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 Bartlett 作品简析|威尼斯科幻电影实验室 设计
文中素材已得到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者按:从原画艺术和科幻电影获取灵感,跨越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的界限,本期为你全面展示前沿作品科幻电影实验室,瞥见未来的无限可能。
“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
- Le Corbusier
国庆中秋双佳节,赏月团圆浪飞天!这么重要的节日,自然要有优秀的设计相伴助兴~
还记得制图教室中的科幻风教程吗?对,就是这篇:触摸未来:酷炫科幻风剖透视场景。小伙伴们是不是很好奇这个设计项目背后的故事呢,别急,下面就给大家全面讲述这个跨越建筑界限的前沿设计,为你呈现极致流畅的科技美学和精密的研究图解。
| 项目概述 |
项目鸟瞰图
原画家(Concept Artist)通过前沿多样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电影产业与游戏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艺术创新。其在视觉效果呈现,故事情感表达,科技美学设计以及未来世界场景探讨都走在了很多传统视觉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形式之前,并且不断开拓着艺术以及时尚的新领域。原画家的艺术语言激发了我强烈的研究兴趣,我的毕业设计就致力于研究原画艺术家的设计工具(MODO)以及设计语言,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探索未来建筑语言的可能性。
原画家作品参考
这个项目从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场景汲取灵感, 借鉴原画艺术家的手法将建筑设计与车辆工业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等其他科技领域的设计元素相结合。将机械产品,航空航天产品的材料,制造,以及组装技术嫁接到建筑设计之中,像设计汽车一样的精密标准与科技要求设计建筑,从而让建筑变成一个巨大的工业艺术品。建筑本身在为科幻电影实验室提供着多种强大复杂的影视制作空间的同时,也散发出精密与动感之美。 在设计过程中也同时借用了如Modo, Mesh Fushion,Z-brush 等原画艺术家设计工具。大量运用如嵌套Nesting, 缝合Seaming,打尖Pinching等工业设计语言, 并将其从形体到细节贯穿到实验室的各个设计尺度。
| 项目环境及功能分析 |
基地环境分析图
“威尼斯科幻电影实验室”基地位于意大利威尼斯东部, 同时也是实验室导演的度假别墅。基地处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凉爽湿润。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拥有发达的运河水网,但同时也饱受海平面上涨的困扰。基地坐落在Lido岛,面向大海,背靠运河,毗邻威尼斯电影节主会场。 每年一度的威尼斯电影节为实验室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氛围。 同时电影实验室也会随着电影节举行而季节性的对公众开放成为展馆,为电影节展示最前沿的电影特效和电影后期制作的技术。
实验室空间功能与电影制作流程分析图
科幻电影产业有着高度成熟的专业分工,极度复杂的制作流程以及尖端复杂的后期制作科技。其对空间的要求也极为苛刻,从灯光到隔音,从温度的调节到气流控制都有极高要求。 所以作为一个电影实验室建筑,也必然需要相应精密复杂的建筑结构为之提供所有所需要的空间。如分析图所示,我将具体的建筑空间和抽象的电影制作流程用分析图融在一起,从电影的前期设计到后期制作过程中关联的职业 (从导演到灯光师到演员到配音师)和工作使用的空间(从绿屏到配音室到特效工厂)进行关联。之后再从隔音和光照的角度对各个空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整理和优化排列,推敲出了的环形流建筑流线和放射状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
| 设计策略|
项目结构拆分及总图
建筑的空间布局呈放射状:电影实验室位于中心,别墅生活空间(如厨房,车库,书房,卧室,泳池) 则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包裹在实验室外面, 这种围合的空间形式让外部的生活空间对周围的光线以及噪音起到了缓冲的效果,同时也让生活娱乐空间可以最大角度欣赏威尼斯的美景。 威尼斯平均空气温度温差大:夏天30度,冬天3度,平均海水温差小:夏天25度,冬天12度,设计利用海水温差小的特点将建筑浸入水中,利用海水让建筑冬暖夏凉,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个项目的一大特色是每个空间是一个封闭的 living pod,像一只只小船漂浮在威尼斯运河的海水中,他们之间由活动的桥相连接。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电影实验室在工作状态下是一个封闭状态,就像是一个黑箱子,对空间的遮光以及隔音效果有很高的要求。
项目平面
项目南北剖面及东西剖面
设计使整个建筑漂浮在水中,阻断了周围地面震动对实验室声音的干扰,各自独立的空间船也使得生活空间和实验室的隔音较好,不会相互影响。这样的悬浮系统设计让建筑的周围形成了一圈海水景观。 同时将建筑变成一个孤岛独立于周围环境,间接地以海水为围墙为建筑提供安全屏障。扁平的形态使建筑与水的接触面积最大,利用海水调节建筑温度,位于实验室下方的渲染工厂也通过与海水的水冷交换降低服务器温度,提升后期特效渲染速度。与此同时,威尼斯是一个饱受海平面上升困扰的城市,悬浮在水中的建筑下设有自动升降系统,改变建筑的相对高度用于调节海平面潮汐变化产生的高差,抵抗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涨的冲击。
| 技术畅想|
剖面分析图(局部)
不同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实验室的建造方法借鉴了工业产品的设计思路,将整个建筑分成了87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又由更多的小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在生产过程中都嵌入水电气系统,灯具家具等也无缝衔接在内。 工程师只需要在现场依据说明书将模块一个个组装完毕即可。所有模块的设计信息都在工厂设有备份, 任何模块发生损坏或局部需要更新升级的时候也可以轻松置换。如果需要,甚至整个建筑也可以拆分打包,托运至异地重新组装,避免了资源浪费。这种模块化的设计背后依赖于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也是是对未来材料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的挑战。整个建筑大致结构与外皮,小至一片地板和一张床垫都独一无二却又息息相关,需要厂家以工业产品的标准进行精密的建筑产品制造。以下图卧室为例,整个空间模块分成许多环环相扣的小模块, 从每一根结构到每一个窗框到每一块底板到每一面墙面都可拆分与替换,有机械臂和3D打印机在工厂完成生产制造,就地安装。这不仅使得建筑的生产建造精密准确也使得建筑的升级与更新变得更为方便。
剖面爆炸分析图(局部)
项目爆炸图
“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 正如柯布西耶所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我们畅想未来,也许这个'机器’将告别沉重的混凝土与冰冷的钢铁,迎来的是精密的机械模块与灵活的智能引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