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从“买产品”到“买企业”是个新现象

日前,我国河南郑州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次救灾过程中,多家民营企业敏锐对接灾区需求,带来当地人民急需的防汛及生活物资,救援精准有效,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以及群众的交口称赞。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鸿星尔克自身效益并不好却仍然慷慨捐赠,进而引发网友在网上消费热捧。这些事件一方面彰显了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在市场的角度,也让我们看到消费者或者客户的行为只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时代将成为过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客户选择产品的依据。针对这一话题,特选刊两篇评论,以飨读者。

近日来,一家原本并不起眼的鞋厂鸿星尔克,骤然成了网红,产品被网友们爆买,以致于供不应求,40多款产品跟不上备货需求,各地仓库已经售空,主生产线超负荷生产,甚至订单大量涌入还导致了销售系统崩溃。

在买方市场时代,出现这样的情景虽然并非孤例,不过这次可不是投机资本在炒鞋,而是网友们自发的“野性消费”。为什么要“野性消费”?为的是奖赏企业。河南这场特大暴雨发生后,很多企业积极伸出援手,其中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元。5000万元是多还是少?要看企业的家底。联系到鸿星尔克在2020年的营收是28.43亿、利润是负2.2亿,在同类型企业中,鸿星尔克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年销售额都比不上同行的几家大佬,但是在慈善捐赠物资方面,鸿星尔克却慷慨大度,这让公众感受到了这家企业的担当精神,于是用购买产品的形式来鼓励和支持。

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也在社交媒体账号告诫大家,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入手太多,退货增加负担。

消费者和客户用自己的购买权对企业“投票”,或者对有社会担当精神的企业予以表彰,或者对一些表现不好的企业进行抵制,这个新出现的现象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市场关系。消费者或者客户的行为只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时代将成为过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客户选择产品的依据。诸如环境保护、劳资关系、老板人品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购买行为。

从买产品向买企业转向,这个正在悄悄出现的转变,能够敏锐察觉到的企业,应该还不多。

最近,媒体报道了陕西龙门钢铁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方面的新发现。龙门钢铁总经理刘安民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大家对重视生态环境的企业认可度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好的企业产品越来越排斥。我们在市场上能够感受到绿色发展对产品销售带来的利好。

刘安民提到环保投资能够得到回报,这也一定是实话。联系到现在还有许多企业在环保问题上被动拖延,或者屡屡打政策擦边球,或者违规排污的情形,环保投入在他们那里只会被说成是负担。经营不好的企业,也许会拿环保当原因。龙门钢铁将自己的心得告诉大家,一定是客观规律而非无中生有。

和鸿星尔克一样,龙门钢铁在行业内也不是起眼的成员,但这个企业从2016年到去年底,厂里累计投入37.5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将传统上属于高污染的企业建设成全国第二家在线生产的AAAA级钢铁工业旅游景区,从当初的排污者变成了生态保护者,为黄河生态减负,也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邻近的农村居民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种植的葡萄品种红提,随着环境改善品质不断提高,售卖的价格也节节攀升。

能够做到这样看似悖反的极致,就是因为观念的差别。这家企业将生态文明保护看成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未尝不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教训,但他们最终认识到了,环保不能仅仅只算投入账。环保投入后,企业的运营成本是有一些提高,但企业形象也随之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更高,品牌价值相应提升。同时,通过抓环境保护,钢厂的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

说到底,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其实就是一对舍与得的关系的选择,是予和取的位置的定位。如果企业眼里只看到一己之利而任欲望驰骋而不惜越界,如果企业只满足于迎合股东年度的分红意愿而竭泽而渔,长远的利润的源泉就会逐渐缩小甚至干涸。相反,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经营,必然会得到友好生态环境的反哺和回馈。这倒不是新规律。但社会对企业的关系,如今会体现在对产品的选择上,这毕竟是新动态。经营者不可不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