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期:古县城,漾起饮食文化的涟漪

 散   文 

饮食文化是一条河,穿过三山五岳,荡起碧浪清波;广纳天地精华,滋润古今你我;酸甜苦辣,抑扬顿挫,传唱着地球人长盛不衰的歌。

——题记

荆楚大地上,长江南岸,有一个县郡,乃公元前202年汉朝所设,定名高成县后更名松滋县。20世纪中叶,县城迁至新江口,此地空余一古城,变换为县(市)辖的老城镇。但人去楼未空,从宝塔到街巷,人们寻踪觅迹,谈古论今,传承着市井遗风,别有一番情致在心头……
云联塔上的“天”
《汉书·郦食其传》言“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说的是人民大众的“食”,一日三餐的“吃”,乃民生所系之神圣大事。果真如此吗?一个晴和的假日,松滋三中的几位同学相约出城登塔,上至高天去感受一番个中真昧。
出城二三里,竹丛四五家,水库千层浪,鱼跃万点花。绕过城东头碧波荡漾的黑石溪水库,展现在眼前山梁上的就是松滋人引以为豪的云联塔。此塔始建于1848年(道光28年),历经170年的岁月洗礼,仍保留着固有的风貌:砖石仿木结构的塔身,六边形的圆柱体,上下五级,高20余米,塔的两边刻有神态各异的石人石马,与远近的林木森森相映成趣;一颗硕大的金色圆球置于塔顶,昼夜不息,放射光芒,使游人顿生豪情。进入宝塔第一级,感觉宽仄有度,人说可容50人席地而坐。塔内五级由螺旋石梯环绕连通,游人循梯而上,步步高升,至塔顶,豁然开朗,近看远眺,不同一般。同学们俯身下望,但见:“河里鱼跃轻舟驶,田塍小路通烟炊”。那“鱼跃轻舟”,那“田塍烟炊”,让人仿佛闻到了“食为天”的氤氲。再昂首北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无边的落叶”,那“不尽的长江”,暗示了“食为天”无比浑厚的底蕴。一同学灵机一动:我们何不立于高天之上,在中华诗词的艺海里,纵情打捞饮食文化的琼浆蜜果,好生感悟享受一番!由此,一联联诗词佳作,连翩涌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哦,南宋诗人杨万里给乡亲们送来了满满的莲藕、莲米。“接天”、“映日”、“无穷碧”、“别样红”,表明种植面积大,产品质地优,人人都能尝其一脔,惊其腴美。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善赏美食的苏轼则更进一步,把食材的鲜美与山川的灵秀、环境的优越勾连起来,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恩赐感喟不已。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位山乡渔翁,冒斜风细雨,施垂钓神技,不经意间收获了肥美的鱼中珍品——鳜鱼。智者口福!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主席对橘子洲头的家乡水、洞庭湖边的鳊鱼羹,是特别亲切,一饮一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兴起对两湖生态环境的由衷点赞。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先烈升上九天,仙界的吴刚捧出满镡的桂花酒,仙女嫦娥也激动地翩翩起舞,向先烈致敬,深表慰问。九重高天上如此的“捧酒”“起舞”,有力烘染出人间忠魂惊天地、动鬼神的壮烈形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林隐士,大诗人陶渊明则采大自然之精华,亲自泡制菊花茶,与乡民品茗,欣享年华,好不惬意。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诗句中的荔枝,非寻常水果,它是唐朝宫廷政变中的引爆之物。唐明皇骄宠杨贵妃,知其嗜好鲜荔,而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李隆基竟以传送紧急公文的驿马驿道,将数千里之外的南国荔枝飞送至京都长安,如此擅权乱政,终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可见,万民之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与社会大局、政治斗争紧密相连。
“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需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挪),只要鹘仑(囫囵)吞一个。”——好一位不拘小节的大诗人杨万里先生,面对家乡美食的诱惑,如此急不可待的吃相,令人喷饭。表明饮食生活无不显现一定的人文现象、定格人物的性格特征。
归途中,忆起松滋一民间诗人登云联塔的诗作,作者以“食”为纲,将雄伟的古建、美丽的传说、今人的豪迈熔于一炉,力显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远望龙山隔怒涛,城头一塔且登高。
避灾不用芙萸袋,遣兴倒须麵蘖槽。
孟氏当年曾落帽,刘郎此日怕提糕。
人民义气今非昔,天地浮游笑若曹。
城隍庙芹菜的“奇”
蔬菜形形色色,成百上千,人们勤于栽培,乐于享用,并以“小菜半边粮”高调赞誉。在松滋老城有一种“城隍庙芹菜”,颇有名气。乍一听,怪呀,这芹菜在百菜园中太普通了,何以挂上“城隍庙”的芹菜,就芳名远播了?
原来这种芹菜与老城城隍庙还真有割舍不断的渊源呢。传说城隍是神鬼世界中守护一座城池的神,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老城,既然是县衙之城,当然要修建城隍庙,供人朝拜。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老城城隍庙来往的信徒、游人少了,庙门冷落鞍马稀,庙前一亩见方的场地也渐次闲置下来,庙中人员慢慢将其开垦成了菜园。年长月久,各种蔬菜长势一般,唯芹菜却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显示出与当地芹菜不同的优势。
那是一个金秋艳阳天,有校友东来,在松滋三中周老先生家作客,津津有味品尝了师娘的肉丝炒芹菜,意犹未尽,又兴致勃勃地询问起两种芹菜的同中之异,以求揭开城隍庙芹菜的个中三昧。且听师娘慢慢道来:
要说常见的芹菜与城隍庙的芹菜,其实同属一科,只是外形,品相各异,常见的芹菜一根根的,细长,细长,菜梗与菜根一个样,而城隍庙的芹菜,一蔸蔸的,矮壮,矮壮,菜根明显比菜梗粗,相邻的菜根连成一体,肉茸茸,水灵灵的,俨然一白色的肉块,与青色的菜叶相衬,确有一清二白的情趣!烹炒之道也有所不同:只见掌勺人将红润油亮的腊肉条,嫩白如玉的茎根块,先后下锅,匀速翻炒,火候一到,即明油勾芡,快速起锅,盛于盘中;但见红白相间,蠕蠕而动,香飘桌面,化入味蕾,引得食客频频下箸,大快朵颐。如此,好评如潮,自然远近出名了。
城隍庙芹菜如此神奇的魅力缘何而来呢?客人们追根求源,来到西街城隍庙原址,远瞻近看,这座历经一百多年的庙宇,已显古旧,但仍留有几分庄重轩昂之气。庙宇正面,三丈高的白粉墙煌煌而立,直指蓝天,视界开阔;脚下的土地是长年淤积而成的油沙土,不远处残存的护城河,虽徒有虚名,但仔细一看,仍有潜流暗动,人畜粪肥各有其所。如此生态环境,确保了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光照充分,土质优良,水源足备,农家粪肥。但客人总觉得城隍庙芹菜的秘密应该不止这些,还想考量考量。正好一位大嫂从庙门中走出来,下到田陇中,左右扫视菜苗的长势,不时松松土,间间苗。大家正好围上去,请教城隍庙芹菜的成功之道。大嫂一笑,说:我们种菜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抓好几点:首先,好种出好苗,把选种放在第一位,在田头选,专人选,优中选优,纯中求纯,要杂交,不要杂种。其次,多用农家肥,少用化学肥,防止土壤板结,我们觉得自然肥还是比化学肥好。三,坚持轮作制,不在一块地上年年季季种一种菜,而是轮休轮种,防止地力退化……大家听着,不住地点头:这才是科学种田。大自然给了人类种种恩惠,我们要心存感激,十分珍视,坚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守成,又要创新,让“城隍庙芹菜”再发新枝,俾使曾经的一隅宗教辖地,演化为人民大众“以食为天”的一方乐土。
古楼美食的“多”
解放了,松滋县城已由老城迁址新江口,但建制千年的县城,至今风韵犹存,景点悠悠,勾起人们点点乡愁。上世纪五十年代,你走进老城,城墙隐没了,城门不见了,但是老城的地标建筑——古楼还在,只是岁月沧桑,容颜在改:青幽厚重的城砖垒起来的垛堞上,古楼肃然而立,楼门楼窗,同质同构,榫榫相连,不用一寸铁钉,却非常牢固,虽然常年蒙尘,风吹雨打,但背映远处的山峦,仍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乡亲们流连于此,不无感叹:平常乡镇,能有如此名胜古迹,令人骄傲,我等当努力奋起,要修旧如旧,再现历史的原貌;也要创新发展,催生出民族文化的新花。
如此稀贵的古楼遗址,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了赶街者、游览者的必到之地。有识之士,从中感窥到了市场经济中的一线商机,在古楼左侧开起了一家美食面饼店,与古楼遗址上下呼应,很快地就形成了规模,请看:
走进店门,就是三张大方桌拼成的长长方方的货柜,洁白的大桌布覆盖其上,各种面饼美食一分为三,堆于其间。先说清蒸类:有热气腾腾的馒头、花卷、肉包子、糖包子,菜包子,汽水粑粑、发糕等,其中的发糕,圆圆的个儿,小巧悦目,店家在白玉般的糕面中央,印上了一个小红方块,圆圆白玉一点红,引得孩子们小手指点,胃口大开。还在大人怀里撒娇的小不点,发糕在眼前一亮,就破涕为笑了。再说烘焙类,以金黄粘土为内壁,以中度暗火为热动力,争分扣秒抓火候,货品起酥而不糊,主打产品一方一圆:外观圆润,内馅红糖流淌的烧饼,菱形好看、葱油喷香的锅盔(又称锅盔芽子),前者甜,后者咸,顾客各有所爱,任其挑选。松滋老乡每逢走人家,出远门,礼尚往来,常常用到这两款风味面食。清蒸类与烘焙类分列两边,位于中央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油光发亮的煎炸食品了,此类吃货品种多,看相好,经常与顾客打照面的就有:油条、油饼、麻花、糍粑、油香、京果条、欢喜坨、油墩子、炸苕米、藕圆子、馓子等。其中的馓子,是将一把细细的条索状的面料,在油锅中炸酥,炸的同时,灵巧用力,使之定型为空心的球形状,出得锅来,拿在手上,口哨声声,转动玩耍,煞是有趣,引得过路者驻足观看,那持有者也舍不得送进嘴里,虽是小食品,也是大众艺术品!只是这一老县城的当家小吃,越来越少见了,大概是做工精巧,传承乏人吧!
顾客们进得门来,不由围在食品前,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问其价,买得多的还尝其味,顾客指指点点,店小二对答如流,见有不识货情、犹豫不决的,就来一两句广告语,“小朋友:洋糖发糕,吃了不长疱!”,“大婶娘:松滋人,礼性大,多买点,走人家!”,买者听了笑个不停,生意不论大小,就这样,一发接一发,连连成交……货品卖得快,货堆在变小,客官别担心,刚出的新货又热热乎乎的端上来了,刚变小的货堆,又变成一大堆了,先来的后到的又都满意了,真是永远的一大堆!“一大堆“的名号越叫越响,连原来的店铺名都忘了。就连一江之隔的枝江县百里洲的不少乡亲,也成了《一大堆》的常客呢!县内县外,店家赢得的赞誉,也是一大堆!
游览中的青年学生从古楼《一大堆》的兴起中,窥见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思考着供应与销售、质量与数量的辩证法、坚守与创新的衔接链,收获不仅仅在舌尖上。
小面馆里的“大”
那年头,踏上青石板的街面,走到老城东街中段,就有一家不寻常的面馆,是赶街人群经常会聚的场所。人称全镇的餐饮豪门,常常勾起家乡故人的温情回忆。
老城面馆的面积并不大,说它“大”,首先是财大气粗,信誉度高。它是全镇唯一一家公字号老板开办的面馆,法人代表是老城区供销社,货源充足,供销两旺。就是坐镇后厨的白案师傅也是响当当的老艺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其次,店面大气,人气爆棚。这家面馆馆址为上世纪中叶一殷实商家的宅第,这座古屋的一大特点,厅堂宽大阔绰,被供销社一眼看中。顾客跨过门槛,就是进餐厅,大约三十来个平方米,像中小学一间教室,但却密密麻麻摆了四四方方十来张八仙桌,每桌四条长板凳,能容八十人同时进餐,逢节假日、好天气,中午时分,进食顾客连坐带站的,甚至达到了三位数呢!
第三,经营有方,场面红火。服务百姓有三优:一、物美价廉口碑好。大火烫面装于湘产大碗,拌上自晒自产的豌豆瓣子红辣酱,油光红亮,端上桌来,香气扑鼻。有时,老板还免费送上一小碗泡菜:青青的尖椒、红红的萝卜、黄橙橙的黄瓜、淡绿色的豆豇,水淋淋的,酸咪咪的,叫你欲罢不能、欲嚼不忍,连声喝彩:老师傅,好味道!。且价钱公道,老城素面,一口价——8分钱2两粮票一碗。在当时,称得上全县最低价。二、方便省事情义重。顾客进得门来,在柜台前排队,交钱交粮票,领得信物——竹签一根,上桌稍后,即可享用。说起粮票,不论全国版、本省版、县版,来者不拒,一律通行。有顾客一时手中无粮票,愿用随身携带的粮米充抵粮票,营业员也照办不误,不怕麻烦,深得好评。还有顾客,带有老人或小孩,想另碗分食,只要开口,营业员小妹总是痛快答应,一一满足,赚得客人好喜欢。三、信息交流效率高。乡亲们农事忙,上一趟街也不是很容易,办完正事,还想会会熟人,听听新闻、琢磨农事,这家小面馆就成了理想的大会所。有时街上未见之人,却在面馆有缘来相会,于是挪挪座凳,寒暄一阵,谈起正事来,眼下农田小事的互帮合作,面对面就拍板了。如果时间充裕,也合计合计上宜昌、下沙市的大事,就是收拾好自种自产的时令糕点、家机粗布、农用蔑器、毛把烟叶,坐上沙宜班的小火轮,异地交流,换取所需,两两方便、互通双赢,如此,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了,这其中,面馆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功不可没。
小面馆信息神传,还出了一件化险为夷的治安新事呢。一对夫妻,带五、六岁的孩子上面馆,入座后,大人忙着与邻桌的老乡大摆龙门阵,一时疏忽,身边的小孩不见了,四面找,也没找到,这下急了,不禁大声叫起来:“我家女伢,五岁多,穿的红袄子,不见了,有请各位帮忙找找——,”这时门旁桌席上的一位大伯应声道:“我看到一妇女,拿一块扇子糖拉着一穿红袄子的女伢,往西街那头去了。”失主闻声及时追出去,终于找回,一时掌声四起,客人们都乐开了花。正是:小面馆,神通大,一碗素面才下肚,孩子找回众人夸。
民以食为天,悠悠多少年,往日热热闹闹、美名昭昭的面馆已隐身而去,代之而起的是在其对面升起的精神乐园——老城文物园以及新式的餐饮店。俯仰而视,本地村民,外来游客,执手前往,正陶醉在美食美德的不尽潮流中……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案制作:邓呈静

编辑部主任:赵海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