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家传方!补心气、活心血,化解冠心病心绞痛,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曾经,我有一个朋友,当着我的面揶揄中医现状:
中医人,一个一个自命清高。自己有的东西,舍不得拿出来,怕别人学。别人的东西,看见了以后又瞧不起,嗤之以鼻。
文人相轻也罢,自命不凡也罢,总之,有这么一帮人在,中医好不了。
对此,我哑口无言。因为,人家说得对啊!
实事求是如此。有多少人,对自己的东西捂着藏着,生怕别人学去。看到别人的经验,又嘴角一撇,觉得微不足道,比自己的差远了。这的确是令人尴尬无奈的事儿。
当然,也有例外。
我个人的体会是,那些真正的临床大家,总是对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对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他们,才是中医行当里栋梁。
比如说,下面我要谈的这则经验,就是临床大家的无私奉献。
谁呢?是颜乾珍老前辈。
颜师,是国医大师颜德馨之后。在行医的过程中,颜师屡屡用到其父亲家传的一张方子,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1992年,颜师曾经利用权威渠道,将这一心得和盘托出,引起了业界的反响。
而今,30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依然认为,这张方子,值得向普通读者和业界同仁解读。
方见——
党参、丹参、黄芪各15克,葛根、赤芍、川芎各9克,山楂、决明子各30克,菖蒲4.5克,降香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围绕这个小方子,还有一张验案,很有代表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58岁,患有冠心病多年。经常痛彻项背,胸闷不已。一旦发作,就伴随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里慌乱,睡不好觉。什么时候容易犯病?就是劳累之际。
后来,此人寻中医治疗,求治于颜师。刻诊,见舌发紫,苔薄白,脉细涩。当时,患者用的就是上头这个方子,不过是在其中加入了琥珀1.5克(另吞)。
结果,患者服药10剂以后,诸证大为改善。接着,原方不动,继续用了三个月,诸证悉平。复查心电图,发现十分正常。
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属于典型的气虚血瘀、心脉受阻。这个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类型。
这样的人,一般多为老年人,病程日久,其气必衰。看脉象,往往偏细。平时,则神疲乏力。
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不能行,于是形成血瘀。淤血阻滞,患者不但胸闷作痛,而且舌面发紫,或有瘀斑,脉象偏涩。
这类人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不敢受累。一旦累着,立刻容易发病。因为劳累耗气,会加剧气虚血瘀的状态。此外,他们还可能容易出汗。这是气虚,固摄失常的表现。气虚日久,有些人还容易伴随阳虚,表现为形寒喜暖,四肢不温。
你想想,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存在?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益气活血。
当然,能起到这类作用的方子,数不胜数。我前面所说的验方,不过是代表之一。我们看看吧:
党参、丹参、黄芪各15克,葛根、赤芍、川芎各9克,山楂、决明子各30克,菖蒲4.5克,降香3克。
这里头,党参、黄芪,用于健脾益气,解决气虚的问题。丹参、赤芍、川芎、山楂、降香,用于活血化瘀,解决血瘀的问题。葛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可以扩管。决明子,现代药理学认为,可以降脂、抑制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所以说,这两味药,从传统药性上来看,似乎和活血化瘀无关,但实际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还是很强的。
最后,有菖蒲来开心窍。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石菖蒲可以抗血栓,抗心肌缺血。
这就是基本的用方思路。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它也有加减之道。比如说伴随口干口渴的,考虑气阴两伤,加麦冬、玉竹、五味子。伴随阳气不足的,加人参、附子。伴随痰浊壅肺的,加栝蒌、薤白。疼痛特别严重的,加失笑散、乳香、没药等。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吧。
其实,生活中,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虚血瘀的人,有不少。这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证型。我前面提到的验方,立意清晰,用药思路明了,所用药物相对普通寻常,而且于临床实践中得到过验证,故而有它科学实用的一面。希望我的介绍,能够帮助普通的读者,多一条解决病痛的思路,也帮助中医的同行朋友,多一点救人的本领。
当然,说实话,我只是在炒冷饭。要知道,这是早在30年前,就已经公布于众的心得经验了。我旧事重提,不过是希望大家能对老经验多一点重视,不让老辈中医人的经验随风飘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