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细菌性病害大爆发这些防治要点你一定要知道
暴雨过后,蔬菜细菌性病害呈爆发趋势,几乎每种蔬菜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性病害发生。因适宜的高湿环境,不恰当的管理,再加上细菌性病害具有蔓延快 为害严重等特点,是当前蔬菜中很难防,很难治的一大类病。
病害发生后,有些菜农一味喷药防治,但由于防治方法不当,往往效果不理想,其实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有很多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防治起来才更有针对性。
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的溃疡病、软腐病,包括茄果类上的髓部坏死,瓜类上的青枯、疮痂病等。菜农在生产中遇到的比较严重的症状有:
1、伤口流脓,好多的菜农看到秸秆上或者是果实上有流脓现象了,他才知道这是上了病了,因为它在里面发展的过程中,菜农一般看不到;
2、有臭味,有些大棚我们冬季进了棚之后,一进棚就闻到整个棚都非常臭,那个时候整个棚里发病都比较严重;
3、病斑在生产中传播的比较快,两三天的时间,在整个棚里传播的非常的快。
▲番茄青枯病
1、温度高。所谓的温度高,就是棚内的温度比较适合细菌病的发生,也就20℃-30℃的范围。
2、湿度大。今年连阴天比较多,光照强度不大,棚内的湿度比较高,一般来说湿度超过70%,甚至好多天都是连续的饱和湿度,这种情况下,细菌性的孢子,存活的时间会更长,并且在棚内这种空气中,漂浮的时间更长。冬季的时候放风放不好,温度提不起来,这时给细菌性病害的蔓延、侵染、爆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病原菌数量比较多。菜农在防治的时候,没有处理干净细菌病的这些病源,棚内有,土壤中有,如果处理不好,病源比较多,也是造成大爆发的一个条件。
4、伤口。菜农在农事操作的时候容易给植株造成伤口,比如疏花、摘叶、摘芯、抹头、打杈等,都会造成伤口,极有利于病菌的侵染。
▲番茄溃疡病,维管束变褐,髓部腐烂,部分茎外部坏死,基本确定是“溃疡病”
细菌性病害诊断方法
一:查看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细菌性病害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二: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菌脓:
三: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菌脓。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四: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如鉴别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细菌性病害的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抗生素类。如链霉素、中生菌素等。该类药剂预防效果好,治疗效果相对差些,预防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可选择该类药剂。
中生菌素
春雷霉素
中生菌素复配氨基寡糖素
第二类是:铜制剂。无机铜: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有机铜:如喹啉铜、绿乳铜、络氨铜、琥胶肥酸铜等等。该类药剂治疗效果好。
病害发生后,可选择该类药剂。
氢氧化铜
琥胶肥酸铜
第三类是:唑类药剂。如叶枯唑、噻唑锌等,该类药剂内吸传导性强、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因是唑类药剂,可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菜农在使用时注意不要过量。
噻唑锌
所有的细菌性病害都可用上述三类药剂之一,或复配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发病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
一是药剂喷施。适合叶片、果实或全棚预防,可喷洒中生菌素或新植霉素。
二是药剂灌根。适合根部或茎秆染病,可用橙亮(春雷·王铜)灌根,每棵植株半斤水左右。灌根后浇水每亩随水冲施微生物菌剂补菌。
三是药剂涂抹。茎秆腐烂可用铜大师+百菌清混成糊状涂抹发病部位。特别提醒的是,在涂抹之前,一定要用小刀将腐烂部位刮干净再抹药。有时也可采用注射,如髓部坏死,但注射难度大,受髓腔影响很多时候难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