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古玉形态各不同,玩古玉不要禁锢视野,不得其乐

一个爱好是一个圈子,当各位还是圈外人的时候,对于圈内多半是好奇或者是感兴趣,从而萌发出想要进入这个圈子的想法。但是进入这些圈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圈子。比如说玩古玉的人就有一个圈子,接触过古玉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抛开专业的知识不说,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基础的东西呢?

首先收藏古玉不能过于注重玉材。有些小伙伴在搞收藏的时候陷入了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那就是认为判断一块玉的价值首先就是看它的材质,如果这块玉材质非常普通,那么即使富含再多的文化内涵,这块玉的价值也不高。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甚至对于某些收藏家来说他们根本在意玉材,而是更加看重这块玉承载的文化和历史。

比如说从文化时期的一些流传下来的玉器,素面无纹,线条非常简单,有软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和阳起石,独山玉、岫岩玉、玛瑙、绿松石、孔雀石、青田石、煤玉等,而且本身的材质也不是太顶尖,但是能够流传至今就已经是难得的珍宝了。所以希望各位小伙伴在收藏古玉的时候多多考究这块玉的来历,深探其背后的文化,即使制作简单,材质一般,也不要过于在意,否则很有可能会错失一件珍宝哦。

过分推崇白玉的人。只要稍微接触过玉石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白玉是非常珍贵的一种玉材,在中古、高古玉当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而正是因为这种玉材非常的珍贵,所以价格较高,追逐白玉的人多半是想要投资和发财,而不会去在意这块玉所存在的文化和精神意义,对于传播古玉文化没有一点的好处。无可否认的是这部分人占了整个圈子当中的大部分,但是对于玩中古、高古玉的人来说对于这种人绝对是嗤之以鼻的。

最后是不可“以工断玉”。由于古玉流传至今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期间会发生一些什么谁也不知道,各地制玉方法也不一样。于是对于收藏家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在众多的玉石当中去辨认出哪些是真的,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程。

有些收藏家自认为对古玉的制作工艺比较了解,所以在判断与真假的时候,会过分地关注这块玉的做工。只要觉得这块玉看起来像是现代工艺品制造出来的,那么他就会一竿子打死,觉得这块玉肯定是假的。但其实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古人的制作智慧,当初他们研发了一些非常先进的制作工具,用这些工具制造出来的古玉看起来和今天的新玉很相似。所以并不能单单用这一点来判断一块玉是否是古玉,而是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来判断。

简单说文化时期重沁,商周重线,战汉重型,唐宋元重题材,明清重玉质。古玉这个圈子不是说进就进的,只有当各位真正学习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圈内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