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大家更熟悉的是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但在临床中还有另一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也不少见,但却经常被忽视,它就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当髋关节运动时,位于坐骨与股骨小转子之间的股方肌受到挤压,从而导致股方肌出现形态学异常和(或)MRI信号异常,并出现如髋部疼痛等相应的临床症状。且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容易与腘绳肌近端肌腱炎、髋臼撞击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紊乱、腰椎牵涉痛以及臀肌的肌腱炎混淆。实际上,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比预想的情况多,但因重视程度不足,往往临床发现时间较晚,应当引起骨科医生的重视。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主要是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所致,造成坐骨结节-股骨间隙狭窄有三种因素:即体位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体位性因素:是指髋关节的内旋外旋、内收外展和前屈后伸这些不同体位对坐骨股骨间隙造成影响。先天性因素:包括股骨小转子过度突出、股骨小转子水平横断面过大、先天性股骨后内侧位和坐骨耻骨支低位且角度接近冠状面等。获得性因素:包括重度髋关节骨关节炎导致股骨向上向内侧移位、波及股骨小转子的骨折、外翻式股骨转子间截骨、骨扩张性生长病变(如骨软骨瘤)及腘绳肌近端止点末端病等。此外,与男性比较,由于女性骨盆解剖形态左右横径更长,前后径更短,坐骨结节位置更宽,因此女性更容易出现先天性坐骨股骨间隙狭窄,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坐骨股骨间隙变窄,正常情况下股骨小转子与坐骨结节或腘绳肌腱止点始终保持适当的距离,更不会接触。一旦出现坐骨结节和股骨小转子间隙狭窄,就会使夹在其中的股方肌因受到反复摩擦而损伤。本病发病年龄30~70岁,平均53岁。女性较男性多见。主要单侧发病,但25%~40%的患者为双侧同时发病。患者常无外伤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臀部非特异性疼痛,疼痛时间持续数月至数年髋关节后伸同时内收、外旋可诱发疼痛。由于对邻近坐骨神经的压迫,疼痛可向下肢远端放射,还可同时伴有髋部痛弹响、交锁症状。怀疑本病应常规摄髋关节标准后前位及蛙式位片,可观察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情况。CT平扫尤其三维重建可更直观观察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情况,但两者均无法直接反映股方肌损伤与否及其损伤程度。MRI不仅能够清晰显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情况,而且能够准确提示股方肌损伤与否及其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髋关节后前位或蛙式位片可见两侧坐骨-股骨小转子间隙不对称,患侧变窄。长期病变患者尚可发现坐骨结节及股骨小转子骨质硬化及囊性变。除此之外,X线片可发现小转子或(和)坐骨结节扩张性病变(如骨软骨瘤)及腘绳肌近端止点末端病等。CT冠状位重建较平片能更直观显示两侧坐骨-股骨小转子间隙不对称,患侧间隙变窄。软组织窗可以观察到股方肌受压变形改变。长期坐骨-股骨撞击患者可见坐骨结节和(或)股骨小转子骨质硬化以及臀肌萎缩改变。1.坐骨股骨间隙(ischiofemoral space,IFS)变窄,坐骨股骨间隙是坐骨结节外侧骨皮质到股骨小转子内侧骨皮质的最窄距离,正常坐骨股骨间隙正常人群组为23±8mm,若间隙﹤15mm可视为狭窄。2.股方肌间隙(quadratus femoris space,QFS)变窄,股方肌间隙是股方肌通过的最窄间隙,其后内侧边界是腘绳肌肌腱止点的外上表面,前外侧边界是髂腰肌肌腱或股骨小转子的后内侧表面,测量这两个边界之间的最短距离。正常股方肌间隙人群组为12±4mm,若间隙﹤8mm可视为狭窄。3.股方肌以位于坐骨股骨间隙最狭窄处的肌腹为中心出现水肿信号或挤压变形。4.其他表现还包括髂腰肌腱止点水肿、腘绳肌腱止点水肿或损伤、滑囊样组织形成。由于股方肌水肿的发生原因很多,所以MRI发现股方肌水肿时,除了考虑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外,还需要和其他疾病相鉴别。特别要注意区分外伤引起的股方肌挫伤或撕裂,后者通常发生在肌腹和肌腱的连接处,MRI水肿信号就位于股方肌肌腹和肌腱连接处,而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水肿信号位于股方肌肌腹(图1~图3)。女性,47岁。左髋后部及大腿疼痛2个月。a.左髋关节正位片;b.左髋关节蛙位片,示左侧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同时坐骨结节骨质增生硬化a. MRI横轴位T1WI;b.横轴位T2WI抑脂像,示右侧股方肌受压变扁呈长T1长T2水肿高信号女,19岁。左髋关节疼痛2年。MRI横轴位T2WI抑脂像,示左侧坐骨股骨间隙较右侧变窄,股方肌受挤压变形并呈长T2水肿高信号(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