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玉:朱漆茶盘

枸杞文学
1
朱漆茶盘
最近老家征迁,清理杂物,一个朱漆茶盘吸引了小辈的眼球。女儿用布轻轻擦拭后,茶盘仍严丝合缝、光洁鉴人。它是外婆给我母亲的嫁妆,母亲又将它赠予我。我今七十有余,那茶盘是当之无愧的“百岁老人”了。
母亲三岁那年外公病逝,外婆靠到锡箔作坊“磨纸”(作坊将锡锭加工锤打成箔,雇工将箔磨贴于纸)和自己种庄稼拉扯一双儿女。她精于打算,在外公逝世当年,想到孩子们大了要成家,手用家什必不可少,因楝树是打造桶、盆、盘的最好材料,并且楝树柔韧性和防潮性强,木纹清晰漂亮,楝树苦,连老鼠、蛀虫都怕这个苦味,于是外婆就在近河的旱地旁边栽下苦楝树。每当4、5月楝树开出白中带紫的小花时,外婆的脸上会露出难得的笑容;10月楝树结出小桂圆似的果,灰褐色的树杆又粗壮了一轮,外婆的心中就多了一份希望。十年以后一个初夏的清晨,阳光照在楝树上,亭亭的华盖,繁茂的小花,生机盎然。外婆抚摸楝树,轻轻地说:终于成材了。
母亲十七岁那年要出嫁了,外婆没能力为母亲置办体面的嫁妆,但楝树已长大,可派上用场了。就先请锯木匠来帮忙,将木材锯好、晾干。又请圆木匠(俗称箍桶师傅)箍了茶盘、祭盘、子孙桶(马桶)、脚盆、回汤桶(洗尿布用)等。再请漆匠师傅上漆。外婆待师傅分外客气,每天招待点心饭。
2
朱漆茶盘
圆木家什是名副其实的由圆组成。你瞧那茶盘底脚是圆的,底板是圆的,凿的饰纹是圆的,整个盘子都是圆形的。那圆形又都是由弧形木板拼接起来,拼接它们的是竹制的榫卯,外加竹、铁、铜制的箍加固。那时的圆木匠很讲究严丝合缝,我家那个茶盘历经百年,试着注入水,仍滴水不漏。小时候听外婆说,那茶盘由18块木板拼成,我说怎么也看不出拼接的呀。
外婆说,那是师傅技术好。目不识丁的箍桶师傅,没学过几何,却能将一截木头,经过劈、削、刨、凿,使每块板有一定的弧度,板与板之间又都有一定的斜度,拼接又一丝不苟,真是令人折服。那漆工若没有高超技艺,经过岁月沉淀的茶盘,还能色泽光艳?生漆功不可没,它所具有的粘聚力、装饰性以及保护性,在我家百年茶盘上可见一斑。毫不夸张地说,经过那生漆髹涂,使漆器具有了精气神。我家茶盘箍的是铜箍,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箍,非常节俭的外婆不选择竹箍、铁箍,就是考虑到茶盘的经久耐用。楝树、生漆、铜箍、手艺精湛的工匠,恰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才成就了留世之具。
3
朱漆茶盘
我们家乡有几个习俗都要用到茶盘。
最先用到它的是给毛脚女婿端茶。“毛脚”头次上门,丈姆娘准备的是桂圆蛋。丈姆娘用红花碗盛上,放在茶盘内,托着递给“毛脚”,“毛脚”双手接过慢慢享用,心中一阵欢喜:丈姆娘这关总算过了。
其次,新娘子敬茶须用茶盘。结婚当天正酒后,新娘子就要给公婆敬茶。朱漆茶盘上放好两盅茶,新娘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阿爸请喝茶。”“阿姆请喝茶。”公公、婆婆接过茶盅,象征性地喝口茶,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放入茶盘中。接下来,新娘子就要给舅公、舅婆、姑丈公、姑婆等长辈敬茶,长辈们按照辈份大小、亲疏关系、经济条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放到茶盘中。新娘子拿到的茶钿心里乐滋滋的。第二天,新娘子还须由男方的姐或妹陪同,挨家挨户去给族里邻居敬茶。敬茶时,茶盘同样必不可少。
4
朱漆茶盘
茶盘还可当传统祭盘。因为过去有不少婴儿出生后数天内就夭折,所以新娘子产后三四天,要祭祀床公床婆,祈求孩子平安。祭祀毕,向左邻右舍送糖盘盏:将糯米饭盛在一个酒盅中,按结实;再倒入另一个酒盅中。这时酒盅中的饭呈胖顶,再在饭的中间嵌入一块红糖,糖盘盏就成了。家里长辈将糖盘盏放在茶盘上分送邻居,接受众乡亲的祝福。满月时,又将红糖索面用茶盘托着分送左邻右舍,以示谢意。
茶盘还当过餐盘。我的外婆患哮喘,母亲不放心,就把老人接到家里。冬天,母亲用火熜将被子焐暖,一日三餐都是用茶盘盛着饭菜,让她靠着床被,慢慢地下咽。外婆感到很知足。我的婆婆患病卧床一年左右就是在我家度过,那个茶盘帮助我尽了孝道。
外婆作古已六十多年,婆母、母亲离我而去也有三四十年。睹物思人,长辈的爱仍在心中。朱漆茶盘,我将一直珍藏。
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林亚玉,女,194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北仑,北仑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插队当知青,曾种过田,当过代课教师和职工教育专职教师、商场营业员。喜欢文学,在老年大学文学欣赏班学习,偶有小文见于报刊。

(0)

相关推荐

  • 你结婚要摆酒吗?

    你结婚要摆酒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但是我却把它具体化了. 最近参加了不少的婚礼, 最难忘是前天晚上去一个表叔儿子的婚礼, 我连表叔什么样都不知道, 尴尬的是, 就连父母和他们也并不熟悉, 只是收 ...

  • 永不歇息的歌谣

    我的足迹一辈子都没有踏入过的地方,有着层峦叠嶂的大山.    我的思绪试着在这大山里飞翔,寻觅曾经属于她的故事.    那位温暖的.火热的.笑眯眯的老人,到了高龄依然肤白丰腴.健朗泼辣.喜欢哼唱歌谣的 ...

  • 夏季拾掇

    夏日的下午,阳光明亮,午睡醒来时,看了三妹发出母亲瘸着脚走路的背影,心里一阵如针扎灸. 坐办公室的小露台,给自己泡了一壶苦丁茶,洒落在露台瓷砖的阳光,折射回来的光线非常的刺眼,闭着眼睛呷了小口的茶,一 ...

  • 母亲的一支金簪子/庆元

    文/庆元 母亲的一支金簪子 珠光宝气的新娘子--我的母亲,移步出花轿,被喜娘搀扶着进入公婆的家门. 母亲並非出身名门望族,只不过一个农村比较富足的人家,不是地主,也不是富农,可算作富裕中农吧(那是土改 ...

  • 八桂风 | 散文品读 | 母殇(随笔) 下篇

    <八桂风>微刊  2017.9  总第09期 作者简介:陆阿勇,本名陆锡勇,生于70年代末,曾任报社记者编辑.城管队长.机关秘书等,宾阳作协秘书长,现供职于南宁市宾阳县某参公单位. 下篇 ...

  • 草白 | 婚礼

    婚礼 那年冬天最冷的午后,父亲的自行车停在楼下等我.我们要去参加小舅的婚礼.我的母亲早在三天前就去了那里帮忙.此刻,他们大概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我想象着那屋里的场景,桌上摆满吃的东西,炉灶里炖着肉,蒸 ...

  • 【深度美文】| 林亚玉作品:书中自有颜如玉

    最近几年网络上使用"颜值"一词频率颇高,可见人们的爱美之心.<诗经>中早有"窕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说,还生动.形像地描述"求之不得,辗转反 ...

  • 【温柔雨丝】| 林亚玉作品:处处留心皆有宝

    【温柔雨丝】| 林亚玉作品:处处留心皆有宝

  • 【温柔雨丝】| 林亚玉作品:老太太发红包

         作为当家人,每年收发红包是常事,但用手机收发红包,还不是所有老人都会.老太用手机发红包笑话多.      那年春节,家里的儿辈用手机给亲朋好友拜年,还将对方合家欢聚的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 ...

  • 【生活随笔】| 林亚玉:书卷多情如故人

    手持图书借阅卡去图书馆真愉快,林林总总的书籍,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向你微笑.那天来到外国文学书架前,<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童年>.<红与黑> ...

  • 林亚玉:营业员学英语

         上世纪80年代,宁波北仑港10万吨级码头建成,外宾招待所.迎宾路也先后落成.矿石中转启动,世界各国船员开始踏上北仑这块热土.那时北仑城区商业街还未形成,新碶老街.新大路上北仑商厦.明州路上明 ...

  • 【温柔雨丝】| 林亚玉作品:宁波人的泥涂下饭

    宁波人最爱海鲜,即使在禁渔期少了鱼,餐桌上的海鲜也绝对不会少,因为,泥涂下饭还木佬佬.泥涂,是海涂的俗称,宁波人称泥涂产品为泥涂下饭.泥涂下饭透着大海的鲜,让人的味蕾过瘾. 泥涂历来是沿海边人们捕捉海 ...

  • 林友玉:意象简论

    [导读]象征并不是能完全取代意象的另一种方法,它在意象之内或意象之外,与意象交织而互现,并不是独立的一种构成方法.韵律.修辞.意象三者缺一不可,而象征则体现为具有特殊条件的意象.它相对于意象,是一种可 ...

  • 小说《龙凤胎》70 谭默林B玉知牌底 温小婉受困难解忧

    巧设荒唐局,荒唐真荒唐, 木匠戴木枷,古来有主张. 谭默林从会议室走出来接通温小婉的电话,那边传来的是哭哭啼啼的声音.不等谭默林问,温小婉说:"这个家待不了了,我想去找你." &q ...

  • 潮剧唱段《亲情融融也开怀》林淡玉、小米主唱

    潮剧唱段《亲情融融也开怀》林淡玉、小米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