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被套了?别慌,1个秘诀稳住
简七·豆
大家好!同事小宝来吐槽,说去年买了一只热门白酒基金,这两天跌得都不敢多看一眼账户。
“本来以为买基金投资会是我的额外收入,没想到成了最大支出。”
真是扎心了。
靠听消息、看排行榜买基金,是很多新手朋友容易陷入的误区。
投资基金是一件严肃的事,与其跟风,不如——
先了解基金背后买了什么个股、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否和自己较一致。
要明确,买的是这个投资方向,而不是令人羡慕的“涨幅”。
01
投资中的“排队魔咒”,你中招了吗?
生活中,你在排队的时候,有没有总感觉别的队伍比自己的快,可是等跑到别队时,又发现离开的队伍变快了...
仔细想想,包括小宝在内的很多朋友,投资基金也很容易中招这样的“排队魔咒”——
看到哪个涨幅最高、哪个行业最热,就迅速换基。
结果呢,等自己跟上了新的队伍,就发现,一买就被套住,甚至还“踏空”了原来基金的收益。
更惨的是,交了一笔不小的手续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既视感。
小宝来咨询怎么办?我们建议他,做好「补救」工作:回过头仔细看基金的持仓。
如果依然是你看好的行业,那就静等市场的热点再轮动回来。
跌了,也别想着一口气“抄底”。
手上始终留有子弹,保持继续定投的节奏,分批去买入便宜的筹码——
守住纪律,“放长线,钓大鱼”。
当然,另一个更长期的策略是,打造自己的「基金池」。
02
「基金池」包括什么?
想在基金里有好的投资体验,就不能只盯着一类基金买,比如只买消费、新能源等,而是要多选几种不同类型,组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基金池」。
就像是组建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优势,成员间相互合作,最终达到降低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
这个做法比较直接的实践方式是,买投资更分散的宽基。
宽基指数相当于“买大盘”,不仅风格明确,持仓透明,而且覆盖面更广。
比如上证50、沪深300代表大盘蓝筹股,科创50、中证500等代表中小盘成长股。
沪深300、中证500覆盖的行业中,房地产、金融、化工等传统行业占比较高;
创业板指、科创50则科技属性更强。
前者TMT(科技、媒体、通信)与生物医药占比四成,后者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电子和医药——
可以说,这些行业都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了。买它们,就意味着买国运。
从这个简单的逻辑出发,持有起来是不是能更坚定一些呢。
而主动基金的风格、行业,需要根据前十大持仓,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等信息综合判断,难度比宽基指数大一些。
为了体验好一些,可以买行业分散一点的基金,下次可以仔细和大家聊聊。
总体来说,新手朋友们构建「基金池」,可以从“宽基占大头,少量买主动”开始。
03
如何构建自己的「基金池」?
把宽基做「主菜」,选择2-3只分散定投;主动基做「配菜」,少量买一些。
比如拿7成钱,买沪深300、科创50等,3成钱拿来买2-3只主动基金。
这样构建一个「基金池子」,既能赚取大盘上涨的平均收益,还能利用基金经理的研究管理能力,获得一些高于平均的收益。
另外,别忘了要降低组合里基金的相关性。
比如,上证50和沪深300代表的都是大盘蓝筹风格,基本上是同涨同跌的,同时配置这两个指数达不到真正的分散投资、降低波动的效果。
但是,它们能和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在行业相关性上能形成明显的互补,在配置时可以交叉考虑。
每个人的「基金池」 包含的品种可以不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能坚持买的基金,非常关键。
说起投资最怕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怕亏。
这两天的基金因为下跌,而上热搜,给不少刚入市的朋友上了一堂风险教课。
投资里有一个词叫:盈亏同源。
很多人把风险默认为亏损;但事实上,风险的本质是波动——向下波动是亏钱,向上的波动是赚钱。
如果被短期的下跌,震出了市场,那么你也就等不到向上波动的那一天。
只要留足明确要用的钱后,你就可以拿出一笔钱(至少3年内用不上),来做长期投资。
这笔钱,不管多少都已经具备了承担波动的基础。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地开启投资之路,正确认识风险。
在实践中完善投资逻辑,体验整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才是长期保持收益优异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