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书单(第二版)
本文献给有志于成为职业投资者的股民朋友们。
很多股民说,炒股心理素质不好,一遇到暴涨暴跌就惊慌失措。问我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答案是大部分股民的心理素质不好,是因为他们缺乏系统的训练:
一是没有经过艰苦学习的训练,缺乏执行纪律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心理脆弱的像温室里的花朵,很容易受情绪支配惊慌失措的交易。
二是缺乏持之以恒做事的训练,不仅仅是炒股,学习也是虎头蛇尾,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不到长期学习的人,也很难做到长期投资。
三是很少做学习笔记,大部分股民很喜欢聊天、浅阅读,在浅水区流连忘返,经常在稍微深一点的难度面前退缩,不敢挑战自己。
反之,刻苦学习、持之以恒、通过写作挑战自己,会极大的提高股民的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素质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所以,请不要觉得读书耽误了赚钱,这同样是一场投资的修行。
下面的书单,是我曾经走过的路。我的亲身经历,已经证明这条路是可以成功的,业余时间精读这些书,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合适难度的书来读:
1、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读第一本。《牛角包一样的会计:会计轻松入门 》
'开家面包店,钱从何处来?花到哪里去? 做份牛角包,成本怎么算?定价是多少? 跟着熊妈妈,从零开始学会计。 '马津 著
2、会计入门的,读清华大学肖星《一本书读懂财报》
买书的同时,还可以听喜马拉雅APP有声教材。
3、读过几十个上市公司年报,做过笔记或者写作训练的,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有中文简体、繁体、英文版。
英文版名字《one up on wall street》
推荐英文原版、繁体中文版。从淘宝买,搜索关键字“彼得林区”购买。
也可以买繁体和简体对照阅读。(主要是简体版里有偶发性的翻译错误)
4、能坚持把前三本书全部读完,并能坚持写读书笔记的,读《财务会计:概念方法与应用》
[美] 罗曼 L. 韦尔(Roman L. W)
这本书,要求把课后习题做一遍,不要只看内容。
5、学完财报语言之后,就可以学习关于商业智慧的书籍了。
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如果你迷恋股市行情,每天盯盘,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读书,我建议您先试用一下我的6+1交易法,改变自己的交易方式,然后再读书。
第二版中,我们还要奉献给大家一些分层阅读的技巧。
很多股民,看书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谁写的风趣就看谁的,阅读慢慢变成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工具。还有很多读者,阅读固化了,只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看书,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
我认为高质量的阅读,应该是分层的,如下图所示。
最上面一层是巴菲特、林奇等大师的原著,要看原著,不要只看别人二手的解读。包括我写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系列笔记也不例外,一定要先看原著,再看我写的读书笔记。
第二层是国内顶级的投资大咖写的书,包括高毅资本的领军人物邱国鹭,包括稳定盈利的私募基金经理冯柳、高瓴资本的张磊等。
第三层是学术界的经典教科书,包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肖星写的《一本书读懂财报》,亚马逊“财务会计”类销售排名第一的《财务会计概念、方法与应用》,其作者是芝加哥大学财务会计教授罗曼L·韦尔。
第四层,我毛遂自荐,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用碎片化时间看我写的公众号文章学习投资。
这四层的阅读,大家可以自下而上、循序渐进,也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可以马上检查一下,自己的阅读是否缺失哪一层。另外,如果别人给你推荐某一本书的时候,你也要清楚,这本书属于哪一层。
很多人以为,阅读就是读完了事,其实每一层的阅读,都有其要求。
大师级的阅读要有历史观。
举个例子,我曾经要求我的一个学生,在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序言那一章的时候,把从1929年以来的道琼斯指数列出来,和文章描述的时间段一一对应,并重新理解文章的意思。
可惜他认为这应该是一种无聊的工作,所以没有做,很遗憾他对那篇文章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如果他做了道琼斯指数最近100年的图表,他就会发现,1906年,道琼斯指数90多点。28年过去了,美股到了1934年,还是90多点。很惨吗?其实大家的想象力还不够,又过去了8年,道琼斯指数依然是90多点。从1906到1942年,道琼斯指数盘整了36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从24岁刚工作就攒钱开始炒股,到60岁退休还没有解套,这是怎样的一种惨烈?
很多做技术分析的人都知道,技术指标在盘整的市场会发生钝化,会不断发生高点金叉追涨,然后下跌,在更低的价格死叉卖出的情况。在技术指标钝化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亏损。
中国这些技术分析的拥趸,应该从来没有想象过,技术分析在持续36年的盘整市场,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技术派的大神李佛摩尔在1940年吞枪自杀,技术分析的鼻祖江恩到1955年去世的时候,股票账户还亏损累累。
只有站在1906到1942年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技术分析的没落,以及那个时代价值投资的异军突起、惊艳绝伦。
同样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近代史上最著名的6次组织创新的发生历史,就不会深刻理解巴菲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投资脉络。
读国内顶级投资大咖的书,要结合身边的案例来学习。
之所以在研究巴菲特、林奇之外,还要研究国内投资大咖写的书,是为了把理论更好的联系实际,知行合一。
比如说今天上午我看的高毅资产首席研究官卓利伟在内部分享会的记要,在他讲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时,结合自己的研究股票池,我就联想到东莞地区的小家电配套能力造就了拓斯达的机器人业务,而国恩股份的改性塑料则充分利用了上游万华化学、下游青岛海尔同处一地的分工合作。
卓利伟讲服务业的分析框架的时候,他对用户数量、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拉新成本、边际利润、客户的学习成本和转换成本这些要素的分析,总是能够引起做我做公众号经验的强烈共鸣。
找一些有课后题的财务分析教科书,做题、做题、做题。
那很多朋友说,我看了好多《会计轻松入门》,《一周学会资产负债表》,《读懂财务报表就这么简单》,为什么到现在我还是不会分析手里的股票?
很简单,你只看书,没做题啊,你没有动手能力。
做题是简化版的现实,从简单的一个个小项目开始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吧,没做过一千道题之前,别忙着用上市公司的财报练手。
找到你信任的自媒体大V,然后咨询自己遇到的问题。
不论是巴菲特、邱国鹭,还是清华大学的肖星,对我们小股民来说,都太过于高高在上。像我这样的公众号作者,是和读者水平最接近的人。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更能理解大家学习中的困惑,也愿意把我解决困难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公众号可以留言,可以通过打赏激励作者更好的服务,这些都为股民们打开了一扇接地气的学习窗口。
阅读对我们的提升是随着时间积累的,通过阅读,我们对投资的认知会进化,我们研究的效率会提高,最终达到稳定盈利、财务自由的目标。
同时,写作是最好的思考,通过在股票社区发帖、公众号、向财经网站投稿,我们可以把投资理念分享给更多的人。
通过我们的不断迭代、学习、进化,我们还可以发明一些简单的结构,比如6+1交易法、3521选股法,构建低门槛、低难度、可持续的群众基础。
高毅资产的首席研究官卓利伟说过,“人们通常容易忽略短期不紧迫而长期十分重要的事。”
读书,就是属于这种从来不紧迫,但是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的事。
所以,开始读书吧。
关于6+1、3521、检查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