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深究三阴三阳的盛衰关系到十二经脉的相表里
三阴三阳,是《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里论述的,把阴和阳各分成“三等”: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然后手、足各领三阴三阳经脉对应五脏六腑(增加了“心包”作为第六“脏”,对应第六腑“三焦”)形成十二经脉的理论,并定义其“相表里”关系:
足太阳膀胱经(15:00-17:00)与足少阴肾经(17:00-19:00) 相表里
足少阳胆经(23:00-1:00)与足厥阴肝经(1:00-3:00)相表里
足阳明胃经(7:00-9:00)与足太阴脾经(9:00-11:00)相表里
手太阳小肠经(13:00-15:00)与手少阴心经(11:00-13:00) 相表里
手少阳三焦经(19:00-21:00)与手厥阴心包经(21:00-23:00) 相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5:00-7:00)与手太阴肺经(3:00-5:00) 相表里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刘先银书法书名题字《黄帝内经》
刘先银书法题字《树蕙百亩》
刘先银书法题字《太初有道》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开是显露,阖是收敛,枢是转换。
阴中阳升为少阳,升而不已化热则为太阳,阳极生阴为阳明。
阳中阴降为少阴,降而不已化寒则为太阴,阴极生阳为厥阴。
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
三阴三阳圆运动:三阴三阳又可以细分。 都知道经络运行的起点是太阴肺经,
经过一轮的循环,经过手太阴(艮 立秋 脾 肺)肺,
手阳脉大肠,足阳脉胃(兑 春分 阳明 大肠 胃),足太阴脾会到胸中。
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轮的循环就是太阴和阳明。
下面看第二轮的循环,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再次回到胸中。
第二轮是少阴和太阳。第三轮则是最后一轮循环,不用看看,就剩下厥阴和少阳了。
第一轮的运行,是阴阳气的起始,阴气和阳气刚开始运行,自然阳气盛,阴气盛,
所以命名为阳脉和太阴。第二轮阴阳气稍弱,就命名太阳和少阴,
而第三轮阴阳气衰,则命名厥阴和少阳。
“一分为三”和“一分为二”
三阴三阳的时、位、性:三阴三阳的哲学基础是“一分为三”和“一分为二”的有机结合
“一分为三”是古人的宇宙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一分为二”则是方法论,是事物的属性。在《周易》中“一分为三”被称作“三极(才)之道”,“一分为二”称作“一阴一阳之为道”。三阴三阳是“兼三才而两之”的结果,——“六爻之动”。
一、六时三阴三阳的内涵三阴三阳是古天文历法的内容,六爻历把一天分为三阴三阳六时,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为初始之阳,生于日出,少阳为最盛之阳,应于日中,阳明为末了之阳,终于日入;太阴为初始之阴,生于合夜,少阴为最盛之阴,应于夜半,厥阴为末了之阴,终于平旦。把一年分为三阴三阳六节,则太阳始于春分,少阳应于夏至,阳明止于秋分;太阴始于秋分,少阴应于冬至,厥阴止于春分。
二、三阴三阳与八卦的关系
深究三阴三阳的盛衰关系到十二经脉的相表里
深究三阴三阳的盛衰关系到十二经脉的相表里
深究三阴三阳的盛衰关系到十二经脉的相表里
刘先银书法题字《太初有道》
刘先银书法题字《太初有道》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这里暂不论手、足三阴三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从古至今中医理论里从无异议,十二经脉对应脏腑相表里的关系结论也从没有过异议。但在《内经》里对三阴三阳盛衰关系的定义解读上,后世医家和医学着作里的表述却有不同,面对都是权威的论述,巨大的分歧总是让人很迷惑。
三阴和三阳里“阴”和“阳”的盛衰顺序是怎样的?经网络查找的权威论述却各不相同,不少解读《内经》的权威都略过或没有深究,个人认为这是对《内经》里古文的解释和理解不同造成的,典型的三阴、三阳由盛到衰的顺序不同典型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 (汉.张仲景《伤寒论》的观点)
二、太阴、厥阴、少阴;太阳、少阳、阳明 (徐文兵论述的观点)
三、厥阴、少阴、太阴;阳明、少阳、太阳 (清.黄元御《素问悬解》的观点)
四、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中医教科书《经络学》的观点)
也许还有其他说法,真是混乱不堪,都快完成排列组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基础的定义就有如此大的分歧。在“五运六气”、“六经辨证”里就要用到这些定义,也不知按不同定义去理解,以后会产生什么问题?真需要仔细推敲研究一番。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部分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
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
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伤寒论》认为:太阳是阳极度旺盛阶段,阳明为其次,少阳是阳逐渐衰退阶段;太阴是阴始盛阶段,少阴是阴最为旺盛阶段,厥阴是阴衰退转为阳的阶段。
徐文兵以通俗的比喻解释:阴和阳里分成'左中右'三个层次,属于阳但有个特别热的叫'太阳',中间热的叫'少阳',还有一个算热但只是一般热的叫'阳明'。阴也分“左中右”,太阴最阴,厥阴是中间的,最不阴的叫少阴。
《素问悬解》解释:“太阴,阴之将衰,为开。厥阴,阴之极盛,为阖。少阴,阴之未盛亦未衰,故为枢。”“太阳,阳之将衰,故为开。阳明,阳之极盛,故为阖。少阳,阳之未盛亦未衰,故为枢。”看得出来《素问悬解》按字面理解《内经》,刻意使少阴少阳居中,而把“太”字定义为“将衰”,应该是源自《易经》的卦的变化理解。看似只有《素问悬解》符合《内经》里少阴少阳为“枢”的概念。
中医教科书《经络学》应该是多位权威合作所着,其观点应是“合作”之结果。
四种观点迥异,反复仔细研读《黄帝内经》并对照十二经脉走向,终于有所明悟!其三阴三阳是从人体站立的经脉足部穴位由下至上(原文语:“根起于”)说起的,“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人体靠外的经脉属阳、靠内属阴。人体背后是阳、前面是阴,这里“背后”和“前面”的阴阳是说明指阳到阴的变化方向。足三阳:最靠后的阳是足“太阳”(“根”:至阴穴)、中间的阳是足“少阳”(“根”:足窍阴穴)、最靠前的阳是足“阳明”(“根”:厉兑穴),从十二经脉图清晰可见:足三阳经脉前后分布全部是这样一致的顺序,身体上部的手三阳顺序也是如此,因此三阳的盛衰顺序是“太阳、少阳、阳明”;足三阴:最靠后的阴是足“少阴”(“根”:涌泉穴)、中间的阴是足“太阴”(“根”:隐白穴)、最靠前的阴是足“厥阴”(“根”:大敦穴)。继续查证经脉走向:足“厥阴”经和足“太阴”经在小腿中上部发生“前后交叉”,再往上变成足“太阴”经最靠前、足“厥阴”经居中,和手三阴经顺序完全相同,即“太阴、厥阴、少阴”这样的盛衰顺序。反观《内经》:“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少阴在最后(即最阳),《内经》此处没提及太阴厥阴之前后,就是因为向上发生了交叉换位,这样描述就不会发生逻辑冲突。
手三阴、手三阳 局部经脉图
足三阴足三阳局部经脉图
足三阴足三阳图局经脉图(足厥阴、足太阴经在小腿发生前后交叉)
《内经》论述三阴三阳是从足三阴三阳的“根”说起,“开、阖、枢”是论述足三阴三阳经脉的立体转化的形象描述,原文的文字描述也不是对称结构,并非指三阴三阳的盛衰顺序,不能强行合并概念解释。《内经》里的阴阳皆“根起于”阴(从下起),故称阳都是“阴中之阳”、阴都是“阴中之阴”,三阳合一称为“阳”、三阴合一称为“阴”。《内经》是从前后、上下、内外,三个方向“立体”描述三阴三阳。少阳为枢,往“外”开为太阳、往“内”关(阖)为阳明。而少阴在后(太冲之地),其前为太阴,厥阴与太阴交叉仍在少阴之前,即以少阴为枢,往“前”开为太阴,往“后”关(阖)为厥阴;《内经》定义少阴少阳为“枢”是因其引领三阴三阳的内外和前后变化之意。
由此看来,因为足“厥阴”和足“太阴”经脉发生的交叉导致直观理解的矛盾,以及强行合并“开、阖、枢”与盛衰为同一概念的判断,使后世中医学者对此的理解产生各种混淆和分歧,所以产生这么多的不同观点!以《黄帝内经》在中医中的经典地位,这里的三阴三阳和六经辨证里的顺序一定是同一的,不可能另行定义。
综上所述,对照几个分歧的观点,逻辑上正确解读三阴三阳盛衰顺序结果的是徐文兵,即“太阴、厥阴、少阴;太阳、少阳、阳明”!《素问悬解》理解“枢”为盛衰“中间”的概念而强行反推字面定义“开、阖”,明显有误读之嫌;其他解读以古文字面意义理解不同而形成各自的观点分歧。
按此顺序观点去推论:以最容易理解的“热、中、冷”为例来说明“三阴三阳”的“盛”到“衰”的状态:在“三阴”里:太阴最“冷”、厥阴居“中”、少阴最“热”;在“三阳”里:阳明最“冷”、少阳居“中”、太阳最“热”。“脏为阴、腑为阳”,对应三阴和三阳里的“热、中、冷”顺序:阴中最“冷”的脏与阳中最“冷”的腑成一组、阴中居“中”的脏与阳中居“中”的腑成一组、阴中最“热”的脏与阳中最“热”的腑成一组,这三组这正好就是十二经脉里的“相表里”对应关系: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丝毫不差!这也算是表里关系“反证”了三阴三阳的盛衰顺序,同时说明了为什么三阴三阳脏腑“相表里”关系结果的原因。其实,《内经》里隐含了“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太阴之前、名曰阳明”的密切关系即表里关系。这种表里关系虽然在中医理论中从无异议,但之前一直没找到为什么是这样关系的直接原因论述。
至此,总算解决了学习中的这个难点(分析是否正确,将期待中医界更完美的标准解读),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同时能在另一个无争议的理论结果处得到印证,因此我把它定义为是正确的。学习《黄帝内经》,以后我将会优先参考徐文兵的文章和书籍。
感悟:权威们自有其道理,但对同一确定的东西有多个不同解释,至少逻辑上证明有些权威的解读有误。好在此文为个人学习理解而深究,无需与权威辩驳,只求以后不会发生因逻辑混乱而无法学下去。分歧来自对《内经》古文字的理解,可见国学在学习中医中的重要性,相信权威们在以后扩展开的论述中都能自圆其说,但我选择的观点至少能现在就说服自己。这是目前耗费精力最多、自认为终于找到正确解释的一个难点。《黄帝内经》的理论依然完美!中医的发展不过是对其不断解读的过程。不知道按不同观点的逻辑推论下去的各类中医流派是如何完成正确的中医治病理论的,明显的理论要点分歧,却看不到业界权威跟随者的争论,依旧各自按自身理解继续实践,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
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戊之上,太阳主之;己亥之上,厥阴主之。”
从《内经》来看,三阴三阳之说见于《内经·阴阳离合论》,《内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似乎“枢”字最好理解,即阴阳转换之枢纽。开阖有人理解为打开、关闭。“天门开阖而为雌。”然结合篇名理解,“离”不是分离的离,而是后天八卦中“相见乎离”的离,所以《内经》所指的离应为“显”为“明”。故以门户比喻之,则门开可见,“太阴、太阳”显也。门之有枢,“少阴、少阳”谓也。闭门则隐,乃“厥阴、阳明”也。又阳之极,明也,当向其反面转换——阖也;然厥阴之“厥”多认为是阴之极,从卦象上看到是对称了,但阳之极“阳明”可配“太阴”,阴之极“厥阴”如何配得“少阳”?其实“厥”仍作“闭”讲,即阴之始也。故此段文字可理解为:太阴、太阳比较明显;厥阴、阳明隐而难见;少阴、少阳为阴阳转换之枢。后人为理解方便,将三阴三阳配以三爻,则有:厥阴一阴爻;少阴二阴爻;太阴三阴爻;少阳一阳爻;太阳二阳爻;阳明三阳爻。虽不尽善,但简单明了。可能有人会问,那由太阴到少阳是否有“阖”,当然应该有。但古人著述简洁明了,同理之事物,恕不赘述。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三到万,你说省略了多少?这样,人体六经便有了:“少阳配厥阴”、“太阳配少阴”、“阳明配太阴”。细察其本质发现:春之“少阳”当配人身“厥阴”风木之气;夏之“太阳”当配人身“少阴”君火之气;秋之“太阴”当配人身“阳明”燥金之气;冬之“少阴”当配人身“太阳”寒水之气,可谓吻合得天衣无缝。 曰:我们先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万物,乃作八卦。近取诸身何解?此成一说也。三阴三阳与八卦的这种关系,是构成五运六气司天在泉的哲学基础。
三、关于“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解读“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冬至为离,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则变为巽,由少阴转化为厥阴;夏至为坎,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则变为震,由少阳进入阳明。所以说:“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也”。《周易·系辞》说:“时不离象,象不离时”,“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把“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解作少阳、厥阴开始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其排序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变太少为大小,完全歪曲了三阴三阳的始、中、末的原始含义。
四、三阴三阳的开合枢《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开为开始,合为终了,枢为过渡,太阳为三阳之始,阳明为三阳之终,太阴为三阴之初,厥阴为三阴之末。厥阴、太阳阴阳相交,阳明、太阴阴阳相易,以应春秋二分;少阳、少阴各主阴阳之枢,以应冬夏二至。
五、《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1.三阴三阳与三部。太阳主表,多血少气,阳明主里,多气多血,少阳主半表半里,少血多气;太阴主里,多血多气,厥阴主表,多血少气,少阴主半表半里,少血多气。三阴三阳气血的多少依据《素问·血气形志》篇的论述,其中厥阴的多气少血据《灵枢·十二经水》改为多血少气,这样三阴三阳在三部中的关系如图所示:太阳——多血少气——厥阴 表少阳——少血多气——少阴 半表半里(枢)阳明——多血多气——太阴 里2.三阴三阳与六时。太阳为开,主阳病之始,阳明为合,主阳病之终,少阳为枢,主阳病之变;太阴为开,主阴病之始,厥阴为合,主阴病之末,少阴为枢,主阴病之化。3.六病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14),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15——20),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3——8),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1——2),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3——4),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1——6)。仲景的六病欲解时是在四时阴阳基础上改造而成,仍然留有太少阴阳的遗迹,三阳占去六时的四分之三,并且三阴还相互重叠。三阴三阳六时从理论上要重新排序的话,应修订为:阴阳 六病 六时 三部 三阳 太阳病 6——9 表少阳病 10——13 半表半里阳明病 14——17 里三阴 太阴病 18——21 表少阴病 22——1 半表半里厥阴病 2——5 里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麽道理?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及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 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情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
三阴三阳是一个古老而敏感的课题,它涉到中医的两大经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内经》奠基了针炙经络辨证论治的体系,《伤寒论》奠基了汤方辨证论治的体系,而三阴三阳是这两部奠基之作的根基,关乎中医学的整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拨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所以历代医家对这一问题是慎之又慎,敬而远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医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和挑战,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疗效严重倒退。在当今科学昌明之盛世,学术自由之宽境下,中医界许多学者开始注意到三阴三阳的价值和重要性,为中医振兴,重树一个《内经》《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新时代。一、三阴三阳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一)历史源渊.三阴三阳是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伴随着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完善的。1.阴阳学说起源于古天文历法:古人对时间的最早的认识是昼和夜,最好的标识物是日和月,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黑和白,所以老子说:“一黑一白为天下式”。昼夜的交替形成了阴阳的更叠、消长、转化。姚廷周认为:“最初的阴阳仅仅是白天和黑夜的代表,即把一天分为一阴一阳两部分。”①四象是对昼夜的二分法产物。把昼一分为二,则成上下午,把夜一分为二,则成前后夜,这就是太少阴阳产生的基础。②六时是对昼夜的三分法产物。把昼一分为三,则成上中下午,把夜一分为三则成前半后夜,这就是三阳三阳产生的基础。2.阴阳学说完成于《周易》:《易经》是古人将天文历法知识和卜筮相结合的产物,《易传》从各种自然社会现象中,特别是卜筮爻象中,抽象上升为哲学,成为古人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辨证法和方法论。王梅竹认为“中医学就是医家在他们反复积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中,在古代《周易》的思维成果和从哲学内涵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①太极的概念也是从古天文历法的概念中抽象出来的,它是由昼夜组成的一个时间单位“天”或“日”的代名词。古人对时间的划分,首先是认识了昼夜,而后从不断更叠的昼夜中抽象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单元叫“日”或“天”,这就是太极的来历。②阴阳的概念从昼夜、黑白的时间概念中分离出来而上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后,它的内涵就扩张为一对哲学“范畴”,成为一种无所不包,普遍适用的道。所以《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事物的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法则。3.阴阳之外的另一种道:《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它讲述了物质世界除阴阳之道外,还普遍存在着的另外一种规律,时间和空间之道。也叫“三极之道”,或“三才之道”。古人在对时间过程和空间结构的认识上发现它们遵循一分为三的规律。任何事物在时间上都存在始、中、末,过去、现在、将来的三时过程;在空间上都存在内中外、上中下、表枢里三维结构层次。(二)哲学意义.三阴三阳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有三个方面:1.对事物属性的标识(划分)。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分则为三阴三阳,《素问?阴阳离合论》使用“离”和“合”来表述三阴三阳这种属性,。阴阳离合具有对立统一普遍意义,离则可分别为用,合则为一个整体。2.对事物时间性的标识。三阴三阳除属性之外还具有了量的意义,因而可以用它来标识时间的过程??初、次、未。3.对事物空间性的标识。物质是在空间中存在的,三阴三阳可以用来标识物质及其能量、信息在空间的运动和分布状态。《内经》说:“六合之内,其气三。”(三)三阴三阳的命名1.三阴三阳从文献记载看,最早出现于医藉中。李培林氏认为:三阴三阳是由太阳、少阳、阴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符号组成的,“三阴三阳概念最早见于医学帛书中,而且也仅用于医学”。并进一步论证“三阴三阳是阴阳与足六脉发生联系的产物”。薛振斌也认为:“人体三阴三阳是运用阴阳理论于认识人体过程中,针对经脉提出来的”。从《素问?阴阳离合论》“名曰少阴”、“名曰太阳”、“名曰太阴”、“名曰阳明”、“名曰少阳”、“名曰厥阴”来看,的确三阴三阳就是足六脉的代名词。现存的文献中,《易传》只有阴阳二分法的逻辑形式,却没有三阴三阳的内容。最早载有三阴三阳内容的著作有《黄帝内经》和《史记》,在后世仅见于古医学上的运用。这种奇特现象古代医家也发现了,如日本丹波元简说:“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乃医家之言也”。2.三阴三阳名称除上述太少厥明之外,还有一套命名方法就是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这一名称要较上述为早,应该是最原始的三阴三阳的命名,它所包含的内容极为简单,就是一个阴阳次序的标识,最早应该应用于天文历法,将一年分为六个阶段。另外,三阴三阳在《内经》还有一种过度名称,就是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巨阳、巨阴、至阴等。它是四时阴阳向三阴三阳的过度、交融,名称很不规范,由此而产生许多歧义出来。二、三阴三阳的含义及功用由于三阴三阳针对不同领域所标识的对象不同,三阴三阳的功用也不尽相同,含义也千差万别,但就其整体而言,它主要有如下含义及功用。1.说明时间的节律。王玉川通过对《内经》29种三阴三阳的分析,发现三阴三阳总共标识了日周期、旬周期、年周期、六年至十二年周期。详尽地讨论了不同篇章在标识同一周期时不同的类型。王氏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表述阴阳的能量和层次的标准,又是说明事物生长衰亡运动节律的理论。三阴三阳的序次不同,则其涵义亦异。三阴三阳序次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体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存在着有待探索研究的多种多样的各不相同的节律周期”。2.说明空间的层次。刘绍武依据《伤寒论》原文精神,重新编排三阴三阳六病在三部之中定位、定性。从三部定位的哲学基础、生理基础、病证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伤寒论》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问题,澄清了三阴三阳在说明空间层次上的混乱局面。3.说明气之多少异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常用三阴三阳来表大小、盛衰、多少、极尽.4.用以经脉的命名。《灵枢?经脉》将主要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六经,分别给于三阴三阳的名称,这是中医学与三阴三阳理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联系,许多三阴三阳理论由此引申出去,形成新的理论。中医的三阴三阳理论始于经络,形成于足六经,而后扩充为手足十二经,并与脏腑相联系,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是中医整体观的基础。5.用于事物的分类。①对疾病的证候归类。《素问?热论》是对外感热病的分类。《素问?刺疟》是对疟疾的分类。《素问?厥论》是对厥证的分类。《素问?刺腰痛》是对腰痛的分类等。②对脉象诊断的分类:《素问?六节藏象论》对人迎、寸口脉的比诊法,用一盛、二盛、三盛与三阴三阳来分类。《素问?腹中论》有相似的论述。《素问?三部九候论》则对全身脉诊法则用天地人三阴三阳进行分类。③对人体体质类型的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对人体体质特征进行分类。三、三阴三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三阴三阳内部相互之间除了其排序的先后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多种时位上的关系,其中陈治恒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三阴三阳的表里关系。陈氏又称作“底面”关系,它是从上下定位来看三阴三阳的关系,阳在上,阴在下,故上为面,下为底。又阳主外,阴主内,故外为表、内为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在《内经》只是来源于足六脉在下肢的循行对应关系,足少阴行至三阴交出厥阴之前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关系。它完全建立在足六经基础之上,离开了经络,这种关系就不复存在。古人将这一关系扩充为十二经络脏腑之间的广泛生理、病理的依存关系是错误的,也不完全附合人体的实际情况。2.三阴三阳的司天在泉关系。把三阴三阳以气之多少异用划分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以此说明三阴三阳的数量关系。太阳对太阴、阳明对少阴、少阳对厥阴,把这种关系移置于运气学说,就构成了运气学说的司天在泉关系。3.三阴三阳的对立依存关系。《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张景岳认为:“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合,谓阳气蓄于内;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厥阴为合,居阴分之里也;少阳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合者主入,枢者主出入”。这里需说明的是太阴为开,居里,为三阴之始,厥阴为合,居表,为三阴之末,少阴为枢,居表里之间,为三阴之中。
《黄帝内经》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上述内容就是歧伯给黄帝讲解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用现代语言讲解也就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
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
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上述内容说明了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也体现了古代医学辨证而治的医学理论主义,同时也提醒现代人,生活要协调、滋补要有序,凡事都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违反阴阳协调的规律。
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合天九之极,应土生金之意,胃属土,45属金,90属金,也可译为经络生穴位之观点),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古人的方子能治今人的病吗?
我在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仿佛与古代名家交流学术思想,与圣贤对话,自己能够穿越时空,看到古圣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感觉到古圣先贤向后世的我们投来的期待的目光。
其实,我们前人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已经是很极致的了,现在有的病,其实古代也会有(除了部分化学污染引起的病症),比如各种情况引起的慢性咽炎,在古代也有啊,古代的医生们难道会不关注这样的病吗?不会的,他们也会尽全力去探索的,而且他们会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写在自己的书里,希望我们后人能够吸取他们的经验,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现在您去每个医院,几乎大部分医生都对慢性咽炎摇头,其实,这都是很对不起古人的啊,同时,这也非常的对不起现在的患者。
张景岳早就关注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创立的镇阴煎的方子主要是补足肾水的,同时,方子里还用了一点补阳的药物,这叫引火下行,使得肾经之火重新回到自己的地方。
方子是这样的。镇阴煎:熟地60克、牛膝6克、炙甘草3克、泽泻5克、肉桂3克(研未冲服)、制附子6克。比张景岳稍晚傅青主也根据这个思路创立了一个方子。叫引火汤,也是可以治疗咽喉部的此类症候的。那么效果如何呢?患者王局长在服用的第二天早晨起来,就感觉嗓子已经基本清爽了。
后来在他复诊的时候,我注意到,他舌头上的剥落的舌苔已经开始长全了,这就是肾精开始充足的表现(这里面有个舌诊的诀窍,这个患者的舌质的红的,如果患者的舌质的淡白的,没有多少红色,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肾阳虚导致的,则需要直接补阳,那与此证正好相反)。
王局长非常高兴,他说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似乎连他情绪都因此而一振。
其实,如果我们多读古人的书,认为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比古人那个时候强多了。因此他们大有要把古人的东西统统丢弃的架势,这是什么呢?这是学术虚无主义的思路,面对古人殚精竭虑的思考视而不见,面对古人撰写的如山般的著作充耳不闻,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要知道,如果您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前进。岂不是进步得更快吗?
中医千万不要拿着金饭碗讨饭
有位熟人的丈夫,四十来岁,是个知识分子。他的妻子因为感冒,我开了个方子,一服药就好了,所以全家开始热衷于中医,他被妻子带来,是想要调补身体。他的身体问题很多,他认为看书比较虚,种种症状比如腰酸,乏力,不耐劳作,眼睛容易花等都有,我给他诊断了以后,也判断这是个虚证,但是该从哪里着手呢?
我正在思考,他突然说这几天嘴里出现了几个溃疡,很痛苦。
于是我不让他张开嘴,观察他口腔里的黏膜情况,这一看不要紧,简直是吓了我一跳,只见他的嘴里,大大小小的布满了很多的溃疡点,可能他自己感觉疼痛的就那么几个大的溃疡点,所以他认为是几个溃疡,实际上有很多,他自己已都不知道。
这里就提醒我们,在给患者观察舌象的时候,要让患者张大嘴,顺便看一下口腔里的情况,其实很多诊断要点是可以观察出来的。我刚刚也看了患者的舌头,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是简单地让他伸舌,没有让他张大嘴巴,差点遗漏了重要的诊断信息啊。
其实当我看到他满嘴的溃疡。心里就有数了,为什么呢?因为前天是冬至节气啊。
他说他的口腔溃疡出现的日期,正是前天。
一个中医。必须是按照节气来分析病情的,同样的一个病,在不同的节气里,反映的问题可能是不同的。
冬至,就是冬天到头了,那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里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黄帝内经》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从这天开始,白天就开始一天天变长,黑夜开始变短。中医认为这天虽然是阴气最盛的一天,但是“一阳始生”,是阳气开始生发的一天。
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阴生阳,阳生阴,阴阳互相依托,抱在一起,各位看看那个黑白两色的八卦图就知道了,如果一个人的阴气不足,那么他在阳气开始生发的这个冬至日里,就会出现种种病症。
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