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备 |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指南
回望 2020 年的中考作文题,“教材”二字在脑中挥之不去。越来越多的作文题暗合教材,将考生的目光引向熟知的课本。发现这一线索,无疑可以让考生在备考时除关注生活、社会、世界之外还有捷径可走,有理法可循。因此,考生不应在各种眼花缭乱的资料里漫无边际地淘宝,而应重视教材、立足教材、吃透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中求助。
那么,考生该如何备考中考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准备。
一、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有效进行转化利用
很多考生的作文语言乏味单调,表达不清,这与写作素材缺乏有关。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佳作,语句优美,语言精雕细琢、耐人寻味。其实我们只要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忘顺手收集整理、勾画标记,强化积累意识,捡拾集纳,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课文精彩句:“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渴望;“但我和妻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达对生活和亲人的强大责任感;“以前不懂什么叫离别,而今故乡于我,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怀恋……把这样的经典语句积累下来,反复品味,锤炼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用在作文中,必是作文亮点。
如一些古诗词:以诗言志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以诗绘景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以诗抒情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记录下来,在写作时恰当引用,必会锦上添花。
如典型人物和故事: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海伦·凯勒,在生活中与病魔抗争的史铁生,在危急中以身殉职的白求恩,在研究中目不窥园的闻一多……他们自立自强、顽强抗争、大公无私、精益求精的故事都是写作的经典案例。在平时的学习中留心收集、总结,素材库必将不断丰富。
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要汲取课文中的道理,更要学会积累和运用,作文才能璧坐玑驰。
二、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技巧,文从字顺表达见解
教材中的课文是专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而挑选编入的,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社会认知规律,且里面含有丰富的写作技巧。从课文的语句、选材、立意、构思到描写方法等,都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有些课文的句式可以仿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鲁迅用它来写百草园的趣味;“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鲁迅用它来道出对百草园的喜爱和不舍。这种鲁迅体如若借用于作文中,不仅能串起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还会别有意味。
有些课文的选材方法可以借鉴。如《背影》选材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个“背影”集中描写,做到小而精、信而真,具有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共鸣;
《阿长与山海经》选材从自身经历出发,把情感变化写得真切感人。这些方法可以让作文走出假大空的套路,让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写作落点更加具体。
有些课文的结构方式可以模仿。如《驿路梨花》按时间来记叙,过程中有插叙,围绕“小屋的主人是谁”设置“三次悬念两次误会”推动情节的发展;《一棵小桃树》以小桃树为明线,作者的经历为暗线,用双线并行的结构表达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信念。学习借鉴好文章的结构方式,使其为自己作文的表达服务。
构建好框架是前提,如何“添枝加叶”让文章熠熠生辉是关键。
文到细处方传神,文章的闪光点就在于描写。教材能为中考作文中的描写提供诸多借鉴。细节描写是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方法。如《说和做》中对 “闻先生”的语言和外貌的描写,刻画出“闻先生”孜孜不倦、忘寝废食的学者形象;《老王》中对“老王”的肖像、神态的描写,不仅刻画出老王的病 态,而且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同情和悲酸。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和文章思想主题有重要意义。如《散步》中一整段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作者对万物复 苏的感慨,展现了一家人的和睦幸福;《孔乙己》中一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了一个贫富悬殊、阶层分明的社会,为孔乙己的悲剧埋下伏笔。
教材中的课文是写作最好的范例,我们如果借助课文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能行云流水般抒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三、从课本学习转向自我生活,思考成长背后的真谛
作文如何能打动读者?仅靠课本的学习是不够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细细品味成长的味道,领悟生活的真谛。
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意气风发的少年,从幼稚懵懂到成熟懂事,从腼腆羞涩到侃侃而谈,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事情,其过程必然是精彩无限的。每件事情都有其必然性,都蕴含着情思和哲理。家中,父母生活中不厌其烦的唠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失落时温柔细语的安慰,冲突时火冒三丈的嚷嚷……这是付出和真爱;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相互帮助,朋友的真诚相待,活动的丰富多彩,研学的多姿多彩……这是责任和关心;社会,陌生人的眼神、微笑、帮助,环卫工人的敬业,自己的一个善举……这是善良和鼓励;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山一水的变化……这是万物规律。我们要学会观察和体会其千变万化,思考其背后真谛,探究其真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从而学会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写作文时,“情”和“理”都很重要,具有真挚情感的投入,引经据理的分析,抒发成长的感悟,作文才能有强烈的吸引力。
四、从课本学习转向社会生活,培养思维深度广度
如来东莞打工的吴桂春因为疫情影响而失业,却因为自己临走之前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而走红又找到工作;直播网红李佳琦获得“落沪”的资格,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认可。我们在感叹他们如此幸运的时候,更该看到这幸运的背后是他们对一件事情的坚持:坚持阅读,坚持直播,坚持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拼搏。
面对社会话题,我们不能只看表象,不能舆情从众,要从不同维度思考社会事件,衡量社会价值,探寻社会意义,这样,作文才能有思想,有灵魂,有深度。
看完 2020年的全国中考作文题,心中窃喜:以往的作文备考无迹可寻, 现在找到了途径——以教材为依托。2021 年考生在备考作文的时候要以教材为导向,把课本学习作为备考的第一要务!预祝考生在2021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