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模式中呢?

释怀不代表不曾怀念

但成长了便不会再做让步

既然已经放下

就绝不会冒险

——《Clean》by Taylor Swift

安慰记作者/昱橙

很多年以前,在英国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从小到大感情非常亲密,几乎每天都形影不离。直到有一天,弟弟决定横跨大西洋,去纽约攻读博士学位,这俩兄弟才互相经历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分离。弟弟到达纽约后非常想念哥哥,可惜那个年代的科技还不够发达,人们还没有手机,而国际长途电话费用也非常的昂贵。

因此,俩兄弟每周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而且通话的时间只有五分钟。一转眼数月过去了,当他们的生日快要来临之际,俩兄弟决定在生日这天奢侈一下,将本来只有五分钟的通话延长到十分钟。

于是,在生日当天,弟弟从一早醒来就在房间里开始徘徊,等待着哥哥的电话。在经过几个小时后的等待,哥哥并没有打电话来,于是弟弟开始想“或许是因为时差的关系,这个时间段他可能跟朋友外出了,等到他回到家后应该就会打电话给我的”。接着,弟弟继续焦急的等待,然而在几个小时以后,哥哥还是没有打电话进来。

在经过这么久的等待后,弟弟突然意识到,由于跟哥哥长时间的分离,哥哥对弟弟的想念可能并没有弟弟所想的那么强烈了。“或许,他的生活中已经有新的朋友”,“或许,我在他的生命中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这一晚,独身一人在纽约的弟弟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漫长,最孤单的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早,醒来后的弟弟无意间望向屋中的电话,然而在此时,他惊讶的发现电话竟然是没有接着电话线的,紧接着他意识到,电话线一定是他昨天焦虑的在屋中徘徊时被自己踹飞的。于是,弟弟跳下床,将电话线重新接了回来,在此之后的下一秒,电话声立马响起,而打来电话的正是自己远在家乡的哥哥。在经历弟弟一整天都没有接他的电话后,哥哥非常地生气,因为他也和弟弟一样,在生日当天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漫长,最孤独的一晚。

事后,弟弟试图跟哥哥解释事情发生的缘由,然而哥哥却反问“我不明白,既然你真的觉得我不会打电话给你,你为什么不主动打电话给我呢?” 哥哥这一席话后,弟弟突然愣住了。哥哥说的没错,即使他没有打电话给弟弟,弟弟完全可以选择主动打电话给哥哥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弟弟没有选择主动去联系哥哥,却将自己困在孤独与悲伤之中呢?

看到这里,不知道正在阅读文章的你是否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呢?你否也在自己最需要他人的陪伴,最需要他人的支持的时候,不仅没有主动的去寻求帮助,反而将自己反锁在无限的孤独中呢?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仔细的解读这一矛盾行为形成的具体原因,以及如何攻破自己的错误认知,从而敞开心灵的大门。

孤独感                                                                 


我们开篇所讲述的小故事,其实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例。而这个故事中的弟弟,是一名叫做Guy Winch的临床心理学家。作为故事的主人公,Dr. Winch表示,在第一次听到哥哥反问自己为什么不主动联系他时,他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的,他也不明白为什么是自己当时没有想到去主动联系哥哥。在此之后,他经过反复的思考,最后得知,他的这一切错误的认知与行为主要归结于自己内心的孤独感。

说到孤独感,我们不得不同时提一下独处这个概念。很多人都容易将孤独感和独处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他们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独处是一种相处模式,很多内向性格者都很享受独处,这是因为独处可以让他们更清晰的思考,更有效的为自己的心理以及精神状态充电。

而“孤独感(Loneliness)”是具有主观性的,是个体在认为自己被他人孤立,没有得到足够情感支持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一个独处的人不一定是孤独的,相反,他的独处可能会让他感到很充实。同理,一个坐在人群中,却没有办法感受到与他人的情感连接的人是孤独的。

孤独感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扭曲我们的认知,让我们相信我们身边的人不再关心我们,从而使得我们害怕主动与他人联络。长期的孤独感不仅会负面的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很多关于孤独感的研究表明,长期的孤独感会增加高至14%的早逝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甚至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从而使得换上疾病的可能大大增加。

当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时,个体对于他人的信任度会大幅度的下降,甚至会错误的将一些社交中不明确的信号误解为是他人发出拒绝的信号。在这种状态下,当我们与他人互动时,这种对他人信任感的丢失也会相对的降低他人对我们的好感,最后真正使得我们的社交经历变得不愉快,甚至令我们大失所望。因此,长期承受孤独感的人往往是被自己错误的认知所包围,进而选择与他人疏离。

过去的伤痛


如果说孤独感是造成我们与他人疏离主观性的原因,那么在我们过去的社交中,那些被他人伤害的经历则是一些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个体在遭受他人的拒绝时,大脑所发出的信号是与身体所遭受疼痛时发出的信号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当我们经历被排挤,被拒绝,甚至被伤害时,我们心灵上所承受的伤痛是与肉体上的所承受的伤痛一样真实存在的,而这种心灵的伤可能会对我们长期的心理状态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被拒绝或是排挤的经历会很大程度上阻止我们向一段新的关系迈进的脚步,那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痛苦经历总是会时刻提醒着我们,太过靠经可能会带来伤害。因为过去的伤,我们开始对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与质疑,而在此时我们选择性的疏离可能是下意识的,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很自动化的反应。

反刍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身心的伤害远远大于他人对我们的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在临床心理学中,“反刍”(Rumination)”是指一种强迫性的,过度思考一段负面经历所产生的原因,情境因素,以及后果的思维模式。很多研究表明,长期的反刍思维会大幅度的增加患得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的可能性。反刍与焦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反刍这一思考模式过度关注于过去发生的负面事件,而焦虑则是对未来还未发生的事件进行的非理智性的担忧。

例如,当一个学生上课睡觉被老师逮到并且批评后,他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可能会在脑海里反复的回放老师谴责他时的情境,他在这个事件里所犯的错误,自身的缺点,以及添加自己对此事件的其他负面认知。起初,他脑海中的谴责可能只是来源于他的老师,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他脑海中的谴责最终都来源于他自己。通过反复回忆这个负面经历的过程,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此时你的手臂上有一道深深的伤口,你会选择拿刀将这道已经非常疼痛的伤口越划越深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应该都是否定的,甚至会觉得这种行为愚蠢至极。可事实上,当我们面临心灵的伤痛时,我们很容易用我们对自身的批判来加剧他人已经带给我们的伤害,使得我们的内心更加痛苦不堪。

当我们的自尊心被削弱时,我们更害怕与他人主动靠近。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自己都无法接纳和爱护自己。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低自尊的人更容易缺乏安全感,不自信的他们可能认为自己不够好,或者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他人重视对待,所以,当他们需要得到支持或者仅仅是想要与他人社交时,他们的主动可能会成为一种焦虑的来源。而这种焦虑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他们会很自动的认为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不重要,或者并不被他人需要。

   心理武器



看到这里,有着同样经历的你应该也对自己的疏离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我们过去的人生中,我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经历过被他人伤害,被拒绝,不被爱。即使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依旧遭受着自己内心的责备和批判,从而选择将他人拒之千里。那么,要怎样做才能打破这样的死循环呢?为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以下3个心理武器。

#1 真实面对自己心灵的伤痛

每当我们的肉体遭受伤痛时,相信很少有人会此置之不理。我们前文中提到的Dr. Winch也在他的TED Talk中讲过,我们对生理健康的重视远远高于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当我们划破自己的手指时,小到5岁的孩子都知道去寻找创可贴,处理自己的伤口,以防感染。可是,当我们在遭受到心灵上的伤痛时,很少有人知道怎样去治愈这种伤痛,甚至很多人会选择压抑,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不是真实的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

若是想要得到心灵上真正的治愈,首先我们需要学会清晰的识别自己内心的伤痛,承认这种不舒适的存在,而不是想方设法的去转移,或者去压抑它。心灵的伤痛与生理的疼痛一样,都是具有强大生存意义的。如果我们的身体无法感知疼痛,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将自己放在热炉上的手抽回。同样,一个人如果从未经历过失去,那么他也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或是感激拥有所带来的幸福。

#2 停止反刍,重新塑造自己的认知模式

每当我们遭受到他人带来的拒绝与伤害时,我们一味的反刍只会进一步的伤害我们的自尊心。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对于自身的批判都是很自动化的,我们甚至从未质疑过这些批判的真实性。所以,当我们再一次的进行反刍或是自我批判时,我们需要停下来好好思考,开始质疑这些错误的认知,重新塑造正确以及健康的认知模式。

例如,当朋友没有回复我们的消息时,与其直接跳到“Ta不喜欢我”,“我是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人”这样的认知中,我们不如先尝试“我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Ta真的不喜欢我?”,“我真的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吗?”,然后再慢慢将我们的思维转化为“Ta不回复我的消息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以及“即使Ta不喜欢我,我也是值得被爱和喜欢的”。

越是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越是要学会肯定和接纳自己,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批判来再次伤害自己。

#3 建立起健康的社交关系

当我们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伤痛,重新塑造自己的认知模式之后,我们最后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与他人的情感连接。人类毕竟是社会动物,而社会动物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所以,与他人所产生连接,互相支持,互相爱护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生存本能。

即使在经历过他人的拒绝或者伤害后,我们依然需要给予他人以及自己足够的信任。信任自己对他人的付出的是值得的,信任他人也会相对应的尊重和爱护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慢慢的学习如何正确的去向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且尝试自我暴露。

或许在看到自我暴露这一词时你会感到困惑,难道不是我们越是在关系中暴露自己,就越是容易受到伤害吗?就此,我想引用文学家C. S. Lewis在他著作《四种爱》中的一句话做以回答

《四种爱》by C.S.Lewis

只要爱,就一定有受伤的危险。只要爱上一样东西,心就一定会痛苦,还可能破碎。要想确保你的心完好无缺,你就不要爱任何人,甚至不要爱宠物。 用各种嗜好,小小的奢侈将这颗心仔细地包裹起来,避免一切感情纠葛,将它严严实实地封闭在自私这副灵柩里。

可是,在这副安全、黑暗、没有动静、没有空气的灵柩里,心会改变。 它不会破碎,但会变得硬如铁石、麻木不仁、无法拯救。

但愿你终有一日能够走出那个囚禁自己内心的牢笼,勇敢去爱。

我曾经也是一个死也不主动的人

但后来意识到有人是值得的

然后开始慢慢尝试

当然有失望的时候

不过倒也帮助我筛选出了

哪些人是值得的

哪些人不值得

你现在还在为谁主动而纠结嘛?

那么到底纠结的原因是什么呢?

留言讨论一下吧

如果你也想通过文字

在安慰记

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