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8 第七章 放下形象,体会神气
放下形象,体会神气
学习中医,尤其是深入学习中医,可以慢慢训练从“神与气”的水平来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人、事、物,暂时忘掉这个有形有相的人、事、物的外在呈现。
有一个训练方法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平常走在马路上,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某个人长得好不好看,比如有的女孩子长相、身材很好,就会吸引到你。因为我们习惯用五官去摄入信息,摄入之后,心智评估运算,得到一个结果。这是对外在的关注。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人的神气和外表一样千差万别,如果注意到这层,就深入了一步。有的显得冷峻、冷漠、疏离、紧张,有的放松、舒展、开心、友善。
即使在我们没有注意到某人的外表和举止形态的时候,我们当下的内心,也会有放松或紧张、阴郁或光明的变化。这种情况,也会在见面前一刻,或者打电话,或者想起某人、某事的时候出现。前者是“外象”; 后者是“心相”。
我们之前讨论过,人类的认知有两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个是识神(现代会用心或脑来指代)。识神是逻辑思维、经验判断,偏于社会化,是由长期的后天教育、环境暗示、媒体引导,从外部世界加载而入,为“我”所用的认知模式。
前者是本能和直觉。中国文化里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书画、古琴、中医、武术的高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一体”,都是在直觉和本能的层面讲的,很难从逻辑意识入手。这个部分对于那些长期用脑而“不走心”的现代人,确实很难理解。
这也是矛盾双方打着“科学”与“传统”的招牌而争论不休的由来。争论意味着争论者本人的心脑不能统一,元神与识神的作用不能调和,有偏废,单执一端。这是由于个人的偏执,个体理解力的障碍和认知局限所致,是人的理解受限,而非学科的对立不容。
科学与传统、中医与西医、东方与西方,内在是统一,可以互通的。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学习“虚己”的功夫。通过传统的训练方法,静坐、站桩、太极......让我们慢慢学会不再过度依赖于五官和逻辑思维,用心直接就能去体会当下的真实。
2001年,我跟徐文兵老师刚认识,每周看诊两个半天,上不多的课,两个闲人,没太多事,走在大街上,我们俩的感官跟一般人不太一样,走过来一个美女,一般人只看外貌,他看都没看,说了一句:“没气!” 这个话题后来他在电视节目里常提到,“有形无气”或者“有形无神”。
我有个朋友是编时尚杂志的,每个月都寄一本给我。里边有很多模特,从形上来说,其实都不错,但现代的审美,偏薄、偏冷了一点。按古话说,偏“瘠”了一点,贫瘠的瘠。不少现代人以此为美。不少模特的形体背后的神气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到?有些抑郁、高冷、神气漂移、眼光迷离。
听众:照片也能看出来吗?
李辛:能,要去留意。我们可以先从看周围的人来观察体会。慢慢地去看照片,看一幅字,通过电话,或者可能只是想一下而已,心里会有一个“心相”浮现。如果你相对安静,没有那么多情绪、欲望、思绪、设定,就容易感受到。
如果你有太多杂乱的念头情绪,忙里忙外,只能牢牢地抓住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形象,背后这些细微的东西就体会不到了。
所以,学中医望诊和把脉的时候,不能太关注长相、关注如何应对接待,如何表现、证明自我等等,这些我们习惯抓住的外在模式、社会惯性,会蒙蔽我们的内心直觉。
虚下来体会面前这一团神气。这是训练中医学生诊断能力的一个方法。
这团神气对应在人体上,可以分三个圈——三焦。平时观察周围的人,他外边一圈的气多了还是少了?有的人外面的、上面的气很多,脸红红的,说话很急,嗓门大大的,或者还有一点侵略性,对吧?他的气都敞在外面。
这个状态在古代行军打仗和争讼打官司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此为逆也。为什么呢?气都暴在外面,涵不住,有开无阖,有进无退,没有后续力。
中医望色,书上说红色是有多余的热量在外面,青色主痛或者主肝病,这些一一对应的内容,很符合大脑的逻辑思维习惯,但未必能够很好地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加上对整体的把握。
这也是近代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困境。即使毕业考试成绩很好的中医学生也会困惑,病人呈现的病症千变万化,很难根据书本上的各条诊断要素、特征变化来归纳,得到清晰无误的结果。虽然试卷上的每一个“证”辩起来很容易,只要按书本、题库答案背下就可以通过,但实际临床不是这样。
真实人体的所谓“症状”,只是人体神气活动变化反应在身心的外显,辩证的重点不是从异常的症状入手,而是了知症状发生的大背景:这个人体本来的“精气形神”和当下的运行状态“神机、气机”,以及他平时的生活和身心状态,这些才是重点。
比如说肝病,脸色的变化可能会经历发红、发黄、发青、发黑的过程,代表人体正气由实到虚,病情由轻到重,由气分到血分的变化过程。但是,这里颜色的变化只能是一个提示,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需要“四诊合参”。
在望诊上,这个人的面色有无光彩,神色形态有无神采,言行应对是积极还是消极,坐姿身形是紧张还是放松......这里的重点是关于整体的生命力:这个人的生命力还有多少,格局如何,上焦—中焦—下焦的运转状态,虚实开阖情况如何......
如果他三焦不虚,神气很灵活,能够真实地微笑、有光彩,这个代表生命力不弱。生命力这个东西决定了预后,向生还是向死。
如果眼前是比较胖的老年人,你能否感觉他的整个身体是实墩墩的,还是里边是空的。就像发得很松与很紧实的馒头的区别。大家先有这样一个写意的观察和形成这个印象的能力,然后慢慢地把它细化。这就是诊断能力的训练。
粗守形,上守神
我们在大学初学针灸,是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学习的。
那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一样,把全身每个穴位都在心里按顺序点一遍。比如足太阳膀胱经起于晴明穴,然后到攒竹、通天、天柱这么一圈下来。这个过程还可以体会每个穴位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这些细微的感受不仅在身体上、经络上有,还会作用到情感和思维,甚至对外界的感受与互动交流方式,很有意思。
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不光记住了经络穴位,同时还学习了导引,训练了专注力和感受力。把心收回来,留意自己的感受,你就能高质量学习,很多东西自然就知道了,不会有太多因为不知如何归类而产生的疑问。
大脑遇到新的事物,会习惯性地把它放到已有的框架里,就像家里的收纳箱,贴好不同标签,每次拿到新物件,就放到已有的类别里。这个“标签化”“把未知纳入已知”的过程会让人类很安心。
然而,大千世界,气象无尽,岂是概念、书本所能涵容?概念也不等于知识,概念只是一个标签。缺乏深入学习的能力,缺乏对真实世界感受的大脑,常常满足于标签的清晰有序,执着于是否符合既定标签。对于这类人,世界从未真实、整体地存在,因为他只是活在受限的概念中。
须知,概念只是“指月”的手指,是路标。这就是先贤经典与后世论述、阐发、归纳之书的区别所在。经典直指本然,指向清明的月光或浩瀚的星空,深邃的内心......对于月光,古今中外有很多不同的路标,也许曾经因为需要“统一名号”发生过不少“战争”。
经络和穴位,既然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非皮肉筋骨也”,说明经络和穴位是超越肉体的,是在能量层面上的传输线路。所以针灸的作用原理不在肉体上,是经由肉体,作用并调节较高层人体能量或是精神层面,再往下作用于肉体。
神气出了问题的病人,像一块磁力消失或紊乱的磁铁,失去了内在的秩序,同时也失去了与天地间的互感互通。通常,我们把失效的小磁铁放到一个正常的大磁铁附近,就会重新获得磁性。
传统的针灸医生跟病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帮助病人的神气系统恢复原本平衡的状态,并恢复后者与内外世界的正常交感。
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粗心的医生被形体牢牢抓住,而上乘的医生知道“神”才是针道所在。《灵枢·本神》里也有“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明示。
现代不少针灸医生往往把针灸的效理解释为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应,这也很正常,因为他的知识体系里只有这些概念,认知只能由此而发生。
与之争辩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一个寓言所示:一只乌龟从陆地回到水中,鱼呀、虾呀、泥鳅等老朋友们都来看它,问它陆地上的世界是怎样的?于是乌龟说起了蜗牛、鸟儿,各种美丽的花、蝴蝶,还有挖洞时遇到的各种小虫和红薯根......于是,它的朋友们都胸有成竹地点着头说:“对对对,螺蛳和川条鱼就是那个脾气,藕的味道确实不错,我们早就知道了......”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顾问。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