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东京奥运会“三美”改成电影该怎么拍?

今年奥运会和今年截至目前的国内电影一样,亮点不多,对于“夺金”,国人一直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当然,在“夺金之外”……

如果找其他亮点的话,善于“八卦”的中国人民从没有辜负过期望。

比如这次东京奥运会上的我看到三个美女:

朱雪莹、刘灵玲、张雨霏。

前俩蹦床、后一个游泳。两金一银。

国内媒体给到的新闻标题是“艳压群芳”。

这下,既满足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饱足了大家赏美的眼睛。

截至到今天,奥运女子帆板RS:X级奖牌赛,中国选手卢云秀夺冠。

我看了一下,又是个大长腿。

算下来中国夺金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主线议论的是谁比谁强,支线八卦的是“那谁跟谁组CP多好?”

但今天大家以为要讲奥运“坊间八卦传奇”就错了,按照影视圈的“传统习惯”,我保证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准备拍一部比较有“弘扬主旋律、传承民族文化、发扬爱国主义、颂赞体育精神,以本届东京奥运会夺冠的女选手们为人物原型”的影视剧……

主要还是电影啦,女性题材+体育精神+爱国主义,看上去很美。

所以今天要扯一个看似严肃认真活泼又好玩的淡:

当梦幻照进现实,可能是正剧,也可能是喜剧,更有可能是魔幻剧。

人言立项事,必谈剧情杀

根据非官方正式统计,从2019年开始追随重大时事立项的各种电影审批项目,仅北京电影局就收到大概三千多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各类颂扬、赞美、热爱的正能量脚本,也不乏一些天马行空匪夷所思的内容。

比如拥有灵能者的革命战士和游走阴阳两界的红色康斯坦丁。

别不信,真见过这种立项申请,好在有关部门没有石乐志,底线没丢。

但架不住依然有漏网之鱼,比如讲苦难行军中的三角恋,或是组革命同志间似是而非的“CP”。

要我说国家文化部门对这些大是大非还是严肃的,起码今年上映的很多严肃题材影片,可以比较它们之间拍得手法好坏、叙事差距多少,但三观还是正的。

但问题是——

这一波过去了,还有什么题材好磕呢?

这不,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按过去十年内我已经摸清楚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的尿性,大概能整理出建立在东奥“三美”之上的三种剧情——

情爱系:

女性题材怎么能少了爱情呢?对于一门心思以为凡事唠点爱情磕,漫威宇宙算个DER”的编剧奇才们而言,奥运女孩夺冠什么的必然要加香艳的色彩和斑斓的生活——名字要改,姓+名起码四个字,得有“泪、花、怨”这种字眼;训练场地得是香喷喷的,泳池里必须撒玫瑰花瓣,对,不放枸杞;女主男主必须冷傲风,属于去村里吃席脸上都没表情的那种;训练什么的要给到特写,什么光镜逆向、只用对焦镜、角度大特写都是基本操作,至于剧情……等下,是不是好像说要夺金来着?

这类立项的剧本必须走一波,能不能拍先不说,编剧身高应该没过一米五。

旋律系:

这类向系比较稳妥,基本上走“中规中矩”的路线,人名肯定是正常名字,训练生活什么的也都还按正常画风走,故事节奏也通常能让观众看前五分钟就可以直接猜到后面人家要干嘛了。总结套路就是——

身心健康、品貌端庄、国家强大、作风嚣张、偶有小错、领导偏帮、根红苗正、一心向阳、奥运夺金、四海吉祥……

这类立项的剧本最多,但必须配一套PPT,讲一下时代背书;表一下爱国情怀;排一列大腕演员;吹一波票房期待。然后重点关照的对象必然是久坐高堂的人,或是“有情怀”的人。

这种虽然常见,但没感觉,太平、太淡、太顺。

魔幻系:

上两波还属于碳基生物范畴内能写出来的东西,这一波就很带劲了。

抗日和革命这种严肃的事情都能被强制开挂,何况区区几个“弱女子”呢?

首先,人物必须附魔,具备“天选之子”的条件,外形必须挑大长腿,不管游不游、蹦不蹦,蒸汽波必须走一波,尤其是放在日本那个“蒸汽波”动漫环境下,先别管其他的,训练是什么?是召唤啊同志们!爆发小宇宙,吃饱查克拉,干一把中二风,喊一嗓子“神罗天征!”比赛的时候对手必然是大魔王形象,不说像肉山大魔王那么夸张吧,至少也得像郭老师,赛前一顿“郭言郭语”输出,然后女主必须掏个棒子出来喊一声,粉红色的画面下,女主要变装,具体什么画风呢?

参考一下《舞法天女》就可以了。

对了,在这个故事里,所有雄性生物见到女主必须喊:“请允许我向你表达我的爱慕。”然后弓腰握着女主的爪吻一下……

什么?三个女主?可以啊!完全可以组团打野的。

我讲这些都不是臆想中的事情,而是确确实实地已经映入眼帘的、被改得、被编得面目全非、索然无味、侮辱智商、人神反胃的事情。

创作,尤其是文艺创作,可以艺术性地夸张,但不能游离于太虚,更不能视观众和资方为“主要盈利点”。

在针对一类题材的时候,不仅要站在一个高度思考市场格局,还要考虑观众对核心观点输出的接受程度,所以如果只是“谁热拍谁”,毫无预见性和故事性,绝难产生精品。

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创作者甚至资方,都陷入了创作上的“视野盲区”,甚至对应该负有的责任避而不谈。

人言不足惧,爱国是第一

你要是讲爱国、女性、体育这类神圣的事情怎么能这样胡搞瞎搞呢?

上述的主创人员就有话说了,比如拍之前,人家可能会说:

“我们这次尝试着融入新的元素,大胆改编,争取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是,等电影放完了,口碑一片亲切问候的时候,人家还可能说:

“我觉得吧,这次可能在创作方面超前了有点,但出发点是好的,起码我们所有的主创和主演都是爱国的,也是尊重女性的,更是热爱体育事业的。”

好吧,确实给我整不会了,尽管似曾相识。

先不谈这种文化产品在上游层面圈了多少“血汗钱”,仅在“智商”这一块就过不去。

无论是对自己的“智商”还是对观众的“智商”。

连替人家辩解“人家只是不懂”的理由都找不到。

作为一个能有资格在别人面前圈钱的人,首先要排除文盲,必然是经历生活并尝遍酸甜的人,懂得什么是虚弱的,什么是夸张的,什么是令人感动的,什么是让人振奋的。

但偏不。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虽然我不会怀疑任何一部争议极大,或压根舆论一边倒的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智商是否正常,就像我不会怀疑他们对爱国、女性和体育题材以及其他一切热门题材的“热爱”一样,但我真的会怀疑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弘扬、宣传、继承、发扬”还是为了“圈、围、拐、骗”?抑或是“过把瘾就死?”

你无法阻止这类投机倒把的“爱国者”搞文化创作,因为这不要命,顶多要钱。

要命的是你无法在事前就提醒、质疑、否定这类人的动机,因为他们用一句话就能给你顶回来:

“艺术,就是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爱国与女性,谁解其中意

爱国、女性及其他一切题材的现实意义远远大于光影表现的那段120分钟。

这种艺术表现的成功范例无论中外都有佳作。

先说“文戏”:

在以我国原子弹研制为背景的《横空出世》中,陈瑾老师扮演的女讲师与当时尚属“年轻时还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ZUN,四声)后生”的李幼斌老师饰演一对夫妻,丈夫于戈壁滩上研制原子弹,出于机密原因一走就是几年,身为妻子的她好不容易能去探望时,还始终不忘带上丈夫喜欢的咖啡,在到达营地那一天因为暴雨行李洒落在水中,她摸索了半天都找不到,于是在见到丈夫的时候连笑带哭的说:“咖啡丢了……”

当时有观众评论说:“这才是真正的女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因为咖啡,而是因为即使在后方,陈瑾饰演的不单单只是一位妻子,还是一位知识渊博,通过考验能给共和国将军们上课的新时代女性。

她走进国防部某间房间后,所有在座的将军们都要站起来跟她说:

“老师好!”

再说“武戏”:

女性扮丑简单,通常都会有反转,通过剧情的大欢喜让某位女主变得漂亮,令人怦然心动,丑小鸭变天鹅。

但扮惨不易。

涉及到竞技类题材,美国的《百万美元宝贝》中,女主人公麦琪为了百万美元拼命训练当一位拳击手,一切从零开始,片中掺杂了大量的、相当专业的训练动作和实景拍摄,甚至包括真实打击,完美地呈现出在训练季累到口吐白沫躺在地上、初挨一拳后鼻涕眼泪流一脸,在赛场上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效果。

或是像印度电影中那样,女演员为了真实体现摔跤手的样貌自愿增肌加厚体型……

真功夫学不来,硬要学,就要付出代价。

顺便给不停赞誉“美女”及“艳压群芳”的人们一个小科普:

蹦床运动员因为常年训练用足部接触面较大,所以她们的脚底板都是老茧;游泳运动员因为需要用身体、尤其是下肢力量划动水面,导致她们的脚都很大;而帆板运动员常年风吹日晒,因此她们跟中国女足的姑娘们一样,皮肤老化得比同龄人快、手部皮肤粗糙,且鱼尾纹很深,任何化妆品都弥补不了。

而女性的汗腺天生比男性发达,真实的一天训练下来体味之大,隔三尺可闻。加上女性身体脂肪含量比男性多,要练成她们那样的身材可不是光靠饿两顿做普拉提就可以的,身材骨架的后天塑造感必须通过实打实的长时期刻苦训练才能让人一看就觉得——

“这是练家子”。

先脱离开上述天马行空的改编,请问,国内有哪些女演员可以“尝试挑战”一下这些一点都不“美”的角色呢?

连尊重女性的真实努力都做不到,何谈尊重女性?

“文”只神游太虚,“武”只做做样子,真当观众是傻子吗?

戏说不胡说,作品才给力

我们这个时代尊重的是创意和精神,允许天马行空,但一定要尊重事实。

一切不尊重事实的胡吹乱侃都是耍流氓。

尤其是在面对爱国主义、女权主义和体育运动等一些重大的、严肃的、不能拿来胡说的题材时,文艺创作者不仅仅需要献身,也要“献脑”。

假如东奥“三美”或“N个美”有一天真的被搬到大银幕上的话,身为碳基生物,还是受过教育的人类,首先希望看到的必须是、也只能是“活生生的女性”:

爱玩、爱闹、爱美,有小情绪、小娇羞、大胸怀;

可以玩王者荣耀,也可以打打闹闹;

她们平时爱粉红色、训练时臭不可闻;失败时哭得鼻水横流、胜利时笑得口水倒流。

面对爱情她们脸红又期待、面对未来她们向往又愚钝。

她们也许抽烟、喝酒、烫头,但她们是好女孩,依然很“美”。

没有人有权力、有资格在未来不可预见的某一天“戏说”她们。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