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功:一个用文字为时代号脉的人 | 陈家的粥铺子的 Zine

       蒋勋功:一个用文字为时代号脉的人    

陈群洲

年龄的原因,有的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有的人则从此进入另外的境界,常青的生命之树长盛不衰。蒋勋功无疑是后者的典型代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退休之后的时光与众不同?著名电影导演李安有最好的诠释——这个世上唯一能够抵抗岁月摧残的,只有才华。

      喧哗褪去,偌大的房子有些空旷,空气中夹杂着苍凉。他喜欢这样的夜晚,坐拥着无边的寂静。台灯柔和的亮洒落一桌,像铺上一层银色的台布,空调机吹出淡淡的冷气,嗡嗡的响声如同有节奏的轻音乐。这声音,于他是幽静中的天籁,在飘渺中感受到真实的存在。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习惯了这个时候,这种环境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随笔,散文,杂谈等等。文字如同清流汩汩涌向笔端,落在纸上像一个个跳动的精灵。

——《喜欢着自己的喜欢》

美不胜收的景况多么令人向往。我想,这一定是作者日常生活的写照。蒋勋功是一生都与文字有缘的人。对于他来说,创作是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妙不可言的享受。经年不歇地写,他把文字变成了文学,由写手变成了作家。虽然,他一直保持着手工书写的创作方式,但这并不影响他旺盛的创作态势。《你的不及时回复,可能成为自己的硬伤》是他的最新文本,也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光从书名来看,就藏着玄机。细读,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分量来源于内在的光芒: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度解构成色很足。

蒋勋功有先天的敏锐。特别善于在生活的日常中发现话题,一个笑话,一种现象,都可以催生写作动机。他没有像我们中间很多经验写作者一样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滑翔,源于生活而止于生活。他越来越安静的文字里,有思想的深度和背后的沉重。《你以为你是谁》表现的是在首长身边的“他”的渐变过程。不是领导的位子,却有领导的样子。作者告诉我们,你是谁就是谁,千万别以为伴着谁就忘了自己是谁。整篇人物心理描写生动、细腻。让人唏嘘,发人深省。

“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凭借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如是说。他甚至认为,“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者检视自己。”

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社会,在精彩的文字里为一个时代号脉。我尝试着将蒋勋功先生日臻成熟的创作命名为新批判现实主义。

众所周知,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欧洲的一种经典文化符号,是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将蒋勋功先生定位为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有我的理由的。跟读他的创作多年,我认为他始终都是有独立人格和自己思想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象,始终保有清醒的头脑,不断叩问与思考,彰显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和有别于人的精神维度。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越来越缺乏批判精神的时代,他的作品所具有鲜明的斗争勇气和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冷静地打量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之后,他有太多的话要说,所以他用文字砌起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从古至今,从官场到文坛,那些在金字塔尖的人物的喜好,常常被惦记,被放大。吹捧的,和被吹捧的,到底谁最可怕? 《比吹捧更可怕的是那些喜欢被吹捧的》通过几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娓娓道来。读罢,我们也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哪一类?而投其所好,何尝不是另一种捧杀?《“ 这粉丝,再来一碗”》通过一个高端饭局和一碗“粉丝”,让人感受到了深到骨髓里的教养、深到低调处的温情,于细微处见知著,于生活中知礼仪,不仅让堂弟见了世面,也让广大读者见了世面。

社会风俗。世态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知价值和反思意味。蒋勋功的作品有很强的可读性,我个人更多地把它看作现实生活的教科书。他在给我们讲故事,也是在教化着我们所处的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在他的故事里,我们对号入座,反省自己,获得经验,修正人生。文学的力量总是这样无法估量,正如人们评价罗曼罗兰的一样:“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

《清水里放一颗糖不会太甜》中的水与糖,淋漓至尽地诠释了人心与欲望,写尽世态炎凉,人性丑恶。《“溜”车》则深刻揭示了一些人不懂装懂、自以为是、浪费浪别人时间精力的做法。看似溜的是车,实际丢的是责任,损害的是形象。既有深度,又有高度。《送礼》,简练的文字朴实无华,却深刻勾画出现在许多两地分居年轻人的彷徨与无助,送礼人的纠结与忐忑,好友的世俗与自以为是。

做为一个创作者,他似乎有永远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一些常常被人忽略的话题,都是他笔下含量丰盛的宝藏。在《犯忌》中,他详细描述了一个年青人通过努力得到领导赏识,但因为得意忘形 ,不注重 细枝末节而被领导疏远。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是必然的结果。《二三十岁的年纪活出六七十岁的疲惫》一针见血指出了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或者说亚健康状态。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原因分析上,而是像一位苦口婆心的长辈,劝告年轻人,压力再大,生活再难,也要珍惜生命,珍惜健康。既是理解,也是另一种宽慰。

著述等身的蒋勋功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作家。这些年来,他的写作从无间断。怎么会有如此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呢?他的写作实践似乎恰好契合了几年前我在某个诗会上曾经谈到的观点: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们注定永远都是后来者。因为我们所抵达的现场,早有无以数计的前辈先我们而至,这是时光的错误和命运的安排。但是,纵使生活的金矿反反复复被前人开采过,每个后来人依然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发现和冶炼方式。像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所说的那样,在生活的日常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并且以独特的方式打开它,我们就不会有时间上无可奈何的迟到和徒劳无功的挫败感,也不会永无价值地重复别人的劳动。

作家队伍里身怀绝技的高手很多,蒋勋功是其中一位。他独树一帜地以自己的方式为一个时代号脉,履行一个作家的社会职责。这,应该就是他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读者关注和尊崇的原因。

(0)

相关推荐

  • 【总第663期】郭进拴||震撼人心的《黑白男女》

    [郭进拴原创]震撼人心的<黑白男女>在当代文坛,刘庆邦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有重要影响力的.有自己鲜明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刘庆邦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已有几十年,他执著.决绝."一根筋&q ...

  • 稀罕电影!《天注定》完整版!

    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国外评价相当高,里面的剧情,均是真实事件改编.我佩服老贾,他就是不屈从,他的电影坚持现实视角,填补了国内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空白.看看吧.

  • 丁帆 | 重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大纛——重读《弗·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随想录...

    丁帆,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项目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第5.6届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 ...

  • 蒋勋功:一个用文字为时代号脉的人

    作者陈群洲 年龄的原因,有的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有的人则从此进入另外的境界,常青的生命之树长盛不衰.蒋勋功无疑是后者的典型代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退休 ...

  • 蒋勋功:还有“接线员”在“装”吗?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呵呵. 小心无大错.偏偏有人就不小心,弄出了意外. 你看,打电话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件稀疏平常的小事吧?电话通了接,完了挂,简单不过.偏偏就有人用完了后忘 ...

  • 蒋勋功:错的是你,伤的是我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这个社会,有些事本不该这样. 本来一件小事,闹出人命后,再闹出沸沸扬扬的风波. 两个鸡蛋.算不了什么,值不了几个钱,不值一提. 而如果去偷呢?性质就不 ...

  • 蒋勋功:当觉得自己热的时候,记得问问别人冷不冷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暖和的午后,总有绚丽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 浮躁的年代,容易麻木. 但是,总有一些平凡的感动,看起来的细碎,却让我们泪满衣襟. ...

  • 蒋勋功:可以给最好的,但不是最容易的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孩子大学毕业后,顺利留校任教. 很好嘛!高校当老师已经是很不错的职业,合适的选择. 父亲为儿子高兴,也很满足. 本来好好的,以为就这样了.一直走下去, ...

  • 蒋勋功:“这粉丝,再来一碗”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走!跟我去吃饭!" 乡下的堂弟进城办事.正赶上吃午饭的时候.堂哥招呼一起走,说是正好有个应酬,就顺带上了.还神秘地眨了眨眼,&q ...

  • 蒋勋功:别说你的评价是随意,而给别人的伤害却是随时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这世上,有人喜欢随意去评价别人,信口开河,张口即来.以为没什么,说说而已.却不知有可能给别人的伤害是随时. (一) 快递,顾名思义,是快捷,方便.适应 ...

  • 蒋勋功:搭言

    原创 蒋勋功 蒋勋功 2020-12-14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老季是个爱面子的热心人,愿意帮忙.自己能办到的事,没说的,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办,万一办不到也会给人家一个合理 ...

  • 蒋勋功:谷 粥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那个时候,饿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见多了,麻木了,死了人,甚至还来不及悲伤. 因为这回你送走了别人,说不定下回送走的是你. 饿啊!他还不到10岁,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