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篇赏析:《天亮前的扫地》路翎

路翎(1923-1994),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江苏苏州。在路翎二岁时,父亲赵振寰因故自杀身亡,不久徐氏举家迁南京,其母改嫁。原名徐嗣兴。汉族。路翎是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

我在几年前当过好一阵的扫地工。

我是知识分子,由于能力的关系,扫得慢些,我便核计着起得早些,特别在脏土和落花、落叶多的时候。但和我一起的老扫地工们却比我起得更早,我便努力地追赶他们。夏季扫了半条胡同才天亮,冬季扫了一条胡同路灯才熄,天色薄明。尤其在冬季,路灯的亮光特别显出黎明前的寂静,渐渐地我有些爱上这天亮前的浓厚的夜色未过去的景色了,但我更爱黎明前遇到的人们。

我每日将大扫帚在路口的大杨树下挥一下便扫起来了。我们扫过机关团体的宿舍门前,便有了因我们的扫地声而在窗户里亮起来的灯和敏捷地起床的声音。也有下夜班传来的,响起敲门的声音,灯开了一阵便又熄了。我们扫过人家的门口和窗口,好些灯已经亮了;早晨开门出门倒土或上早班的人们有的和我们招呼一下,那声音很亲切;匆忙地行走,使我见到建设着的社会的热烈的情形。也有精神很健旺的家庭主妇开门,一日的生计很早地开始了,传来洗衣声;在一个路灯很亮的胡同口,经常碰到一个开门往外看看便开始扫院落的老大娘,很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扫地工招呼着:“早啊!”也碰到几次黎明前奔波的女医生,有一次是接生的,土朴的胡同深处有新生的婴儿的哭声和人们的响亮的北京话音。有平板车的嘶嘶的声音,是一个颇为强壮的女工从她的小屋子出来上工去了,经常对我们招呼:“早啊,您扫地啦。”有一次亲切地问我:“您是南方人吧。”早晨敏捷而紧张地开始一日的活动的居民们,有时用在黎明前的空气里很响的声音和我们说:“早啊,北京市清洁卫生抓得好,社会主义建设嘛。”街道托儿所的儿童在天亮前的睡梦中的柔软的呼吸声和阿姨们的悄悄的北京话的声音也进入我的记忆。我注意到的人们的活动,和我和人们的相遇,连着远远的大街边的建筑工地上的灯光和暗影中的巨影,和一阵阵机动车的声音,使我觉得北京黎明前的律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景;同时,我是南方人,来到北京二十多年了,黎明前的土朴的胡同里的人们的亲切的招呼声,又使我觉得北京乡土之情,使我觉得我在北京是深深地落户了。

北京人有着纯朴的民风,直爽、明朗、有礼貌,天亮前的扫地,我逐渐增加和他们相识。他们的急急走、急急地推着自行车,骑上车子的姿态和他们的明朗的声音,和那大街边雄伟地矗立着的楼房的骨架,同样地给了我北京市开始建设起来的兴奋的印象——黎明前的扫地,这些是我难以忘怀的。

这是路翎晚年的一篇作品。

文章开头说:“我在几年前当过好一阵的扫地工。”路翎在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入狱,关了20年。释放出来后,作为“监督分子”在街道里当扫地工,直至1979年彻底平反。他所说的“好一阵”,算起来一共是四年。

当扫地工是很辛苦的。一个著名作家当扫地工,而又是在经受多年的监狱生活,身心受到极度摧残以后,因此更是非同寻常,不过作者对此说得很含蓄很简单:“我是知识分子,由于能力的关系,扫得慢些”。为了认真做好这件事,他就努力向老扫地工们学习,“核计着起得早些”,“夏季扫了半条胡同天才亮,冬季扫了一条胡同路灯才熄,天色薄明”。

扫地工的生活待遇是很差的。路翎刚当扫地工是义务性质的,而且必须自置工具。而他家里实在是太贫困了。一家多口人仅靠着他妻子在街道麻袋厂里洗补麻袋的收入来维持,很难继续支撑。经过他妻子的请求,从第二年起,路翎算是每月可得15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必须由他自己挨家挨户一角钱一角钱地去收取。扫地工的工具是大扫帚和装垃圾用的小车子,路翎无力置备。开始时用的是小扫帚,就曾有强蛮的人责问他,是否以此来表示对政府不满?路翎赶忙在妻子洗补麻袋发下钱来时去购置了大扫帚,并用里弄给的破旧肥皂箱改装成小车子。文章中说:“我每日将大扫帚在路口的大杨树下挥一下便扫起来了。”这已经是比较迟一些时候的事了。这时候他已经渐渐地爱上天亮前的景色和黎明前遇到的人们了。

路翎为何渐渐爱上扫地时所见到的天亮前的景色?许是由于“路灯的亮光特别显出黎明前的寂静”,让他暂时从苦难遭遇中得到一些解脱。他自从被当作反革命分子逮捕后,为了辩诬,曾在狱中不住地叫喊,不住地写申诉信。而这在“左”的统治下是不容许的。于是他受到辱骂,锁上镣铐,威胁和恐吓时时袭击着他,让他的神经经常处于极度紧张和不安状态。出来当扫地工,虽仍是“监督分子”,但毕竟可以和亲人生活在一起;在黎明前的寂静环境中,更可以把过去所受到的屈辱和恐惧暂且丢在一边。

路翎在天亮前扫地时所遇到的人,有急急赶去上班的,有下夜班才回来的,有家庭主妇,有老大娘,有医生、女工等等。他们有时跟路翎亲切地打招呼。“早啊,北京市清洁卫生抓得好,社会主义建设嘛”——这是对他认真扫地的鼓励;“早啊,您扫地啦,您是南方人吧”——这似乎是对他不幸身世的某种安慰。路翎把所遇到的人们的这些亲切招呼,以及所看到的人们“早晨敏捷而紧张地开始一日的活动”和“建筑工地上的灯光”、“暗影中的巨影”以及“一阵阵机动车的声音”连结起来,就感觉到了“北京黎明前的律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景”,甚至感觉到自己“深深地落户”,体会到北京的“乡土之情”。直至文章的末尾,还重复地说,这一切都是让他“难以忘怀的”,这是一种多么崇高而优美的情思!

路翎对北京及建设事业表露出这样深厚的感情,是非常可贵的。他祖籍江苏,家住南京,50年代初因工作调动才迁居北京。到此文发表前,在北京的数十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监狱中度过。冤案彻底平反后,他的友人去寻访,看见他家多口人住的是一间只有十一、二个平方没有窗户的陋室;路翎不仅已经衰老不堪,而且神情呆滞,寡言少语,答非所问。友人们争着表示要“把路翎的灵魂呼唤回来”。终于由于各方面政策逐渐落实,路翎重新开始执笔写作了。《天亮前的扫地》发表于1984年,这时路翎已62岁。如果把这篇文章只是当作一般散文来鉴赏,意义恐怕会估计不足;只有还把它当作历史事件的一种见证材料来审览,才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这篇文章虽短,但是我们读后,心头应该是沉甸甸的。

(0)

相关推荐

  • [敝帚自珍]醉鬼歌

    看着老头黄永玉设计的酒壶,颇纳闷,为啥他把这泥做的酒壶弄成麻袋的模样,而且还怕人不理解,画蛇添足地在酒瓶口上系了个麻绳. 这真是为酒鬼预备的壶,能喝的酒鬼多半漏酒,这麻袋就是高妙的寓意.而且还有一个调 ...

  • 散文||月亮与路灯

    月亮与路灯 熄了灯,宿舍很安静.窗外有月光,却没有洒进来.透过玻璃窗,还能感受到窗外月亮的皎洁.冰玉般的月光下,还有许许多多的路灯在发着光芒.不知它们会仰慕月光,还是会责怪月光与它们争了光华. 路灯, ...

  • 《长寿花》组诗  黄典富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1.<长寿花>组诗 文/黄典富 微风花舞动,劝君饮满杯. 心事脑后抛,相谈甚融洽. 长寿花无疆,但愿友情久. 求神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灵璧诗歌】落雪的声音

    落雪的声音 文/灵璧曙光 我尝试了醉的滋味 在落雪的午夜 一个人沿着长街徘徊 路灯把零星的飘雪展示 那么纷纷扬扬的 笼罩了这个城市 兄弟们刚刚歃血为盟的姿态 和着高分贝音乐 连同整箱的啤酒 一如这漫天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空灵的雾/苏立敏

    有人说,雾是地面的云,是水滴打湿了翅膀飞不动了才绵延在草木间,这意境好美,喜欢云,自然也就喜欢雾了. 愿意把有雾的早晨叫做清晨,把有雾的秋天叫做清秋,有雾的时节总是多了几分空灵与清透,早上醒来,只要有 ...

  • 散文名篇赏析|阿兰:读书之乐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 ...

  • 中国散文名篇赏析:《保险柜里的人》林彧

    太阳消逝了,星星和月亮,所有的 发光体都不见了.我在黑黝黝的方 盒里,是我在冷冰冰的保险柜中-- 他们说,他躲在那只保险柜中--是自己躲进去的,保险柜的钥匙和号码只有他知道. 一群人围着铁皮保险柜指指 ...

  • 散文名篇赏析:《溪涧的旅次》 刘克襄

    迩来入山赏鸟时,逐渐地脱离森林的核心地带,转而喜爱沿溪跋涉了. 可能是年近三十吧!我想自己已变得容易感受孤独.而溪涧似乎存藏着一股山中最旺盛的生命力,能够赋予我强烈的安全感.连带的因了溪涧向下流出,最 ...

  • 散文名篇赏析:《小村即景》韩小蕙

    韩小蕙 这里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我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譬如"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 ...

  • 散文名篇赏析《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 ...

  • 散文名篇赏析:《静虚村记》贾平凹

    贾平凹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 ...

  • 散文名篇赏析:《光之四书》林清玄

    光之色 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卡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艺术家们都在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这种绝对往往不是一种常态. 我是 ...

  • 散文名篇赏析:《诗魂》赵丽宏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 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这条静悄悄的林荫路,依然使人想起幽谧的梦境-- 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 ...

  • 散文名篇赏析:《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张抗抗: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作家.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