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战国四公子,唯信陵君最值得欣赏?
谈秦说汉(八十七)
Ø 前言
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都是王族之后,家财万贯,身世显赫。楚国的春申君是平民出身,因侍奉楚国太子在秦国为质时,为救太子回楚国而做出杰出贡献,太子成为楚王后任其为楚相。其中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三个人都有协调诸侯国“合纵”攻秦的经历,但只有信陵君成功了。邯郸之围,赵国向魏国求救,而魏王陈兵边境却不敢出击,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战成名。因此相对来讲,文武全才,忠信仁义,信陵君是最值得欣赏的。
战国末期,因六国势弱,觊觎中原的秦国一家独大,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出兵攻伐。各诸侯国为了阻止秦军入侵,避免本国灭亡而努力图强,网罗人才,招徕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其中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最为著名,被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他们礼贤仁厚,好客养士,家里常有宾客数千人,其中有学士、策士、方士、术士、游侠、力士等食客,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下面简单地介绍“战国四公子”的传闻佚事,来分析各自的能力与贤名。
Ø 孟尝君
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因在五月五日的鬼节出生,因此得不到父亲田婴的喜欢。田文的母亲瞒着田婴偷偷将其养大,已有四十多个儿子的田婴居然到田文长大了才发现他还活着。田婴家里非常富有,足够田文挥霍。于是田文礼贤下士,收养门客几千人。田文对门客不论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于是田文很快贤名远扬。食客里有逃难的义士,也有偷盗之徒与逃亡犯人。田婴死后,追谥为靖郭君,田文继承了田婴的爵位,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的贤名传到了重视人才的秦昭襄王耳朵里,于是邀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入秦送给秦昭襄王一件名贵无双的白色狐皮裘,秦昭襄王果然封其为相国。但没过多久,有人跟秦昭襄王讲,齐国人孟尝君为相国可能会对秦国不利,秦昭襄王就将其逮捕起来。秦昭襄王的宠妾也想得到狐皮白裘大衣,并对孟尝君的门客承诺,只要得到狐皮白裘大衣后,可帮忙做秦昭襄王的思想工作,将其放出来。
于是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化妆成狗,从秦昭襄王处将大衣偷了出来,秦昭襄王的宠妾拿到大衣后,秦昭襄王果然被枕头风吹晕,把孟尝君放了出来。孟尝君连夜逃到函谷关前,由于天未亮出不了关。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学着鸡鸣的叫声,守关的将士听到鸡鸣之声,以为天已亮了,就打开城门。这时,清醒后的秦昭襄王果然派兵来追捕,但孟尝君已逃出关外,不知所踪,这就是典故“鸡鸣狗盗”的出处。
孟尝君经过赵国境内,赵国的平原君以贵宾之礼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名,都想一睹孟尝君的风采,于是在孟尝君回国的半路上围观。有人笑其相貌丑陋,孟尝君听到这些揶揄的话,大为恼火,与随行的门客跳下车来,砍杀好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开。回到齐国后的孟尝君被任为相国,而孟尝君怨恨秦国,准备联合韩国与魏国,与秦国开战,幸好被东周君劝阻。
Ø 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贤德有才,好客养士,投奔于他门下的宾客也有好几千人。平原君家对面的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姬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看到跛子打水滑稽的样子,就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理论,并请其杀了那个耻笑他的姬妾,平原君笑而未应。于是,他的门客逐渐离去。当平原君了解到门客是因他看重姬妾而鄙视士人的原因而离开,于是杀了姬妾,并向跛子赔罪。后来,这些门客又渐渐回来了,这也是典故“美人笑躄”的出处。
“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围攻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联络诸侯国救援,以解邯郸之围。平原君带二十个门客一同出使楚国,但最终只选出19人符合条件。其中有个叫毛遂的门客,自告奋勇,说自己就像一把利锥,被雪藏在地下三年了没有施展的机会,要是放在布袋里,利锥的尖锋早都露出来了。其余门客都暗暗嘲笑毛遂,还好是没有发出声音。于是,平原君就带着毛遂,一起前往楚国谈判。赵胜在出使楚国之前,也已派人往魏国联络,请求魏国出兵救赵国。
平原君与楚王沟通楚国救赵国盟约之事,楚国因赵国大败,怕出兵惹恼秦国,因此犹豫不决。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登阶上殿,大义凛然,陈说利害。楚王正与平原君解释出兵困难的原因,看到毛遂突然持械上阶,问平原君始知是其家臣。楚王怒而欲令军士拿下毛遂,毛遂利剑出鞘,大声说:“楚王是因为现在人多才欺负赵国的使者吗?如果是这样,现在我与君上只有一步之遥,楚国军士未到之前,我已经刺杀君上了。”楚王自知理亏,更怕死,被逼得当众签署了出兵救援协议,这也是典故“毛遂自荐”的出处。
却说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魏国的救援之军还没有来到,秦军在更加疯狂地攻城。城破之时,指日可待,赵王已经打算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一次又一次派人催促楚、魏加紧行军。一个官吏的儿子李同向平原君建议,将门客及家奴组织在一起,或可与秦一战,以阻秦军攻城之势,以待援军。于是平原君召集家奴及门人,组织了三千人的敢死队与秦军决一死战,秦军也因此被逼退三十里,李同战死。这时春申君与信陵军的军队正好也已赶到,一起出兵击退了秦军。
Ø 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周游各地求学,知识渊博,口才极佳。因曾经陪侍在秦为质的太子有功,被楚考烈王任命为相国,春申君为辅佐楚王执政,也礼贤下士,招徕宾客。春申君担任楚相的第五年,奉楚王令春申君率兵与魏国军队共同解赵国邯郸之围。担任楚相的第八年,率军北伐,灭掉了鲁国。担任楚相的第二十二年,春申君协调六国“合纵”攻秦,楚王为纵约长,这也是六国最后一次“合纵”兵临函谷关。但强大的秦军出关阻击,六国军队败走,楚考烈王居然把战争失利的原因归于春申君,春申君也因此渐渐被疏远了。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于是到处找能生养的女人送给楚王,但始终没有生养,估计是考烈王某方面真的不行,没有生育能力。赵国人李园带着他漂亮的妹妹来到楚国,想献给楚王,以求富贵。后听说楚王没有生育能力,怕妹妹跟着楚王久了会失宠。于是想办法撮合春申君与妹妹。李圆妹妹嫁给春申君不久后有了身孕,于是李圆让妹妹做通春申君的工作,让春申君将有身孕的夫人(李圆妹妹)献给楚王,并匿藏了有身孕的消息,春申君居然真的照做了。楚王果然很宠爱李圆的漂亮妹妹,也因此又重用春申君,这也是典故“移花接木”的出处。
没过多久,李园的妹妹生下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春申君任相国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春申君的门客朱英跟他说:“楚王宠妾生的孩子是春申君的血脉,这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但李园在收养刺客,有可能会杀人灭口。”并请春申君趁楚王病重,仿周朝先祖时的“周公辅政”自行执政,待太子长大后,再还政于他,春申君不以为然。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派杀手埋伏于宫内,刺杀了春申君,并派人将春申君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受春申君宠幸有孕,而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所生的那个儿子,就是楚幽王。
Ø 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因被封于信陵,被称之为信陵君。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急人之困,门下食客三千人,为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兵围邯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出兵之后,被秦昭襄王派人恐吓,于是让晋鄙屯兵边境不敢出击。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由魏国援兵久不见动静,赵胜很焦急,派人指责信陵君见死不救,不守信义。
信陵君因救赵一事,心里也很着急,但由于手里没有兵权,也无可奈何。多次催促安釐王无果,于是自备战车千乘,欲亲率门下食客前往邯郸与秦军博命。后在食客侯嬴的建议下,找魏安釐王宠妾如姬盗取兵符,在力士朱亥的帮助下,从晋鄙手上夺取了军队的指挥权,立即出兵,解除了邯郸之围,这也是“窃符救赵”典故的出处。
公元247年,秦昭襄王派蒙骜之师伐魏,拿下了高都、汲。魏国屡败,无解困之良谋,魏安釐王才想起了信陵君,拜为上将军。信陵君集门客之谋,派人向各诸侯求救,各诸侯闻“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复为魏将,皆派兵救魏。于是信陵君“合纵”魏、齐、楚、韩、赵、燕五国之兵与秦军交战,蒙骜败走,信陵君率军乘胜追至函谷关。这是秦国最后一场被五国“合纵”打败,也是秦军名将蒙骜唯一的败仗。在这之前,诸侯国屡次“合纵”攻秦皆因诸侯人心不齐、从未成事,最终以信陵君得以成功。
Ø 总结分析
“战国四公子”都是战国末期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虽然各人出身稍有不同,但招徕宾客,礼贤下士,扩大势力,是其共同的特点。而以身作则、谦卑贤仁,在集权专制的社会风气之下,首开民主之先河,这难能可贵。其中孟尝君被困秦国而用“鸡鸣狗盗”之流以逃命,因他人言辞过激怒而杀人,我认为是其邪心较重,做人偏激,难成大事。平原君因“美人笑躄”,杀妾以讨好门客,亦非君子所为,友善的门客不应该是非要流血才换回。而春申君将已有身孕的姬妾献给楚王,以续富贵,更为人之不屑了。
而信陵君魏无忌,在赵国有难而魏王不敢出兵时,第一想到的是亲自带领自己能组织起来的力量去搏命,敢于舍身成仁。得到门客提醒之下,又甘冒杀头的危险“窃符救赵”,这难道不是一个大丈夫铮铮铁骨所为吗?“合纵”五国之兵,驱敌于函谷关内,未尝一败的天下名将蒙骜都不得不败兵于其麾下,这不正是运筹帷幄之统军良将吗?因此,若论“战国四公子”之忠厚贤能,文武全才,唯信陵君为首也。
20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