍下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