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明朝有20万大军,为何明英宗会被俘虏,难道身边无人护卫
首先了解一下引发土木之变的原因。
土木之变是明朝与蒙古瓦剌部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争是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引发的,也先是瓦剌部落的实权人物,拥立一个黄金家族的傀儡脱脱不花为蒙古大汗,实际掌握权力的是也先,也先与脱脱不花同时向明朝派遣使者,然后就能得到明朝的赏赐。
明朝的赏赐是以瓦剌使者的数量来派发的,为了多得到赏赐,瓦剌人经常虚报使者数量,同时擅自扩大使者数量,在也先之前瓦剌派往明朝的使者是50人,也先成为首领后,一年之内把使者数量提高到2000人。
瓦剌首领也先
而且这还不满足,虽然瓦剌使者有2000人,但是上报给明朝的数量却是3000人,以此索取更多的财物,当时掌权的司礼监太监王振按照实际数量给予赏赐,结果也先不干了,经常骚扰明朝边境,并且在公元1449年,发起瓦剌大军并联合其他几路蒙古大军,并且兵分4路大举进攻明朝。
大汗脱脱不花和蒙古兀良哈部攻打明朝的辽东地区,蒙古贵族阿剌知院攻打明朝的宣府地区,也先率军攻打大同地区,此外还有一路攻打甘肃张掖,四路蒙古大军合计五到六万人,明朝的边境告急。
此时的明朝正处于明英宗朱祁镇的统治,他是明朝的第6位皇帝,朱祁镇的父亲是明宣宗朱瞻基,爷爷是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经过朱元璋的洪武盛世、朱棣的永乐盛世,接下来就是朱瞻基和朱高炽共同建立的仁宣之治,其国力到达巅峰。
瓦剌控制区
瓦剌攻打明朝的消息传来,明朝也做了一系列的应付措施,不断向边镇增兵,当也先攻打大同时,大同守将吴浩战死,大同失守,明朝派出宋瑛、井源、朱冕、石亨四将各率一万兵力防御也先,由于四朝元老太监郭敬接受了瓦剌受贿,从中作梗,导致四万明军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动,明英宗朱祁镇决定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但很多大臣表示反对,比如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尚书王直、兵部侍郎于谦都认为皇帝不应该亲征,明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整个兵部(国防部)都不同意皇帝亲征,但是明英宗就一定要亲征。
大多数意见认为明英宗亲征是被司礼监太监王振蛊惑的,当时的王振是明英宗最宠信的太监,也是四朝元老太监,同时也是积极的主战派,但是,明朝的太监即使权力再大,那也是皇帝给的,皇帝想要收回,分分钟的事,况且当时的明英宗已经23岁了,完全是个成年人,自己能够拿主意了,王振虽然会影响明英宗的决定,但是最终拿主意、做决策的还是明英宗朱祁镇,所以御驾亲征就是明英宗的主意。
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初年的皇帝其实都有这个爱好,你看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亲征的次数就很多了,而明成祖朱棣更是五次北伐,次次都是皇帝亲征,就连明宣宗朱瞻基为了平定汉王朱高煦的谋反也曾御驾亲征,除了明仁宗在位时间时间短没有亲征外,明初三位皇帝都有亲征。
为了这次亲征,明朝出动了京军三大营主力,合计约22万人,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包括中军、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士兵是从明朝各个地方行省抽调出来的精锐骑兵与步兵。三千营主要是蒙古投降过来的骑兵,不止三千人,神机营则是火器部队,是当时最先进的火器部队。
三大营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组建的部队,参与了很多战役,包括靖难之役、成祖北伐、平定安南等战役,骁勇善战、战功赫赫,是明朝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部分军事力量归皇帝直接指挥,由皇帝指派亲信担任各军中的将领,远远强于地方军和边防军,三大营是明朝中央主要作战部队。
明军
明英宗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太监干政,包括有了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但锦衣卫的职责为皇帝充当侍卫与仪仗,并负责情报、侦察,从事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的前身是京城禁军,但不是正规的作战部队,不参与对内对外战争。
土木之变明军之所以惨败,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准备严重不足。
明英宗从下诏亲征到出发只用了两天时间,22万大军出发只用了2天时间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需要准备大量的物资,动员辅助人员,还包括集结部队、准备军械,都需要时间,两天时间是绝对准备不好的,而皇帝出征则更加麻烦,明英宗甚至还带了几百名御用厨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发,整个大军是一片混乱。
土木堡之变地图
而且大军出发作战,还需要协调各兵种,进行战争动员,处理指挥权,这可是22万大军啊,如何才能保证整个军队组织协调一致?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但明显明英宗根本不管这些,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太监负责军政大权。
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却由司礼监太监来负责军政大权,王振当了一辈子太监,根本就没打过仗,让他来负责不是搞笑吗?
跟着明英宗一起出征的有不少武将功臣,比如张辅,当时七十五岁,曾经跟随过朱棣打靖难之役、两次攻伐过安南、随朱棣多次北伐蒙古,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过汉王朱高煦的谋反,参与过麓川之役,是当时的四朝元老,是明英宗时期少有的功臣,战功赫赫,身经百战。
太监王振专权
尽管张辅很有经验,但是明英宗就是不让他指挥作战,能怪谁呢?除了张辅之外,还有成国公朱勇,朱勇是名将朱能的儿子,跟随过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的朱高煦的叛乱,同样也是经历过战争的功臣之后,还有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都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功臣,但这些人都得听从太监王振的指挥。
王振从来也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指挥过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怎么能不失败呢?
三、全军指挥混乱、匪夷所思。
整个土木之变,22万明军指挥极度混乱,在情报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情况,皇帝御驾亲征,首先是天气原因,一出宣府就风雨交加,皇帝坐在轿子里倒是没有感觉,但手下的士卒和官员全部淋雨前进,大臣多次劝谏皇帝班师退兵,但就是明英宗就是不肯。
土木堡之变明军行军路线图
如果是下雨还只是无法控制的天气原因,那么沿途士兵的军纪败坏,毫无纪律性,就让这支军队毫无士气,而且沿途还有不少明军与瓦剌人战斗过的场面,刚到大同,就听到了宋瑛、井源、朱冕、石亨四将兵败的消息,结果皇帝又害怕了,一仗没打,又开始撤退了,这不儿戏吗?
撤退就撤退吧,但明英宗撤退的道路匪夷所思,原本计划是从大同经蔚州从紫荆关回京的,但到了蔚州之后,大军又开始向北走了四十里,本来向东走60里就能到紫荆关,明英宗却向北走,史书上说是太监王振想让明英宗到自己的家乡,但又担心士兵太多踩坏自己家的田地,花自己的钱,又擅自改变进军路线,变来变去,朝令夕改,全军的指挥一片混乱,怎么能不败呢?知道的以为他们去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出游呢?
四、王振与大臣的矛盾加剧。
在整个皇帝亲征过程中,王振与大臣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有大臣想预谋刺杀王振,让皇帝退兵,吏部郎中李贤与大学士曹鼐就谋划刺杀王振,但没有成功,22万明军还没有遇到蒙古人,就开始自己窝里斗了,这能打仗吗?
大臣谋划杀死王振
后来明军失败,也是把责任归于王振,明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也把失败的责任归于王振,并且愤怒地击杀王振,也有说法是说王振死于乱军之中。
五、明军中了瓦剌的计谋。
原本从蔚州向东60里就能到达紫荆关,进入关内明英宗就安全了,可是王振及明英宗偏向北走,从蔚州向北走到宣府,再从居庸关入关,这实际上是走了远路,就是在这个时候,也先得知明军动向,将明军包围在土木堡,原本有机会让明英宗先行离开土木堡的,只因为王振以1000辆辎重车没到为由,下令全军在土木堡扎营,等到第二天时,明军想走也走不了,被瓦剌人包围了,这是严重的情报失职。
土木堡城中没水,城南的水源被瓦剌人占领,明军在城中挖井二丈多深,也挖不出水来,士兵饥渴难耐,也先反而假装与明军议和,故意迷惑明军,然后在第二天撤走占领水源的士兵,王振不知是计,下令全军取水,等到明军因为饥渴全部涌入水源地喝水时,瓦剌大军伏兵尽起,明军毫无战斗力,全军崩溃,22万明军有三分之一当场被屠杀,另有相当多的人被瓦剌俘虏,只有少部分人逃走。
土木之变明军全军覆没,皇帝被俘虏,朝臣被团灭
仅此一战,明军阵亡功臣、文武大臣、大学士、朝廷高官五十多人,整个朝廷跟随明英宗一起出征的百官被团灭,这个名单多得吓人,死了两个尚书(相当于部长)、3个侍郎(相当于副部长)、1个副都御史(相当于监察部副部长)、1个左通政(相当于副局级)、3个太常寺少卿加1个太仆寺少卿(相当于副厅级)、3个给事中(相当于纪检组长)、3个中书舍人(相当于秘书)、11个监察御史(相当于最高检察院检察员),还有一堆朝廷各部官员。
阵亡的还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驸马都尉井源、襄城伯李珍、平乡伯陈怀、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等等,这些都是武将功臣出身的将领,其中张辅都七十多岁了,是明成祖时期的功臣,一直到明英宗时期,而明英宗作为皇帝,被俘虏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明军全军覆没,这就是土木堡之战明军覆没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