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 | 端午 (主播:侯小静 文字:微子)
端午
文|微子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天气已是盛夏,坐在家里,看着外面明晃晃的太阳,出了一身汗。到外面走一走,满街都是粽子、香囊、麻叶,商贩们的叫卖声,似乎把街都炒红了。
小时候,在老家过端午节,那可是一份被汗水浸泡出来的愉快。这时麦收已毕,麦场上堆着大垛小垛,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都上场打麦,牛拉磙子吱咛咛响,机器脱粒轰轰如雷,太阳焦响,麦糠黄灰满村飞散,空气中漂浮着糠灰的腥味、人们的汗味、和太阳炙烤大地的糊味,一个老太太忽然想起,“明天是端阳了”,人们这才想起,“可不是,该过节了”,但又忧愁起来——“这么忙,咋过节?”
但无论再忙,节还是要过的。端午节早上,趁太阳还没露头,人们便到田边地头,采一把带露的家艾,用五色的彩线绑了,吊在门头,艾香一下子弥漫开来。小孩们则把五色线系在手脖上,围在脖项间。据说艾有避邪的作用,'门头有艾,邪气阻外,’谁家要接新媳妇,花车一到家门口,都要用艾蒿和谷杆草烧火燎一燎,可能就像现在的消毒一样。不过,科学证明,艾草真的广有消毒杀菌效应,中医古老的艾炙,已广泛的应用到现代临床上。至于孩子们披带五色线,很可能就是一种装饰,采把太阳的五彩斑斓当成项链、手链,真的有很美很诗意,可也很麻烦——我们这些男孩子,一戴上五色线就不能取,直到它成个黑圈儿自己断掉,否则五色线就可能变成蛇,爬到你床上和你睡觉,也是可怕了,这种烦恼一直困扰着我们这帮小男孩,等到十二岁时,我们都为不再带五色线而高兴。女娃们臭美,五色线戴在细长的脖颈间、白藕一样的手脖上,特别好看,不过我们男娃看人家五色线,是要得红眼病的,万万不能盯着人家看。
我奶奶也算是个艺术人,也闲,还给我们做香囊,其中有一种香囊叫搬脚娃,一个布娃娃,披红挂绿,搬一只脚,调皮可爱,而肚中装的全是香料,又很滑稽,链是用蒜节和彩绸圆片做成,很像现在的珍珠链。那时那么穷那么忙,我的奶奶们竟有如此心情,风俗文化和爱美情结竟如此顽强的生长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惊叹于这种文化承传的生命力。
端午节一定是要到水塘或沟渠里去洗脸的,据说嫦娥在里面撒了小兔捣的药,洗了,不仅不生眼病,而且气色好,越长越好看。那一年甲子元年,人们都跑到二三里外的河里去挑水,只记得大人说,再轮一甲子,我们都没了,你们也老了。的确是,想想那一辈人,真的早就入土了。那时我还不太懂事,似乎还有些什么风俗,现在全都模糊了,。
端午的早饭是稀饭,稀饭能煮鸡蛋煮蒜瓣。富裕的人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餡子大多是糯米拌白糖,哪有现在的枣泥、豆沙、栗子瓣等等丰富的不得了。我们最大的满足是吃鸡蛋。一家人煮一锅鸡蛋,有甜的有咸的,兄弟姊妹平均分配,剩下的是大人们的。我家人多,一次煮一大盆,我们还要拿鸡蛋送长辈、送邻居、送朋友,同时也接受别人的赠送。穿梭般跑了一早上,坐下吃时,已气喘吁吁,但满心兴奋,一气儿吃它三五个,甜鸡蛋易饐,咸鸡蛋咸得蜇口,要是有鸭蛋鹅蛋就好了,那东西,雪白的蛋清,姜黄色的蛋黄,切开蛋黄,柿红色的蛋油汪汪地流出,舌头舔一舔,咸中带香满口滋润,可那些东西极少,不知怎么回事,那时的鹅鸭极少,一家子就喂几个毛鸡,产的鸡蛋大多都用小筐擓到街上卖了钱,换回我们的作业本、笔墨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物依稀为贵,端午吃鸡蛋能吃噎住,把鸡蛋保存到第二天第三天真的很稀缺,我的一个小伙伴能把鸡蛋储存到第四天,剥开一嗅,臭了,扔了可惜,吃了,拉了三天肚子。吃煮蒜瓣败毒,我们小孩都不爱吃,大人们哄着让吃几个,也算应景,全让大人们吃了。
因为是三夏大忙,中午饭不是凉面就是蒸面,凉面又叫蒜面,这时节菜园的苋菜正嫩,细白的手擀面条,绿里微红的苋菜,出了热锅,在凉水涮一下,一笊篱一碗,然后浇上泼上香油的蛋花拌蒜汁,凉凉的面条,油油的蛋花,辣辣的蒜香,一吃就是两大碗。哈哈,现在怎么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
我们这个地方,地处楚地北部边缘,端午的风俗,和南方的祭祀屈原风俗有些相同。但我想:端午节应该是一个健康节,夏天到了,暑气正盛,人们需要接受水的洗礼,吃的转变,亲水和素食,就从这一天开始。当然,过节也和人们的心情有关,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小孩巴年下,老人巴麦罢。割罢麦,看着满垛满仓的粮食,心情怎能不高兴,过个节吧,把自己从麦秸和尘土密封里扒出个缝,露一露头,换一口气。这节,就是庄稼人日子的一个标点,人生的一口喘气呀。
其实,现在的市场对某个节日或某种风俗的炒作,我们并不要把它都看做是纯商业的行为,它至少带给人们某种文化的记忆。不要因为太忙,把什么记忆都丢掉。
端午过罢,天气更热了,夏的季节,一片翠绿,田野,很快,就是一片拥挤的青纱帐。
图|网络
--End--
侯小静:邓州人,一位游走在文字和史学的温婉女子。喜欢用声音感受文字的质感,喜欢用史家笔调诠释人生路上的顺逆。相信不断行走,会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生命最好的重逢。
作者简介:刘振伟,笔名微子,河南省邓州市夏集中心校教师,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各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