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并发症的对策
我们做任何治疗,特别是拔牙,最先考虑的就是沟通的问题。吴斌副主任医师介绍的沟通技巧主要有:一是了解为什么拔牙,让患者充分了解拔牙的各种并发症及危害;二是确认拔哪个牙,因为口腔外科的操作是不可逆的,因此要谨慎确定牙位、完善拍片;三是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了解病史和用药情况,以更好的预估可能会发正的并发症;四是提前告知风险,拔牙必须要签署手术同意书;五是要与患者达成共识和共情。
对于禁忌症,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心脏病、高血压、支架等不能拔,其实不是说不能拔,而是需要做完善的评估。所以所谓的禁忌症是相对的禁忌症,不能当做我们拒绝患者的理由和借口。我们都知道口腔健康是全身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口腔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加强对全身各种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当然有些时候患者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说自身的疾病和正在服用的相关药物,这就需要我们锻炼判断患者全身情况的能力。
并发症的定义是某一种疾病在发展诊疗过程中发生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随着牙体牙髓、牙周、修复、正畸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强,我们能拔的牙也越来越少,且能拔的牙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并发症是由于前一种疾病引起的,但是从发病规律上来看,前后疾病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是偶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并不是说所有的并发症都会发生在身上,它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并发症可以分为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
吴斌副主任医师提到常见的术中并发症首先是晕厥,也是我们在麻醉中以及口腔急症中最常见的急症紧急状况之一。晕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心绞疼、过度紧张、麻药入血等。很多时候晕厥是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的,有可能马上就恢复生理体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处理与常见的口腔所有的急症处理一般是相同的操作:立马停止口腔的任何治疗、做好镇静、做到无痛。疼晕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完善术中、术后对于血压、全身情况、焦虑状态、疼痛耐受程度等情况的评估。最后还要学会急救,我们作为一个医生,不光是看牙,也要学会相关的急诊急救的能力。
软组织损伤是比较好控制的,因为软组织的愈合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对塑料等可能过敏原的控制、防止牙龈撕裂、翻瓣到位、涂抹凡士林、保护邻牙、防止脱落、适当运用好的机械设备辅助等方式来控制软组织损伤。同时无需害怕出血,面对出血要淡定,并采用压迫、填塞、缝合的方法来止血。
对于骨组织损伤来说,牙槽突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下颌骨骨折是比较罕见的。骨折都是由暴力所致。牙槽突骨折的处理主要是上颌结节、下颌骨舌侧骨板、前牙区唇侧骨板,修正边缘即可。而发生下颌骨骨折,要及时汇报、积极对待、注意术前拍片。
对于邻牙、对合牙损伤,主要表现为邻牙松动、邻牙残缺等情况。需要我们在病例上尽可能的详尽描述,而且要提前告知患者相关的风险,把丑话说在前面,在术中也尽量去避免。
神经损伤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感觉消失、感觉异常、感觉不适都是神经损伤的表现。对策就是要当面检查、及时治疗、对症治疗、提前告知风险防患于未然、对于轻微异常的情况要对患者有一个安抚和良好的沟通,让他接受这种状态。对于神经损伤,只要没断基本都可以恢复,但是断了就没有办法了。
颞下颌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张口时间过长、敲击暴力、恶心呕吐导致的。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有全面性,控制操作时间、进行开口保护,不要暴力、不要敲击。在术前就要写好可能的风险,如拔后闭不上嘴或拔完张不开嘴等问题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牙断根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这要看医生会不会掏或者牙根有没有出现问题。其实断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移位。如果牙根掉到间隙里去了,它会很容易裂。如果掉到低位,那难度就更大了,可能就要找更加专业、更加有经验的口腔外科医生去处理。规避的方法就是不要敲、不要过度用力,自己能取就一定要取出来,如果一定要留下牙根的话,就要告知患者不要隐瞒。因此断根不可怕,能掏出来就掏,不能掏也不要瞎掏,因为很多神经损伤的东西都是“瞎掏”出来的。
对于上颌窦交通来说,主要是由于解剖因素和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首先要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风险,同时要告诉患者预防填塞、避免感冒,也可以通过上颌窦修补、对症抗炎等方式来合理规避。
异物移位的问题,如果说是牙齿那问题还不大,患者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在牙齿上没有什么尖锐的东西,是基本上可以排出来的。但是一些器械的分离如车针的折断是非常危险的,这种情况是一定要取出来的。要及时检查器械的质量问题、定期保养、避免暴力。
并发症术中能够解决最好,但是术后病患的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期的,常见的有出血、疼痛、肿胀,这基本上是100%会出现的情况。对于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吴斌副主任医师重点提到了以下几种。
出血疼痛因为有创口、有创面,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这种情况患者肯定可以自行恢复,不用过于纠结。可以适当采用镇痛药、消肿冰敷或者用一些口服的激素去干预。当然这样做可能就要排除一些不正常的反应膨胀、出血的原因。要考虑是不是因为感染而导致的。干槽症可能是大家最纠结的,但是掌握了处理的方法,问题也不大。
皮下淤血首先是疼痛的,也与个人体制有关。建议拔牙成功可以给予镇痛药,毕竟每个人对于疼痛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抗生素并不是必须的。一般情况下疼痛是会慢慢减轻的,但是疼痛不减轻加重,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感染。感染是红肿热痛,功能性障碍的患者最不喜欢,如果肿胀且不是特别难受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一些特殊人群如需要上镜的,需要提前告知并使其提前规避。
出血可能是拔牙术后交代不当、处理不当或者纱布咬得不好,这种情况要排除全身激素的问题,如果是全身激素有问题的话,就要去相关科室干预了。
因为口腔是一个开放的腔道,污染的创伤感染有一定几率,当然也与个人体制、本身疾病、临床时间、术后恢复程度、抽烟习惯、口腔卫生好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觉得口腔卫生特别不好,建议大家常规进行术期用药,面对糖尿病、心或瓣膜置换病人,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消毒、然后做微创的操作。
拔牙是可能会出现发热,尤其是患有贫血症的女性患者,一般温度达到38度或者超过38度,这种情况要对症下药,提醒她口服解热镇痛的药,一般两三天就会下去。
口服抗生素对于预防的感染也是需要的。但是要提前告知患者这是什么,可能会导致发热,也可能会影响工作,我们可以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感染里面包括迟发感染,一般是肿胀。对于创伤比较大的患者或者一些感染的话,可以用高压氧治疗。
干槽症是感染的一部分,首先要诊断清楚,第三、四天会出现太阳穴或者下颌疼,止痛药可缓解或者无效。干槽症是因为牙槽窝没有正常的血凝块的覆盖导致的炎症。对策就是减小创伤,保护血凝块;牙槽窝局部填塞;保持口腔卫生;谨遵医嘱、预防用药。
术后并发症很多时候是由于术后不良的护理、没有听医嘱而致,并不一定是拔牙的原因。建议大家一定要给患者留下工作联系方式,若发生出血、疼痛等问题,患者可以找到你并得到一定的建议和安抚,这样以来很多问题他自己能解决,患者就不会那么焦虑和紧张,也增加了医患的信任。
最后,吴斌副主任医师总结到:提升处理并发症的能力要好好学习、看书练习、不要过于鲁莽。可以找个“外援”帮你处理,让他带着你做,这样会更好。同时也要自己去反思、继续总结和反思。“当你具备了处理拔牙并发症的能力,你才真正的掌握了拔牙这门技术,不要让并发症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