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八路”也有冲锋枪?几梭子弹打出去,竟吓跑了一个日军中队
说起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所使用的冲锋枪,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抗战后期驻印军、远征军所使用的美式冲锋枪。
其实在全面抗战开始时,中国军队就已经装备和使用了一定数量的冲锋枪,其中主要是花机关和晋造、川造的汤姆逊。
在当时我军的装备中,也是有冲锋枪的,毕竟八路军在出师抗日前的装备也大都是缴获来的。
强调下,这是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冲锋枪手
以120师的装备统计来说,有1支花机关、67支手提机枪;129师的装备中则有3支花机关和72支手提机枪。其中手提机枪指的就是国内仿造的汤姆逊冲锋枪,而且主要是晋造版本。
全面抗战开始后,晋绥军在败退中遗弃了不少枪械,其中也包括冲锋枪;同时日军所拉起来的伪军、伪警备队武装中也装备有一部分自带或日军缴获后转交的冲锋枪。
因此在抗战中,我们也不乏看到八路军在一些战斗中缴获冲锋枪的记录。
到1940年百团大战前,八路军全军中装备有680支冲锋枪,平均每个团都有四五支。当然了,实际上装备冲锋枪的主要是山西和河北部分区域的八路军,而且装备得也比较集中,因此有的团有二三十支冲锋枪,有的团却一支也没有是很正常的。
到这这一时期,冲锋枪基本都是晋造版了。
晋造冲锋枪的性能比较一言难尽,八路军的使用体验总体上说并不是特别好,但在缺枪少弹的大背景下,挑挑拣拣或弃之不用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还有弹药可用,那么晋造冲锋枪就一直在发挥着作用。
不过由于这种武器的弹药存量是有限的,口径还比较特殊,因此子弹的供应是个大问题。
百团大战前,八路军所有冲锋枪子弹加起来只有20285发,平均每支枪不过才30发。
129师部队在百团大战的三个阶段中分别消耗冲锋枪弹941发、7967发、850发,可见除在第二阶段较多使用冲锋枪外,一、三阶段该枪基本只是打酱油的存在。
由于子弹极难补充,不久后,很多晋造冲锋枪便成了仅有少数备弹的“烧火棍”。
因此到抗战中期后,该枪除了在警卫部队中可能还有一些充门面外,主力战斗部队一般不再装备,而是下发到了地方部队或基干游击队中。
一般而言,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不与敌人打硬仗,都是配合主力部队战斗;而在以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为主的战斗中,也是以微小规模的偷袭、突袭、袭扰、破袭为主,所以配发的子弹相对较少,反倒是手榴弹、地雷有较多配发。
晋造冲锋枪在地方军和游击队中,因子弹极少,一般不轻易使用。但该枪射速快,尤其近距离交战的威力比起游击队其他武器而言还是非常强悍的,所以这种武器下放后基本是压箱底的存在。
甚至在一些老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有的游击队员背着木制的汤姆逊打夜袭,来以假乱真,吓唬人。
在我们的战史资料中,一般不会特别强调武器的型号,因此现在留下的有汤姆逊冲锋枪使用的战斗记录并不多。
在老八路部队中,关于晋造冲锋枪使用的记录最有名的是在1938年的神池战斗中。
时任716团政委的廖汉生回忆:
在神池战斗中,团警卫连用的是阎锡山部制造的手提式冲锋枪,打连发,弹头是锡制的,越打越软,一会儿就不行了,于是战士们举起冲锋枪跟敌人格斗,枪又太不结实,一打就把枪把子打断了,结果该连伤亡不小。
很显然,老将军对晋造冲锋枪的表现并不太满意,不过在1943年冀中“土八路”的一场战斗中,我们却发现了晋造冲锋枪又一次珍贵的使用记录。而在这次战斗中,几梭子冲锋枪子弹打出,倒是立了大功。
我们都知道,1942年5月1日,日军集中重兵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扫荡。
在日军的大扫荡中,冀中军区损失很大,主力部队转至外线后大部分都没有再回去,而留下坚持的基干部队便是地区队和民兵武装。
地区队原本是一部分主力军和精干游击队合编的,一般规模在3到5个连,他们不穿军装,也常被称为是土八路。
土八路人数少、装备差,但却对地理民情极为熟悉,敌人势大时则分散隐蔽,形势缓和时再集中活动。
而在残酷的抗日斗争中,在八路军中又诞生了武装工作队这一特殊的编制形式。
以冀中七分区为例,该区武工队成立时最初只有约30人,是以分区敌工科一部分同志和战斗部队中选调的能文能武的同志组成的。
不久后又加入了政治侦察班、民运科、剧社、分区侦察排的部分同志,一共有90余人,编为3个手枪分队、1个步枪分队和负责宣传和群众工作的工作队。
有些朋友以为武工队是以战斗为主的,其实不然,武工队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直接战斗,而是坚持敌后斗争,宣传和团结群众,做伪军工作,保存力量,以待主力回来。
这一任务是与当时的作战环境息息相关的,因为日军在大扫荡中三光政策极为残酷,使得冀中从根据地转为游击区。而为了完全控制这一腹心区域,日军大量扩充伪军,使得出现了伪军比日军还多的情况。
伪军虽多,但成分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铁杆汉奸,这是需要直接打击的;还有一部分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想给日本人卖命,这部分人需要警告和打击震慑;另外一部分则是被胁迫来的,便有可能争取过来。
武装工作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个个精干,他们使用各种方式开展对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比如在1943年正月七分区武工队进山整训时,第一关要过晓林村的岗楼,这里全部是伪军,经我喊话教育,该部在我军通过时没有拦阻。为了向日本人较差,其请求我军在路过后也开两枪,他们则对空射击,就此了事。
而随后在过曹家幢村岗楼时,部队在大白天从岗楼东路过,当地伪军既不敢动,也不敢开枪。
七分区武工队的对敌工作除了针对伪军外,也对日军实施。一般由队中的日本反战同盟盟员中山和会日语的宋璞同志来对敌喊话,并发宣传品。如对邵村日军炮楼的宣传战中,日军仅扔了一颗手雷应付了事,天亮后还将宣传品收了回去,据内线情报称,有的日军甚至痛哭流泪,厌战情绪显著增加。
很明显,1943年的日军状态、兵员素质和战斗的顽强程度跟全面抗战刚开始时是完全不一样的,跟一年前的五一大扫荡时也下降了很多。毕竟当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一路高歌,使得侵华日军的士气曾一度高涨。
但一年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愈加不利,而在敌后占领区,其在冀中无论怎么做,也终究无法消灭抗日武装,因此士气低落、斗志降低都是显著存在的。
不过即便如此,日军依然是凶悍、残暴的侵略者,他们的攻击性有所下降,但不代表都龟缩回去不再战斗了。
1943年5月22日,日军1个中队、伪治安军1个营在程旺村合围我七分区武工队。
三分队发现日军登房后,马上组织准备战斗,隐蔽在门窗后,待日军下来后,就准备动手。
这些日军虽然合围了程旺村,但不清楚八路军武工队到底在哪个屋子,而且吃够了挑帘战的亏后,其也不敢轻易下房。
武工队队长张英将日军引下房后,向其集中射击,结果这路日本兵竟然乱了阵脚,反而被我军逐出了村外。
随后,一部分武工队员顶住村西坟地的日军,主力在队长和指导员带领下向伪治安军的阵地冲击。
伪治安军兵力虽有一个营,但战斗力不强,加之日军轻易败退和平时深受我军宣传瓦解的影响,稍微打了一下就让我军突出去了。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部队突围出去后,转移的地点是驻有伪治安军炮楼的小辛庄,由于日伪军合围不严密且我武工队组织突围完善,伤员全部运出,没有牺牲一人。
在这次战斗中,伪治安军的表现倒不值得惊讶,倒是日军被打击后的混乱情况很是特别。
战后联络员报告称,日军是将晋造冲锋枪的枪声当成了机枪声,说是“八路的机枪,大大的有”。所以打也不打了,拆了门板,抓了民夫,抬着死尸和伤员就“开路”了。
为什么日军对机枪这么敏感呢?
因为八路军的装备较差,有机枪的一般都是主力部队,日军在冀中的村落战中,吃过八路军主力部队不少亏。
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八路军主力转移到外区,因此日军极少遭遇有机枪的八路军。
而当时的七分区武工队中,应该是有不止不止一支冲锋枪,结果听到我打了几梭子子弹后,自己就慌了神,以为这里的八路“机枪大大的有”,怕吃了大亏就“开路”了。
其实按道理说,日军老兵不应该分辨不出冲锋枪声和机枪的声音。
但到1943年,日军的兵员质量已大大降低,精锐兵员数量少,老幼弱兵增多,无论战斗素养还是战斗意志都大为降低。而且日军此时的中队级指挥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类似藤原彰那种刚刚毕业,根本没多少实战经验和指挥能力的小年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突然遭到几支冲锋枪射击后,短时间内确实会出现混乱。而且当时的守备日军主观上确实不愿跟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交战,因此出现混乱后脱离接触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被围的武工队中也就几支冲锋枪,说不定子弹也就那么几梭子。没想到就是这几梭子子弹打出去,倒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武工队几乎全身而退。
这也直接说明,我军的武器装备稍好的话,日军也是极为忌惮的。但就是在那种没多少枪、没多少弹的情况下,冀中部队在1943年全年依旧攻克和逼退了600多个日伪据点,恢复了3500多个村庄的工作,再次扭转了根据地被日伪军严重摧残的局面,并为随后的反攻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