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A股医药行业
(提示:本人只在本公众号《龙谈价值》发布文章,其他所有平台均未有账号注册,如有未授权转发文章、收费阅读等,均为假冒,各位读者注意不要受骗)
周末网传一则消息,去年A股上市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合计613亿元,还不如罗氏一家的研发投入,而销售费用却接近2800亿元,扣掉672亿元的销售人员薪酬后有2118亿元用于学术推广、宣传、招待费等。
于是我把整个A股医药行业接近390家公司2020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情况过了一遍,由于时间有限,还没能去过港股的公司,港股还有170多家医药公司,预计其中还会有120家以上的国内医药公司。(以下数据来自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三级行业分类)
1、化学制剂+生物药行业
这两个行业132家公司合计营收接近4000亿元(剔除规模较大的医药商业业务),研发费用合计超过320亿元,研发费用率超过8%,销售费用合计接近1200亿元,销售费用率接近30%。
剔除营收规模较小或几乎没有营收的biotech公司外,研发费用率靠前的创新药公司是微芯生物、贝达药业和恒瑞医药,恒瑞医药一家占行业六分之一的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率18%,已经接近海外创新药巨头20%以上研发费用率的水平。
销售费用方面化学制药+生物药领域有四分之一/35家公司销售费用率超过50%,但是其中包含14家收入规模较小的biotech公司,实际则是21家。其中包括未名医药103%的销售费用率、通化金马77%、景峰医药68%、仟源医药66%、翰宇药业64%等等。
正常来讲成熟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率(biotech不适合),我认为不能超过40%,否则说明公司的销售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的,未来常态化之下创新药企业25%-30%左右的销售费用率应该是正常的,也符合海外情况的。
在创新药行业我又缩小了一下筛选范围,剔除没有收入的biotech公司(科创板的biotech质地普遍较差),选择研发费用率超过10%、销售费用率低于50%、研发投入绝对金额超过3亿元的公司,只有6家,分别是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甘李药业、海思科、信立泰、贝达药业。如果把研发费用率放宽到8%,则会增加科伦药业、复星医药和丽珠集团三家。
2、中药行业
中药行业70家公司2020年合计营收超过3000亿元,但是由于其中有白云山、云南白药、信邦制药等公司的医药商业收入规模较大。
剔除这三家公司后的收入是2050亿元,合计研发费用率3.17%,合计销售费用率31.58%,这还是考虑其中仍然会有大量医药商业收入的情况下,整个中药行业的销售费用超过730亿元,销售费用率预计在33%左右;研发费用合计73亿元,与销售费用刚好相差十倍。中药行业也是超高销售费用率的重灾区,并且普遍研发投入很低。
整个中药行业只有一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达到两位数,就是康缘药业。
整个中药行业有8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超过50%,步长制药以84亿销售费用、52%销售费用率位居销售费用榜首,龙津药业以62%位居销售费用率榜首。
3、医疗器械行业
医疗器械行业93家公司2020年合计营收超过2100亿元,不过其中包括英科、迪安诊断、振德医疗、华大基因、蓝帆医疗、鱼跃医疗、奥美医疗等一批在去年抗击疫情中业绩大幅放量的公司。
医疗器械行业累计销售费用280亿元,销售费用率13%;累计研发费用124亿元,研发费用率5.88%。剔除受益抗疫为主的器械公司后,合计收入1200亿左右,研发费用率8%左右,销售费用率18%左右,合计研发费用约为100亿元,其中迈瑞医疗一家投入19亿元,占比接近五分之一,乐普医疗研发投入7.36亿元占比7%。
93家器械公司中,有25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超过10%,10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超过15%(包含心脉、惠泰、开立、艾德等)。有32家公司销售费用率超过20%,11家超过30%,销售费用率最高的是天智航、三友医疗、昊海生科三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的机器人或高耗公司。迈瑞销售费用36亿元,销售费用率17%,不到行业平均水平。
看海外医疗器械巨头,雅培2020年的研发费用是24亿美元,研发费用率7%;美敦力2020年研发费用25亿美元,研发费用率8%;波士顿科学研发费用11亿美元,研发费用率11.5%。迈瑞2020年研发费用率9%,并不算很低。
4、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行业29家公司收入接近8000亿,如果包含中药和化药板块公司里的医药商业收入,预计可以超过9000亿,占我国医药行业半壁江山,港股还有1500亿分销收入的华润医药和4600亿收入的国药控股。
29家医药商业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1亿元,其中上海医药一家投入17亿元,占医药工业比重7%。29家公司销售费用合计500亿元,上药一家占129亿元。
5、化学原料药
行业35家公司合计营收1000亿元,合计研发费用46亿元,合计销售费用81亿元,研发费用率4.5%,销售费用率8%,销售费用率超过20%的只有海正药业和石药新诺威两家公司。
6、医疗服务行业
行业27家公司合计营收超过750亿元,合计研发费用22亿元,其中药明康德、金域医学两家占一半以上,销售费用合计62亿元,其中爱尔眼科和美年健康两家占一半以上,销售费用率最高的美年健康达到24%。
......
所以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
整个A股医药行业目前共有387家公司,合计营收2万亿元,其中包括:
9000亿元的医药商业收入——400亿销售费用、4亿研发费用。
750亿元的医疗服务收入——62亿销售费用、22亿研发费用。
1000亿元的原料药收入——81亿销售费用、46亿研发费用。
2100亿元的医疗器械收入——280亿销售费用、124亿研发费用。
7000多亿的医药工业收入——2000亿销售费用、410亿研发费用。
医药工业中又包含:
2000亿元的中药收入——730亿销售费用、73亿研发费用。
5000亿多元的化药+生物药收入——1300亿销售费用、340亿研发费用。
A股医药股研发投入绝对金额超过10亿元的有7家,分别是恒瑞医药、复星医药、迈瑞医疗、君实生物、上海医药、科伦药业、健康元。研发费用率10%+的公司占比不到20%,研发费用率15%+的公司占比不到10%。
......
看完以后确实是心里有点五味杂陈的。一方面是近期也看到头部医院的头部专家对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CRO介入的唾弃,另一方面是传统药企们一大片的躺平、无研发、带金销售驱动。
中国医药行业自2015年“722事件”后,步入创新的正轨不到6年时间,biotech层出不穷,但是如果看看后面这接近两百家A股+港股上市传统药企,再想想后面还有三四千家没有上市的、更小的、更乱的小药企,我倒突然觉得,现在国内的biotech公司数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大量的biotech公司来对这批传统药企进行“大换血”。
原本认为质地比较一般的biotech,如果和这些后排的传统药企来说,或许已经是非常有希望的存在。企业是有基因的,绝大多数的传统药企都已经走在消亡的道路上,行业的变革给后排传统药企带来的“痛”才刚刚开始。
仅A股上市制药企业(化药+生物药+中药,含疫苗、血制品、生长激素等)收入规模就达到7000亿元,港股药企预计收入还有一两千亿元。腾笼换鸟,空间巨大,恒瑞医药会在高双位数到20%的增速下持续提高市占率,头部biotech公司已然进入爆发期,优质细分行业biotech层出不穷。
两三万亿的国内医药市场以及万亿美元的海外市场,足以容纳一两千家中国biotech公司,biotech公司相比传统药企会有更高的CRO/CDMO外包率,CXO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可期。
风险提示:本文仅讨论行业/公司经营情况,投资需综合考虑公司经营、估值、管理层等多方面因素,建议读者审慎参考,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不建议大家根据本文做出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