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概念一出,马云和王健林的赌约还算不算数?

2月20日,阿里巴巴和百联集团达成合作意向,虽然个人并不认为一些媒体所标榜的“新零售第一枪”的观点,而是仅仅是确立上海为试点城市的第一枪。与此同时,这也的确是马云正式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重大的一步。

        新零售是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命题,重新拜读了马老板2016年10月13日在阿里云栖大会上的发言。可以提炼出的信息有:新零售目前主要分为线上、线下和物流三个部分;与现在的零售方式相区别的是,首先,新零售是一个包含线上、线下,由物流进行串联层面以上的相融的销售体系。其次,这个体系会在技术、以互联网公司的例的平台、利用大数据的物流这几个主要方面与现有的零售方式有所区别。
        新零售在这些词汇下,依旧仅仅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也有网友用具体的想法来对这个概念描绘新零售概念具象化。以衣服这种相对来说选购起来比较麻烦、比较依赖线下试穿的产品为例,当有购买需求时,可以选择直接在线上进行,如果需要的话由vr、ar技术来进行支持试穿、试用功能(淘宝曾测试仅有线上部分虚拟试衣间),如需进一步使用则要去到线下的品牌的店铺。当然,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专门性会消失,变成距离消费者家最近的一个综合性网点,目前阿里与超市联手应该是有侧重于此。平台利用大数据搜集消费习惯和搜索过的产品,将该地区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产品或近期比较关注的商品进行配送,到达线下的网点。网点则完全不需要店员,全程自助。消费者到达网店后,由消费者的移动设备和店内进行对接,提供给消费者想要试用的产品,消费者在店内试用后可决定买还是不买,以及是当下付款走人或是付款后第二天由物流送达。
        听上去很神奇是不是?虽然实际要基于技术的发展才能落实其中部分或是全部,但也的确包含了马老板所提到的线上、线下、物流、技术、平台、大数据等每一个方面。但把每一部分拆分开来看,就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AR、VR引入购物中的想法,在这两种技术刚进入大众视线时就被提及;试用网点的概念在我认知范围内最早做大的是顺丰嘿客,依托顺丰的物流系统,在小区密集处设置门店,消费者订购产品后可到门店试用,再决定是否购买,但基本都是小件商品,由于经营等问题在2016年末被顺丰放弃了;大数据则是腾讯和阿里一直在做的事,但也一直有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的嫌疑,豆瓣常有帖子《上午微信聊天想买下午就给我推荐了,淘宝不会在窃听吧?》;而在整个店铺内自助消费则是AmazonGo在做的事,并且已经开出实体店,扫码进入店铺后会自动关联到账户,摄像头和麦克风会自动记录消费者在店里拿走的东西,自动进行扣费,完全摒弃了人工。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马老板的这种零售概念完全谈不上新,只是将现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结合起来。当然,马老板可能有更多的新花样没有拿出来而已。
        目前新零售怎么样了?
        新零售的现状先要由线上、线下零售业的现状说起。据尼尔森的消费品显示,目前,零售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增长7%,其中线下渠道市场销售额占比在74%,增长率在1%;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在26%,增长率在26%。尽管线上貌似炒得十分火热,但实际上线下的主流地位依旧牢固且不可撼动。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1月的新闻发布会,1至10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24.9%,明显放缓。2017年人民日版撰文称网络零售增速放缓将成为2017年十大商业热点之一。很明显,线上销售遇到了天花板,倒逼电商们不得不走下网络,走入生活了。

对于新零售目前的状态,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新零售并不是阿里今年才想到的布局或是发展方向。除了前阵子网上如同商业秘辛一样疯传的马云低调拿地为多地、多级建仓做准备之外。2013年阿里与银泰达成了战略合作,2014年则开始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成为银泰的最大股东。2015年阿里又将橄榄枝抛向了苏宁,以约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并打通阿里线上和苏宁线下的商品、商家和用户资源,吸收了苏宁1600多家线下门店和3000多家售后网点。2016年末,阿里旗下子公司又以21.5亿元收购浙江省内连锁超市三江购物32%的股份,并展开业务合作。

与此同时,京东也在做着相同的事。2014年,京东和15做主要城市的上万家便利店进行战略合作,将在入住京东平台后与京东共享系统信息和平台。而京东最主要的布局还是落在了商超方面,入股永辉、联姻沃尔玛,这两家所能提供的地基比阿里的联华和三江稳健的多了。
        万达也依托其万达广场,努力打通线上的飞凡APP,但目前来看影响力还是不够。
        虽然都还在发展中,但阿里和银泰曾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合作和尝试,推出银泰宝、喵街等产品,实现支付和会员体系打通等尝试……但涉及线上、线下同等优惠力度和价格的概念,受到了部分银泰商家的反对。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认知度来说,结果也不怎么理想。
        三者基本都依旧处于平台布局阶段,在明面的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突破。但去年马老板甚是高调的提出概念,或许是阿里暗地里已经快人一步的一个标志吧。
        家电行业该做些什么?
        首先,新零售线上、线下将会依靠大数据为支撑的物流紧密联系。家电行业中,目前小家电和电子产品来说,运输成本较低,将来直接遵循其他参与到新零售的普通商品中的原则问题不大。大家电在我看来则依旧面临着物流成本的问题。目前的所谓的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依旧只是预测,而消费者最终会不会下单,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物流在这里,只是将商品的到达速度做出了提升,利用大数据统筹成本方面或许会有所节省。但会不会由于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反而提高呢。而且像彩电这种尺寸越来越大,屏幕相对来说也更容易受到损伤,目前看来不可能彻底避免。
        其次,就其中涉及到的所谓的线下体验,家电特别是厨电行业正在做。比如老板电器从2015年就已经起步的厨源体验店。目前既有卖场大容量店铺也有独立的门店。在体验店中,可以看到清晰的使用痕迹。架子上一溜儿生产日期新鲜或多或少被使用过的调味品,去得巧的话,不仅锅还是热的,还可以看到没有来得清洗的水池中的印痕。部分门店还设有和烹饪教室合作的烹饪课程。不仅老板电器,方太以及位于第二阵营的一些厨电品牌都在践行,在潮流家电网年前对于各个厨电大佬的采访中,大佬们基本也都把提升门店终端体验纳入2017年的计划中。
        但目前家电业依旧有一个普遍但明显与新零售相悖的现象——线上、线下从产品到价格的区分。为此,有部分商家甚至研发出了线上专供,来与线下进行区隔,从而保证经销商的利益。这与新零售线上、线下相融的概念,甚至淘宝银泰同物同价的尝试相去甚远,或许需要各个品牌摒弃之前:线上买就是用户牺牲实际体验感、图个便宜的旧思想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线城市以外特别是农村这种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区域,按对新零售目前的揣测,这种网店很难实现盈利,对于厨电企业来说,或许还不如一次动销来得可靠。这次阿里选择上海作为第一站或许也有对这方面的顾忌。
        在新零售概念依旧还是一个概念的当下,所需要依托的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物流没有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掌握最有力的的共享资源的阿里尚未在平台上有体系化的动作,在我看来,家电企业目前还是应该以自身的2017年目标计划为主,稳步前进,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个人对新零售的一些小小的揣测,具体新零售的内部框架将如何构建,还取决于技术、平台等多方面的进展。

2012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现场颁奖对话中,王健林和马云有一个对赌: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不知这句玩笑话在马云所主张的新零售体系下该如何界定?

以上内容都是潮流家电网小编我基于新零售概念和现有线索的一点小小揣测,或许我的观点片面而浅薄,但我的的确确十分期待新零售究竟会以怎样的面貌和姿态在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中落地,但就目前来看,推进有一定难度,且存在多方面利益上的博弈。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总经理张阔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新技术对新零售的实现至关重要,但非常有难度,实体店的一个劣势是无法快速获得进店消费者的数据,缺乏大数据导致了商业的低效和会员管理的滞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