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维亚瓷器
X
外酱釉内青花的装饰手法,出现于明洪武、天启、崇祯以及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其中康熙朝最多。外酱釉其实是仿宋代定窑瓷器的褐釉品种,俗称紫定,表达了后人对宋紫定瓷器崇尚。这种幽古的紫定(酱釉)加上新潮的青花,结合在同一瓷器上,可谓出新品种,既迎合国人大众的消费心理,又适合海外人士对宋瓷的顶礼膜拜,故作为外销瓷长久不衰。 巴达维亚在18世纪荷属印度尼西亚,当时景德镇的外酱釉内青花茶具有许多从此地转运到欧洲。当初欧洲人就将中国的这种瓷器称为“巴达维亚瓷”。其特点是造型多碗盘,器物外酱釉,内壁绘青花,西方人以此为咖啡具。
巴达维亚是个印尼的港口,荷兰的船队把这种美丽的瓷器运回欧洲,无法用欧洲的名字命名,就把运瓷器起始的港口的名字BADAWI给了这种瓷器。酱釉瓷器也称为紫金釉,康熙朝烧造的颜色深沉,很像巧克力的颜色,雍乾的酱釉颜色都要偏浅一些,更偏酱黄色,到了晚清釉色已经大不如清三代的了。当年欧洲如果有一套巴达维亚茶具作为点缀,是一种时尚。笔者有一个这样的盘子,底部小残,但是釉色很美,青花颜色也很深沉,康熙早期典型的双鱼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