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课堂教学】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 ——《壶口瀑布》诵读型文本教学实录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理全篇骨架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山西,所以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山西著名的旅游胜地——壶口瀑布。(观看视频)
师:这个视频是航拍下的壶口瀑布,那么梁衡先生是怎么观察的呢?一起来读课文探究吧!
(学生自由朗读,展示交流)
师:大家一定感觉到了这篇文章视角独特,层次分明的特点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生1:我找到的“我”的观察点是第三自然段的“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
师:“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告诉我们一种新的游记写法——定点观察。
二、中观看段——赏景物特征
师:定点观察的好处在于能够更为仔细地看到景物的特征,所以,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第二次看壶口瀑布的所见景物,现在就请大家自读3.4自然段,运用提炼、概括、整合的方法来写写你看到的壶口瀑布的特点吧!大家注意,:第一句话横线处填四字词语,下面的表述形式不要求与示例相同,可文中摘引、可调整语序、可根据内容概括,也不拘泥于提示词语,但尽量按照顺序来写。
(屏幕显示)
请大家结合第3—4自然段写景内容,完成诗歌,并在组内交流。
要求:第一句话横线处填四字词语,下面的表述形式不要求与示例相同,可文中摘引、可调整语序、可根据内容概括,也不拘泥于提示词语。
(学生完成创作,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交流展示)
(白板板书)
学生代表将自创的小诗文板书在白板上
生2:我写的是:
好一条深不可测的壶口瀑布!
河水排排涌来,势如千军万马。
推推搡搡,前呼后拥。
撞向石壁,排排黄浪碎成雪。
沟底漩涡,一川大水碎成雾。
我从文章中的“四十多米宽的深沟”读出了壶口瀑布的深不可测。“千军万马”写出了气势磅礴。
师:同学们,这一小节仅仅是写了“深”吗?我们看千军万马,一定是写出了气势,所以概括的词语我们可以换成——
生3:气吞山河。
师:非常好!咱们一起来读。请大家注意动词。
(学生齐读,教师指导)我们再来看——
生3:好一条异常开阔的壶口瀑布!
河水排排涌来,势如千军万马。
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黄浪排排相拥,碎成堆堆白雪。
清冷的灰,寂寂的蓝,只剩水在。
漩涡个个飞转,流水畅畅快快。
一川大水,汹涌澎湃,急速飞旋。
我从文章中找到的关键词里看粗了“挤”“闹”,气势磅礴。
师:那么,异常开阔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词语呢?
生3:气势磅礴。
师:很好!但是跟第一小节重复了,再想想。
生4:波澜壮阔。这里面有一种动态感。
师:非常好!咱们一起来读。请大家注意动词。
(学生齐读,教师指导)我们再来看——
师:同学们,第三小节我们看到了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那么这个小节你读到了什么呢?
生5:我觉得这一个小节写出的是黄河的柔美。从“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转”“晶晶如丝”等词语看出来一种温柔的美,没有那么磅礴。
师:说得真好!黄河有气势磅礴之美,也有柔情之美。
生6:写石是为了写水的抗争,因为水把石头都切得变了形状。
师:水和石互为主动与被动。因为石壁收束,迫使河水变化各种姿态;同时水在不断反抗着石壁的束约束,冲流激荡,改变石壁的形态。那么我们一起概括——
(师生共同完成)
同学们,你看梁衡先生写得多好啊!他笔下的壶口瀑布荡气回肠,他笔下的壶口瀑布刚柔并济,就像第五自然段所写——
三、大观看意——悟主题情感
师:同学们,作者仅仅在写黄河吗?一起来看最后一段——
师:这一段有三个句子。我们看黄河伟大的性格是什么呢?
生7: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师: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
(屏幕显示)
未过壶口不成河,未经磨难不成才。
每一滴水汇成气势磅礴的黄河,
每一个平凡的人在磨难中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师:我想到了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身边涌现了那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们——
(屏幕显示)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时,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我想到了2021年中美谈判的过程中我们的外交官为国家利益据理力争,守住了尊严。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刚柔并济的壶口瀑布吧!(观看视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荡气回肠的诗歌吧!
旅游
其实也是一种“阅读”,
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师:今天我们跟随梁衡先生的文字游览了壶口瀑布,未来的日子里当我们游览风景名胜的时候也不妨融情于景,这样的生活应该会更加丰富而精彩。
师:同学们,下课!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