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讲堂」第十六讲:读诗和欣赏(下)
根据江南讲记整理
读诗和欣赏第二步:欣赏
江南雨
对于一篇作品的欣赏,我认为同样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理解作品,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产生共鸣,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问题不多说了,相信读者已经可以理解。
其次,欣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比如《赤壁》的起承转合,它的假设手法,以及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等等,就是这首作品的主要特点。作者不说赤壁之战的结果如果改变的话,会使东吴灭亡和生灵涂炭等等可以想到的问题,而把着墨点单单放在二乔身上。而且这二乔可能的遭际,仅仅依靠对于历史细节的捕风捉影的传说上。这样的手法是只有诗歌才具有的,它是高度艺术手法的体现,是以点代面的结果,会使得作品更富趣味性和可观赏性。至于后世有些文学评论家对其肆意歪曲和诋毁,认为作者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而只担心两位美人的遭际,因此反映了作者的某种心态和低级趣味,甚至引到阶级性、政治立场等等,那就不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态了。
再次,我们需要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具体的修辞手法等等细节的东西进行欣赏和学习。比如“春深”二字,就很值得玩味。同样,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的炼字技巧,就很值得欣赏。而“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等千古名句,我们当然要懂得欣赏,知道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我们阅读和欣赏古人作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学习。同时也应该学会欣赏和分析今人的作品,这关系到我们的眼力。通过学习古人来提高我们的眼力,通过分析今人来验证我们的眼力。眼力高的人,其自己的作品不一定就高。但眼力不高的人,其作品肯定不会高到哪儿去。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别人作品的好处与不足,或者说知道什么叫作好,怎么才叫好,自己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别人好的语言、章法、技巧,我们自然可以学习和模仿。而知道了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能知道怎样去避免。这就是读诗和欣赏的根本目的。
阅读和欣赏,首先牵涉到看什么书的问题。在这里,我再给大家推荐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我的经验是,先从基础的鉴赏类书籍开始阅读,里面不仅有前人经验的总结,也包含很多知识和典故以及作者的背景资料分析。如果想深入学习,上海辞书的鉴赏类系列都可以涉猎,顺序上建议先唐宋,然后魏晋、先秦,最后元明清。可以先诗后词,兼顾曲和散文。初学时不建议阅读诗话词话类书籍,因为不容易读懂,效果反而不明显。我曾经给自己的学生推荐过这套书的名单,也列在下面,供读者参考: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册)、宋诗鉴赏辞典、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先秦诗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两册)、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两册)。
下一讲:咏物诗的境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