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王静夫妇套现13亿“退位”,探路者何去何从?
体育大生意第2535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马莲红
体育大生意记者
“TOREAD, Follow Your Dream”多么励志的声音,曾陪伴户外人经历多少风雨!然而,这句广告语的标的物——探路者,如今却已是物是人非。5月11日,国内户外运动第一股探路者(300005,SZ)召开了易主之后首场股东大会。
据报道,探路者易主后,创始人王静和盛发强夫妇仍将继续负责户外业务,新任掌门人李明将重点推广探路者数字化2.0,在原有的信息化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库存管理、研发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至此,在卖掉旅游、商贸、房产等资产依旧不能扭转亏损后,探路者选择卖掉自己,开启全新的品牌化征程。
从旅行帐篷切入,探路者仅用十年就上市
说起探路者,热爱户外运动的人一定不会陌生。作为曾经享誉户外圈的品牌,探路者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都是国产户外运动品牌的象征。90年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是探路者崛起的起点。和很多敢想敢拼的年轻人一样,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和王静夫妇都选择了“辞掉铁饭碗下海”,之后在广西北海结识并成为情侣。
当时中国的户外运动刚刚兴起,国外的户外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在一次新技术博览会上,王静夫妇看中了一个折叠式旅游小帐篷的项目,之后他们购买了这项帐篷的专利,远赴江苏进行学习培训,相应地,公司业务也从原先的印刷转到开发旅行帐篷。
之后,二人决定到北京发展,并于1999年在香山脚下巨山农场两排低矮破旧的平房里成立了“探路者”。最初公司以开发旅行帐篷为主业务,盛发强则负责谈业务、送货等,王静主内,创造了探路者的第一个Logo和第一顶帐篷。
探路者的起点
“那时的探路者大家庭,真的像一家人,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一个院子生活,辛苦工作之余在小院子里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周末常常一起爬香山,这是当时最好的休闲娱乐。”在自传《静静的山》一书中,王静这样描述那段创业的日子。
接下来的十年里,探路者飞速成长。从2002年到200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迅速膨胀,2004年,中国户外运动增长幅度高达37.3%,探路者也随着产业发展一路壮大,2004年,探路者拥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和仓库,公司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2007年,探路者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生产商”;2009年,探路者成功上市,成为首批登陆中国创业板的28家公司之一,也是在这一年,探路者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独家专用产品”。
2009年探路者成功上市
到2013年,探路者已经建成国内户外行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研发中心,品牌营销网络已遍布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标准化门店1100余家。而公司也一路签约了王石、汪峰等代言人,最后创始人王静自己当起了代言人。
王静从2007年退出公司日常管理开始就投身登山运动,资料显示,王静曾先后9次成功7座登顶8000米以上雪山,其中包括3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014年连续143天完成地球九极 7+2(指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南北两个极点)探险项目,也是世界上完成此探险项目最快的人。
探路者创始人王静
王静的行动为探路者带来了巨大流量,也为公司深耕户外装备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在王静的自传《静静的山》中曾提及她不放过任何进山的机会试用公司的新产品,比如太阳能充电器、连体羽绒服、综合了睡袋功能的便捷式帐篷等等。
业绩增长遇瓶颈,探路者欲借“买买买”脱困
2015年,探路者走到了一个转折点,面临业绩增长缓慢的瓶颈。
一方面,当时的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根据中纺协户外用品分会发布的《2015中国户外用品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户外市场共有品牌955个,其中国内品牌507个,国外品牌448个;另一方面,线下渠道受电商冲击严重,尽管部分购物中心的店铺有所增长,但由于百货商场整体经营下滑,因此带动户外用品在百货商场渠道首次负增长。
彼时,在政策推动下,“体育+旅游”概念刚刚兴起。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政府始终积极推动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2015年国务院8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则对进一步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做出了进一步的指示。
乘着这股政策东风,探路者在2015年正式更名“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进行业务调整与转型,从户外、旅游与体育三方面一齐发力,构建生态社群。
之后,探路者陆续投资新加坡在线旅游平台Asiatravel、中国老牌户外活动网站绿野、极地旅行机构“极之美”、图途、易游天下、行知探索等公司,布局冰雪运动、赛事运营、体育传媒、体育培训等多领域扩张版图实现多元化发展。根据天眼查显示,探路者如今对外投资的公司多达31家。
投资失利,创始人套现13亿元退位
但即使如此,探路者业绩依旧连续滑坡,到2017年公司最大的一笔笔投资项目——易游天下上仍未获利,也是在这一年,探路者遭遇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2017年年底,王静结束了将近十年的隐退生活,回归公司,重新出任董事长兼总裁。回归后,王静提出“回归主业”的新战略,还提出了“年轻化、时尚化和功能性日常化”的产品定位。“我们希望探路者能基于现有专业产品的基础,抓住年轻人心理,把握好款式、色彩和销售渠道,把小众的东西变得更为日常化。”
也是在这一年开始,探路者为了财务大窟窿,开始砸锅卖铁,填补亏损的空缺,逐步剥离与主业不相关的资产,甚至以7884.95万元卖掉了北京的一套千平大房,贡献的净利润占当年净利润总额的32.06%。在一系列资产抛售之后,探路者终于在2019年度艰难扭亏,避免了创业板股票连续三年亏损就会直接退市,实现“保壳”。(往期相关报道:连续2年亏损,一季度净利4000万,20岁的探路者如何扭亏为盈)
然而,如你所见,疫情让刚刚喘了口气的探路者再次陷入泥潭。受疫情影响,2020年探路者线下业务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2.75亿元。
或许是意识到探路者的积重难返,王静夫妇最终决定将公司转让出去。据探路者1月27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盛发强、王静于1月26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和《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将合计持有的部分探路者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5.85%)以6.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北京通域众合科技(7.110, 0.11, 1.57%)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域众合),交易作价3.36亿元。
据了解,通域众合是北京通域高精尖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域基金”)专为本次收购而设立的特殊目的载体。而通域基金属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拥有北京市通州区国资委背景,曾于2019年12月24日,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从公司实控人盛发强、王静手中购入约7.733%的股权,成为探路者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末,通域众合的控股股东北京通域高精尖股权投资中心(以下简称通域基金)曾受让了盛发强及王静持有的探路者合计0.69亿股股权(占上市公司彼时总股本的7.733%),并借此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通过本次股权转让,通域众合将与通域基金构成一致行动人,以13.65%的持股比例成为探路者控股的控股股东,探路者的实控人变更为李明。盛发强对探路者的持股比例由16.57%降至12.43%,王静的持股比例由6.83%降至5.12%。并在2021年3月卸任公司法人。
可以看到,王静夫妇虽然不再担任公司的领头羊,但依旧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并未完全失去话语权,属于探路者的“勇敢的心”依旧还在。值得一提的是,自公司上市至今,盛发强和王静已完成16次减持,通过高频减持,“套现”约10亿元,算上实控权转让,二人累计套现金额超13亿元。
易主后的探路者获股市看好
对于易主后的探路者来说,手里也并非无牌可打,前期“买”的优质资产依旧还在公司手中,过去一年公司在积极探索中,也终于寻得一些新的门道。
2020年,探路者推出了各类联名产品,例如与中国青年报联名“敢”系列,与猫盟联合推出的“拒食野味”动物保护系列T恤,与自媒体“星球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珠峰新高度8848.86T恤及卫衣,2020年12月推出施华洛世奇联名产品等;
探路者x猫盟联名款发售
Discovery Expedition子品牌通过联名合作推出了“浮世绘.浪”冲浪主题系列夏装、“瑜伽”主题运动内衣裤套装、“动物” 主题插画T系列、经典“老虎”主题棒球帽等一系列产品;
时尚子品牌Toread.X于2020年11月在北京摩卡艺术中心成功举办发布会,2020年下半年相继入驻北京朝阳大悦城、合生汇购物 中心、老佛爷百货等一线购物中心。
时尚子品牌Toread.X
过去一年,探路者也开始了发力电商,通过过淘宝、抖音等平台举办了多次直播等新型营销活动,例如探路者X汪峰抖音的直播首秀、珠峰高程测量大本营直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现场情况直播、探路者与李佳琦合作的直播带货等营销活动,在提高品牌曝光率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的线上销售。同时围绕时事热点展开“中国南北极考察队”、“航天探路者”、“人民探路者”、“探路者飞越队”及“珠穆朗玛”等热点IP策划品牌营销活动。
当下,一部分体育品牌、时尚潮牌也加强了对户外产品的跨界营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品牌一味再走专业化的老路已经行不通,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掉队。如今,焕然一新的探路者已经在股市获得看好,从去年年中开始公司股价便一路上升,但能否重回历史巅峰,还需经过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