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中成长
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思想又有什么意义。显然,我们要把自己的行动与理念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
甘地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简单的四个字,做起来不容易。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把学到的经常练习,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这里的习不是复习,而行的意思。
通过读书获得叫做间接体验,通过亲身实践叫做直接体验。只有把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结合起来,并相互交流,才能变成智慧。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沿着这套模式生活。所有的烦恼,痛苦,快乐,喜悦都在这套模式里。但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反思,有了反思才会改变。
在《思辨与立场》中写道:
处在底层人不反思,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处在中层的人会反思,总认为别人是错的;
处在高层的人也会反思,并在反思中改正,用于行动,逐渐提升自己。
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懂得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明懂得不一定做到。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逐渐了解负面情绪由何而来,但不知道如何而去。如何而去需要用行动改善。这也是最难的,因为人人都有惰性,惰性的背后有“我不行”的理念支持。
其实行与不行,做了才知道,重要的是体验。就像你不上车,看再多书也学不会开车;不下水,读再多的教程也学不会游泳。
人的成长需要克服一个个舒适区,把想法的用于行动,迈出第一步,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对于经常抱怨自己的人是很难控制情绪,露易丝.海说:每天对着镜子说爱自己,就能改善。但是能坚持三个月的又有多少。
他们要么不相信,要么只坚持几天就放弃。情绪失控的根源是内心爱的缺失。当每天强化对自己的爱,让爱进入潜意识,并把这种爱延伸出去,带着爱处理问题,情绪上就不会失控,当然也不需要控制。
爱的缺失来自童年的“被忽视”“溺爱”,“批评”“责备”。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小孩----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被阴影小孩主导的生活,多以悲观的情绪表现,常用“做不好”“我不行”等语言;被阳光小孩主导的生活,多以乐观的情绪表现,常用“我可以”“我能”等语言。
那些经常性埋怨,抱怨,易怒都是被阴影小孩主导。就像前几天在市场碰到两个争执的司机。只是别了一下车,并没有碰擦。但其中一个司机下车大骂。
其实他并不了解最终受伤害是谁。这只是他生活的一个画面而已。这样的情绪会在子女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关系,朋友关系中显现。整个身体被负能量包围。
《大学》里讲: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用违背情理的话去责备别人,别人也会用违背情理的话回报你;用违背情理的手段获得财富,也会不合情理的失去。天命不是始终如一的,行善便会得天命,不行善则失天命。
所以这一切都可以改变,从善言善行开始。太阳让万物生长,给予生命的力量。爱就像心中的太阳,爱到过的地方定会充满阳光。也就有了温暖的语言,谦卑的心态,感恩的胸怀,只有在行动中撒下爱的种子才能体悟。
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必须做出选择,迎难而上,用行动面对,心智才会成熟;逃避的结果,只能增加抑郁,焦虑的机会。
南怀慬讲:拜佛就是拜自己,按照佛陀的方式生活就可以;王阳明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所有的因果最终都将回归到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