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窑青瓷的鉴定
越窑是咱们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大本营在越州(今绍兴)。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慈溪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
越窑位于浙江省,唐代越窑的烧造地主要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以后逐渐扩展,形成越窑窑系。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夺得千峰翠色来”概括秘色瓷之美。唐人陆羽,从饮茶出发,将越窑青瓷评为第一。
他有一段品评茶碗的话:“碗越窑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越窑当时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所以在当时也有一句话叫做"南青北白",说的就是我们南越北邢,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越窑早期烧有少量黑釉瓷,如著名的德清黑瓷,窑址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居全国之首。
从唐代晚期到北宋初年的近两百年间里,它一直是供皇家使用的珍瓷;秘色瓷的进贡方式毕竟与明清官窑不同,并不是皇家专门设置窑口场所、官员督造,产品全部专供内用,烧得稍有不好就打碎弃置绝不外流。在这一阶段,产品限制性还没有那么强,往往是烧制一批瓷器出窑后挑选其中最精的作为贡品,剩下的可以自行处理掉。在当时,精美陶瓷还是一种高端消费品的情况下,这些同批次的产品就有可能流落到周边人,比如说地方官员的手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秘色瓷,也有出土于普通官员墓葬的,说明当时秘色瓷也有可能进入民间,那么今天我们也就有收藏到的可能。与民窑不同,贡窑是特定生产贡瓷的窑场,其产品的一部分须用于进贡。贡窑与宋代专门生产宫廷用瓷的官窑也不同,仍保留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可以烧造普通瓷器。秘色瓷的生产时间从晚唐直到宋初,唐、辽、宋皇家均使用,五代时期除吴越国外,文献记载前蜀曾向中央进贡秘色瓷,考古发现广州、长沙均出土有五代时期的秘色瓷器,说明当时前蜀、楚、南汉均曾得到并使用秘色瓷。毫不夸张地说,秘色瓷器在九至十一世纪是一种“国际性”的高品质瓷器。秘色瓷在民间有一定存量,但存量不会太多。收藏者又想得到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仿制的越窑青瓷不声不响地问世了,这些仿制者依仗物以稀为贵,投人所好来骗取钱财。收藏越窑瓷器时,千万谨慎!这里特此整理了一些仿制越窑瓷器器物特点,望给各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帮助。
越窑瓷器的工艺特点
一,器型
越窑的器型品种十分丰富,有各种日用瓷、陈设瓷、祭祀瓷和殉葬用的冥器。成型工艺这里指的是拉胚,除动物造型捏塑外,这恰恰为识别真伪越窑的一个关键。仿品成型中只注意了外观,忽视了内壁旋纹,底部的线割痕。仿者多模制,内壁光,这又为识别仿品提供了证据。
造型与纹饰两者密不可分,是鉴定越窑瓷器的关键,再结合釉、胎、支烧工艺和款铭更为精确。
唐代越窑的造型,从总体上看廓线明快,秀雅端巧。碗的造型,从早期越窑的深腹型,逐步演变为敞口(侈口)、斜腹的浅腹型。初唐的平底器或假圈足,到了中唐时,假圈足中挖一个小浅孔,圈足形似玉璧,俗称玉璧底,同时开始出现矮圈足的环底碗。晚唐时碗的造型,不但延用了玉璧底、大环底外,而且出现了端巧美观的花口。特征是口沿作成四缺、五缺不等,在腹部与缺口相对位置压有突筋。总之从底足的变化,发展到口沿的变化,使碗的造型轻巧端雅,线条流畅美观。
二,釉色
早期越窑釉色为淡青(蛋清)色和灰青,主要为唐代以前,唐代多黄釉,后逐渐减少,晚唐时出现了“秘色”,北宋多青釉,少量釉色略微偏青灰色也有部分为青黄色,越瓷釉水清亮,釉层透明,光泽度好。
由于仿者不了解越窑各时期生产制品的配方化学成分。仿者只是凑合釉色,加上窑炉均用液化气与电炉烧制,因此,无法对火候的气氛理解与掌握,所以仿品青色光亮漂浮,有的用开水冲洗就泛色。仿品在造型、纹样、釉色上是十分敏感的,我们要抓主要的,对全器进行细审,才不会失误。
釉色不但与釉料化学组成成分有关,而且也与窑炉中烧成气氛切切相关。
初唐,越窑虽然在窑炉结构上,获得了改善。但烧造中,一部分还原焰较好的器物,呈青色外,很大一部分,弱还原焰或氧化焰烧成,呈色便为青中泛黄或米黄色。
中唐,匣烧使呈色青为多。由于配料差异与窑炉气氛差别,所以呈色也有变化。
晚唐,由于大量使用匣烧,使釉色大为改观,加上窑炉烧造技术的改进,使窑温升高,使制品呈以青翠为多。“贡窑”所使用的匣烧,其质量达到极精的程度,所呈釉色“似冰”、“类玉”,晶莹滋润。
五代北宋时期,大批“贡瓷”色泽以青绿色为主,釉色光润。民用瓷亦以青为主。到了北宋晚期,釉色则变成青灰了。
从鉴定角度看,初唐时期绝对不可能有湖绿色的色泽,因此湖绿色釉,首先应考虑,属于晚唐、五代或北宋早期年分段。若青黄或米黄的色泽应考虑中唐年分段,它不可能是五代、北宋时期的作品。当然这是一般的共性,有时特殊的个别例子,也不能排除,还得靠鉴定者综合研究。
三,文饰
早期越窑不太注重花纹装饰,多雕、镂空和堆塑为主,少量采用简单的纹饰做局部装饰,如西晋时期的动物造型器、罐、盂类和一些殉葬用冥器,大量作堆塑设计,唐代多采用素面,加刻瓜楞的手法表现器物的线条美,同时部分器物局部也使用花纹装饰,少量陈设器在釉下加绘褐彩,如“连座兽足香薰”,五代逐渐使用刻花、划花、雕花、印花等技法做大面积花纹装饰。
纹样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的信仰、风俗与时代特点。由于不理解思想内容,仿造的图案线条不可能流畅,构图远不如原作。效仿造型、仿制品中造型大多按照出版的书籍等有关照片制作。因此,外观上初看近似者多,由于仿者,不了解造型装饰的主题思想与寓意,仿制中毛病百出。所以在鉴定中,从局部入手,对制品造型进行总体审核。
四,胎质
胎体所呈的色泽与所用的原料有关。现在仿者大多用高岭土,古代使用的是古代的瓷土,两者所显露胎体呈色就不同,一个灰胎,一个白胎,辨别较容易,实际上也是仿制品的一个特点。
越窑胎体多数偏厚重,质地坚致,胎色多为青灰色和灰白色,早期由于炼泥工艺还不成熟,胎泥中含有沙砾,烧成后凸于器表,造成不光洁,有气孔和分层现象,到唐代中期,炼泥工艺的改进完善,这一现象才得到了改善。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5、装烧工艺
装烧工艺每一个时代,因使用装烧工具不同,所遗留的印痕特征也不一样,尤其是支烧印痕的形式与排列规律也不同,仿制者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细节。有的印痕作假涂上去,有的粘上去,一洗刮就显原形。因此,是否胎体烧制过程中反映的印痕,是鉴定支烧的一个标尺。
在鉴定中,辨别器物的装烧工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窑口,装烧工艺除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就越窑的装烧工艺而言,恰恰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明显的依据。
装烧工艺,在中唐晚期以前,是承早期越窑的明火迭烧工艺,中唐元和朝发明匣钵装烧,这是一次改革,也可以说是一次装烧工艺的革命。越窑的匣烧工艺,不仅仅促使产量提高,而且使越窑烧制的制品质量,上了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
匣烧工艺,使制品带来的质量提高,有二个明显的特点:(1)早期越窑出现的器内支烧印痕(包括中唐以前),使用匣烧后,从此器内的印痕消失了,使器内光洁美观。这个特征断定都是元和朝以后的制品。(2)匣烧工艺烧制的器物,其外底部都应该有支烧泥点的印痕。这个印痕的大小与形式,对我们了解它制作年代,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初唐时不用匣钵,明火迭烧,使用的间隔窑具硕大,所用泥点分隔颗粒也就粗大。中唐后期到晚唐,大量采用匣烧工艺,用薄形间隔具,因此,泥点分布,亦采用了比豆状更为好看的松子状泥点,排列细密。这在圆形垫具上,遗留的印痕就是例证。匣烧的玉璧底碗、盘等器物外底,呈微微的粉红色颗粒状遗痕,这种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
6、如何鉴定
一、釉色与胎体
釉色与釉料的化学组成成分与烧成气氛切切相关,因此所呈色调鉴定其时代也有一定的帮助,初唐时期采用了浸釉法,往往浸釉不到底,因此烧成后,未施釉的下半腹至底部呈现了胎体的色调,另一方面在初唐时期 ,越窑虽然在窑炉结构上获得了改善,但烧造的气氛除一部分还原焰较好的器物呈青色外,有很大一部分弱还原焰或氧化焰呈色便为青泛黄或米黄色
中唐时期,尤其是元和朝后,越窑匠师发明并使用匣钵装烧制品,这类制品的釉色多为青色,因此凡用匣钵烧制的瓷器,色调绝不可能象初唐时期的半釉和青中泛黄或米黄色的情况,因此中唐的越窑制品釉色以青为主,但由于各窑原料、窑炉和釉料配方差异,所以呈色也略有差别
晚唐时期,由于越窑制瓷业的发展,中心窑场上林湖大量器物用匣钵烧制,使这一时期越窑青瓷的釉色大为改观,另外上窑炉烧造技术的改善与提高,使制品呈色以青翠色为主,所出土的“贡窑“烧制的秘色瓷就是典型的器物,其中有的大器也有青中泛黄釉色,唐水邱氏墓出土香熏就是一例,唐未到五代初,所烧的器物多为满釉,呈色达到青翠、湖绿,釉面“似水”、“类玉”,晶莹滋润
五代北宋时期,大批”贡瓷”色泽以青绿色为主,釉面光润,一般民用瓷是以青为主,到了北宋晚期釉色则以青灰为主
二、装烧的方法
在鉴定中,辨别器物的装烧工艺十分重要,因为每个窑口装烧工艺除有共性以外,还有它自己的个性,这个个性就越窑而言,恰恰成为我们鉴定的一个依据
装烧工艺方面,越窑最特别的就是匣钵装烧法,单独一件器物装匣,烧造时完全与氧气隔绝,保证翠色的纯净,足间采用泥点与匣钵隔离烧制,烧制后在足间部留下垫烧痕迹。初唐时器底痕迹呈蚕豆形,中唐呈松子形,到了晚唐变成豌豆形。
越窑器物装烧,首先应考虑它是否用匣钵装烧还是明火迭烧,这是第一个直觉,凡是用匣钵烧器物,其内底可以说是没有支烧印痕,仅仅在外底有一周泥点印痕
初盛时期,随着人们从席地而坐逐步发展成用桌椅配套座饮、会客,因此许多瓷器从较大器形逐步为端巧多样的造型所代替,施釉也由半釉向满发展,所支烧的器物,例如碗类,往往用豆状的泥点,排列在内底,颗粒一般四至六颗不等
中唐晚期,越窑窑工在间隔窑具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创新,各种形式的间隔窑具出现,反映在使用时泥点遗痕也有很多变化,初盛唐所用间隔窑具粗大,用泥点分隔颗粒也就硕大,中晚唐时大量采用薄形间隔具,因此泥点的分子亦采用了比豆状更为好看的松子状泥点,松子状泥点排列细密有规律
在鉴定中要十分注意泥点印痕的变化与特征,支烧特征也不是所有窑口都有,但可以说绝大多数窑口都有自己的支烧特征,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鉴假容易鉴真难,先生认为看假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所有可能出现疑点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结论
因此鉴定时先通过色调确定大致年代,若是唐代还要详细分为早、中、晚唐。另外,现如今的仿造品火气较旺,光亮过度,缺乏韵味。另一方面,在胎体方面,由于越窑所用的瓷土含铁量较高,胎色多为青灰色和灰白色,如若看到白色的胎色,那一定不是越窑。造型方面,唐代是一个浪漫的年代。大唐盛世,诗歌与茶酒的海洋,艺术与美的时代,因此那时候的瓷器多属小器,以盘、碗、杯、壶、盏为主,造型上总体廓线明快、秀雅端巧。以碗为例,唐早期的碗深腹平底到晚唐的浅腹敞口。初唐的平底器或假圈足到了中唐多了一个小浅孔,俗称玉璧底。到了晚唐,不仅有玉璧底还出现了灵巧可观的花口,口沿有四缺、五缺不等。因此,唐代三个阶段的造型特征从底部与沿口可大致辨别出来。
现代仿造品即使能从造型、装烧工艺上成功,但是若拿在手里掂量一番便能感知,真品质地稀疏分量较轻,敲打起来声音沉闷,反之则不是。
款识方面,越窑青瓷有款识的很少,只有少数带有文字或年号。唐代的多书刻在胎体上,类型一般为作坊名称类、姓氏类、贡窑类、标价类、墓志类等,不过在鉴定时要仔细观察一下文字是釉上还是釉下刻,釉上容易造假需要多注意。
款识,指在瓷器上书写的文字。铭文主要有纪年款、支干款、姓氏款、作坊款等,不管那一类铭款,对我们鉴定年代,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还可推知精确的年代;有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的铭文瓷器,是我们鉴定中的标准器物。
目前越窑铭文器类,大多为晚唐时期。有双鱼模印王字碗、云鹤纹模印“寿”字和“大中二年”纪年碗,各式墓志罐,罂、罐、瓶等,此外还有执壶、盘、钵、碗、净水瓶、香熏、砚台、器盖等。
唐代铭文大多书刻于胎体上,也有戳印釉下褐彩书等。铭文内容可分:
作坊名称类,有利记、上(尚)记等;姓氏类,有马、利、陈、大、俞、王、朱、上(尚)、李、刘、仙、方、泮、涂等;姓名类,有俞程、李溪、泮子云等;贡(品)窑类,有贡、方者贡,官、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