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日记(9.4)
9月4日 晴
今天的关键词是捣鼓。
一下午,我都沉浸在对录屏软件的使用之中。以前断断续续用过几次,重新拾起,竟然像新用一样。在捣鼓这个过程中,我查找资料,向人求助,不断尝试,不断调整。既有对以前使用的回忆,也有新信息的获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我们离不开工具。所以,其实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学习使用工具。这个过程,应该是必须要亲自经历的。这正如我们的语文学习。
反观我的语文学习经历,语文教学经历,一直都是跟着感觉在走。有用过工具吗?应该有的,但是,自己并不明晰。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都是一个感觉的过程,并没有什么很清晰地使用工具的思维。其实,所有在阅读速度、概括内容存在着问题的孩子都是没能掌握语文学习工具的典型表现。
在学习统编教材的过程中,给我冲击最大的也是工具(策略方法)的具化。比如,语文的阅读策略单元。关于这个单元,我们有过激烈的争论:这个单元评价的重点是策略使用呢?还是内容的达成?我一直以为,重点是引领学生明白怎么使用策略,至于内容目标达成得怎么样不重要。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任何策略的使用都必须有凭借有依托。所以,他们的观点是要从内容目标的达成反观策略目标的达成,也就是学生对这个工具使用情况的掌握。
如果,把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对应到我今天下午使用录屏软件的过程中来。这个争论孰是孰非便不用再争论。首先,所有策略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中。为什么我今天再次打开录屏软件像新的一样。就是因为录屏软件在我的工作中应用很少。所以,语境是促使学习策略方法的动力。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内容目标达成的考量,阅读策略学习便会失去意义。同时,内容目标的达成是监控阅读策略学习的有效手段。就比如我最终没能把想要的东西做出来,那么,我在学习录屏软件这个工具就是存在着问题的。也就是说,阅读策略的学习并没有成功。
其次,如果说内容目标的达成是检验策略学习的唯一标准也是不对的。就像,我在这个过程中曾向这个软件使用的高手求助。在不能远程控制的情况下,他提出帮我录屏。如果,我请他帮我录屏,内容目标倒是顺利达成,可这并不能说明,我学会了使用录屏软件这个工具。在分工合作的今天,确实不必事事都会,当然,也不可能事事都会。但是,对于语文学习的基础工具,阅读策略方法,非得要亲自经历这样的尝试、调整,直至达成内容目标。这个过程,如果老师替代,或者是在小组学习中被替代,那么,这个内容目标的达成是会失去意义的。正如俗语所说的“搬不了家。”
所以,我以为阅读策略单元的评价是监控学生是否能利用这次学习的策略来完成本次内容的理解,二者不可偏颇。
这算是对这一下午捣鼓的一点补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