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本
本
大书法家张大龙回乡的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很快在清潭乡炸开了锅。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把张大龙传神乎了!
传到张家村,老一辈的人捻着花白胡子,很是轻淡地说,张大龙嘛,不就是小时候的那个张鼻涕吗?话引子拉开,村里老人便抖出张大龙的“封缸老底”:比如,帮生产队放牛,大龙崽子开小差看小人书,牛跑到十里外的邻县三江镇,深夜十一点才找回来;插秧不按放好的秧绳走,从来没有一行插直过;学大人舞狮子挣“飞马”牌香烟,哈哈,钻鸡窝,满身是星星点点的鸡屎;小学数学考试老考不及格呢……讲到学习成绩,就有人反驳,说,那是小学三年级前的事了,跨进四年级,人家大龙崽子遇到伍老师,学习就换了模样,而且跟着伍老师学毛笔字,最后张大龙考上全国有名的美术学院,成大书法家了。人群中便发出对张大龙和伍老师的啧啧称赞声。也有人感叹,如今大龙崽是省里的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一个字可卖到一万块钱呢,怪不得有十来年没回老家,就怕我们这帮老家伙讨他的字。说到这里,有人应和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是肉肉身,难能不忘本咧!
伍老师这几天老打喷嚏,正琢磨有谁在念想。在县城工作的女儿信息灵光,便把张大龙回乡反哺清潭父老乡亲,投资三千万元兴办清潭楹联文化有限公司,申报清潭乡为全省“楹联书法之乡”,准备把全乡写毛笔字的秀才全部集中到公司研究楹联书法创作,明天上午举办开工大典的事儿告诉了老头。伍老师听得带劲,连夸清潭乡历史以来保持的村村户户春节写对联的好习俗,值得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更夸张大龙没忘本色。说完,女儿便见老头摸摸索索地去书房翻东西。
的确,张大龙既没忘却乡情,也没忘记师恩。昨天,他还专程登门伍老师乡下老家,无奈探访无果。低调的伍老师近年在深圳与本县城儿女家轮替休养、安享晚年,又固执得连个手机也不太会用。所以张大龙一直无法联系上伍老师。掐指算起来,张大龙已有三十多年未曾与自己的书法启蒙老师伍老师谋面了!
开工大典如期进行。省里来了位政协副主席,市里政协主席和一位副市长陪同,县委书记和县长等一班领导驾到。现场实行严格凭券入场安保措施,一群戴大盖帽的公安、辅警、城管忙碌地维护秩序,呼应着队伍里一排排头戴白色安全帽站立的建筑工人。帽帽一多,庆典氛围便庄严了不少。
一个手里拿着瘪塌塌白色塑料袋的老头儿,早已引起安保人员的注意。老头儿大概八十来岁,个矮精瘦,掂起脚跟老是往观礼台上张望。
乡领导通过无线对话机了解这个情况,“一把手”书记指派乡党委副书记临场处理。副书记问,您找谁?老头说,看看。再问,您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老头应,一个小本子。又问,小本子上记的啥?老头答,字!副书记一挥手,几个公安和辅警便一拥而上,把老头儿围了个严严实实,驱到角落处盘问。显然,安保们把这个老头看作“上访户”了!
这一幕,坐在主席台上的张大龙看的真切。像是伍老师!张大龙示意边上领导出去一下,便大步流星地径直走近入场口,现场人群有些许骚动,目光都转向着张大龙。只见张大龙快步走向门口,用力拨拉开那摊大盖帽人群,大喊了一声:“伍老师好!”伍老师双手有力地攥紧张大龙的手,说,“我把你的本带来了!”
这是一本泛黄的皱巴巴的大字本,是张大龙小学五年级时写的毛笔作业,本子上,几乎每页都有十来个伍老师红笔画的圆圈圈,红笔圆圈圈标注的是好字。霎时,张大龙眼圈圈红了!他仿佛看到,伍老师给他磨墨,教他悬腕,纠正他运笔,奖他大字本,给他画的一个个像是笑脸一样的红圈圈……
不由分说,张大龙搀扶着伍老师走上主席台。这时,主持人宣布,请嘉宾张大龙主席讲话。只见张大龙躬身把伍老师一同请到发言席,对着话筒高亢地说:“感谢清潭乡父老乡亲把我作为嘉宾,我的老师一一伍老师是我特邀的嘉宾!下面,就请伍老师代我致辞!”台下,掌声擂动。
伍老师准备不足,但他很快定了定神,从容地把塑料袋里的大字本取出,用右手先向台下、后侧转主席台上,高高扬起,嘴凑近话筒,一字一顿但底气十足地说:“这个本子,是张大龙三十多年前,写的大字作业本。今天,我把它带过来了,里面有我批给他的好多红圈圈。大龙从小就练成一笔好字。今天,我送给他,就是想提个醒,成名了、成家了,但永远不要忘了清潭父老乡亲的本!艰苦奋斗的本!”
主席台上,省政协副主席带头起立鼓掌,全场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张大龙把大字本紧紧用手护在心口,深深地向全场鞠躬!
开工的礼炮绚烂飘在清潭乡的上空。主席台上,有人说,张大龙的书法,还会长进!也有人接茬,“清潭楹联书法之乡”有望挂牌!再看看张大龙和伍老师,他们的目光都注视着远方,似乎延展到过去艰辛岁月的本色生活……
插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