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茅台酒的几个印象

2021年《这就是茅台》出版,透视千亿企业成长逻辑,书中记录了茅台成长的关键时刻,以第三方视角诠释茅台千亿进程中的独特性,同时探讨这家头部企业的未来之路。“茅台时空”摘编一篇读后感《对茅台酒的几个印象》。

茅台是什么样子?

一般人的脑海里可能会闪现几个关键词:好酒、神秘、价格不菲。

说是好酒,大多数人都认同。从工艺酿造上看,一年1次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等,都为茅台这一杯好酒筑高了护城河。

说它神秘,那也没错。书里详细介绍了茅台水源、气候还有那一群特殊的微生物,对整个酒的风味的影响。最有意思的是,划定的15.03平方公里内,才能酿造出茅台酒。这也就是说,茅台酒有不可复制性。

酒有千种,各有不同。作为国内知名度极高的酱香型白酒,茅台有其特殊性。本来是一杯酒,结果被赋予太多的意义,再加上2020年到2021年期间,茅台股票的种种表现,有关茅台的各种声音扑面而来。

可以说就是基于股票这个原因,我翻开了这本书。整体上来说,读完这本书有几个点的收获。

第一,品牌价值。茅台的品牌价值,不是一般企业可以与之相比较。这主要基于茅台的特殊性。从文化背景来看,茅台底蕴比较厚重。巴拿马拿奖,红色文化,各种外交场合露面等,全部为茅台注入了与众不同的基因。

就市值方面看,茅台超过了帝亚吉欧、可口可乐。有人说,茅台和他们不具可比性。他们品牌众多,又是国际性企业。茅台就靠着飞天一枝独秀,而且进军国际的路子走得好像成效不大。但是,品牌是历史的沉淀,真的就品牌价值、品牌底蕴来看,茅台可以说毫不逊色。

第二,不可复制性。茅台的不可复制性很强,书里提到的就有茅台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源甚至是封坛的土壤。当然,还有茅台神秘的勾兑手艺。茅台镇那一块地方,赤水河两边,密密麻麻都是酒企。要说特殊的地理环境、微生物什么的,其他酒企也同样具备。

甚至有人说,当地其他酒企的酒和茅台的味道差不多。那为什么就茅台的地位不可撼动?这就是茅台自己的本事了。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不可复制性,茅台就是做得很成功。就这些方面,中国其他企业真的可以学习。

第三,质量。质量是一家企业的底线。书里有一段我印象还蛮深刻,说是茅台对高粱要求很高,农户觉得很残忍。收高粱的人说,茅台的要求就是这么残忍。茅台人认为,从源头把控品质,最后出来的酒才会是好酒。

质量是企业的护城河。质量不好,故事讲得再好,或者营销满天飞,都没有用。这样一个简单道理企业都明白,但是实际生活中,有不少企业却并不是这么做的。从这一方面来看,茅台做得确实不错。

整体来说,这本书还不错。内容涉及的板块比较丰富,从历史背景、文化脉络、商业等各个部分全方位解读茅台。同时,采访人物比较多,从上到下各个类型都有。所以就茅台人自己看茅台来说,书里写得比较清楚。

对于外行人来说,通过这本书了解茅台足够了。

开卷有益。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其他酒企又是怎么讲故事的,或者说他们的护城河概念有没有茅台这样强。有意思的是,我去搜了一下,有关酿酒许多酒企的宣传方式其实和茅台是一样的,也在强调自己的不可复制性。但是为什么茅台做得这么成功?书里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文/陈城


//////  第三方视角看茅台  //////

主编|李铁 编校|王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