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

很早以前就知道季羡林老先生,后来还得知竟然有幸和这位大师级人物是半个老乡,同样出生在山东西北的贫困县😂,只不过出生时间相差了七十五年。

今天读完了这位大师的生活随笔《一蓑烟雨任平生》,里面的文章大都是他在八、九十岁的高龄书写的。

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用心生活,在普通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活得真实,勇敢做自己。

从他身上,我还认识到了什么才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使季老已经九十多岁了,依然具有活跃的头脑,坚持着读书、写作的习惯。

他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简直太多,坚持写作,用心观察生活,不停的思考,把所思所想诉诸笔端,记录下曾经的思考,也记录下了曾经生长的轨迹。这些让我都很受用。

应尽便须尽,何必独多虑

大多数人皆好生而恶死,耄耋之年的季老也不例外,也例外。他在书中提到了很高兴能活着,但是他认为死亡是微不足道、极其自然的事。

连地球,甚至宇宙有朝一日也会灭亡,更何况人类!对于死亡,他本人是陶渊明的信徒,认为应该是顺其自然的。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何必独多虑!可是谁来决定“应”“不应”呢?

一个人除了自杀以外,是无权决定自己的生死的。因此,对个人的生死大事不必过分考虑。

只要活着,就要活得像个人样子。抱着这种精神,他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就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成为行尸走肉。

未来的路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这并不会让他心生恐惧。如果问每个人面前还有多少路,谁也说不出来所以然。

但是大家都想长寿,冯友兰先生曾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八岁。

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只要身体大体康健,可以维持着自力更生,并且一直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谁又会排斥去做百岁老人呢。

对于死亡,大家都想避而远之,越远越好,最好能够长生不老,有多少古代皇帝为了追求不老不死之身,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是万物方生方死,生老病死乃是谁也违背不了的自然规律。既然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

现在我的心境是,即使谈论这个话题都让我心里不舒服,我绝对是好生而恶死。

对于死亡,我是既见不得,也听不得,更何况在这里谈论一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有朝一日能达到季老的心境。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也是季老向我们传授的人生经验:一是要学习,二是要惜寸阴。

他本人也是这么做的,用一生的学习思考证明了这一点。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思维不懒惰、脑筋永远不停地转动的人。

他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五点吃早点。吃完立即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几十年来,爬出了上千万字。

即使是生病住院期间也不例外。他认为,即使自己身体上有问题,但是脑袋没有问题。

只要脑袋没问题,文章就能写。他的确从来没有让脑袋闲下来过,总让它不停地运转。

无论是吃饭、散步、接受治疗、招待客人,甚至在梦中,考虑的总是文章的结构、遣词、造句等与写作有关的问题。

只要一坐下来,他把脑海里的文字移到纸上,写文章的任务就完成了。

他总是在警告自己,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费掉。

如果有一天工作没有什么收获,晚上躺在床上就疚愧难安,认为这是慢性自杀。

而他之所以坚持爬格子,也是出于惯性,达到了“爬格不知老已至,名利于他如浮云”的境界。

他在八十岁到九十岁这十年内,完成了长达八十万字的著作《糖史》,以及将吐火罗文英译本《弥勒会见记剧本》。

两部著作完成以后,他才感觉到平生大愿算是告一段落。

曾经有一段时间,总是听到退休老人在发挥余热,夕阳红之类的言语。现在联想到季老,他哪里是在发挥余热,简直是比大多数年轻人还要更胜一筹。

季老在如此高年龄的时候,依然在努力着,在坚持着所坚持的事情,我又有什么资格在这偷懒喊累呢!


“忘”的本能

无论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还是“不如意事常八九”,都在告诉我们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有悲伤有欢乐,有团聚有离别,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人类才需要有“忘”的本能。

若非如此的话,人类在那么多悲伤和离别的重压下,还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吗?

就像《活着》中的福贵,面对着亲人一个个离去。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多痛苦就会时时刻刻新鲜生动。

时时刻刻像刚发生时那样残酷地折磨着他。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

所以人才要“忘”,那些悲伤的过往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这也是人的自我保护。

如果没有了“忘”,人会不会总沉浸在过去不能自拔呢?为了今天的更好生活,我们趋利避害般去忘记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头脑特工队》中有一个场景是,在废墟里堆放着一个个记忆球,而他们的主人都已经不记得这些记忆了。

曾经的忧愁,悲伤,苦闷,或者绝望的记忆,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记忆废墟中,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心快乐地过好今天。

无论是“忘”,还是“遗忘”,“健忘”,都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这是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事情。这也是大脑最温柔的一种自我保护。

而且根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记忆的目的本质上不是随着时间流逝传递信息,而是优化决策。

虽然严重健忘可能令人担忧,但是偶尔忘记枝节小事可能表明记忆系统非常健康。事实上,选择性记忆甚至可能表明智商更高。健忘可能还是个优点呢。

所以无论是健忘,还是遗忘,还是什么忘,该忘的事情都大胆地去忘吧,千万不要心有负担。

为了和最重要的事和人相濡以沫,和次重要的事和人相忘于江湖又何妨?😂

用脑长寿

季老自身认为,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自己却能做到处之泰然。

他认为,人上了年纪,有点这样那样的病,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用不着大惊小怪。

季老本人对人生的态度是道家的。即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万物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

关于长寿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

一些相信秘诀的人,禁忌多如牛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尝,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呢?

凡是他觉得好吃的东西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

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尤其重要。

如果非要让他讲出一个秘诀的话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根据他七八十年的经验,一个人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根据外国一些科学家实验结果,“用脑伤神”的旧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应改为“用脑长寿”。

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

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

不要让脑筋闲着,他本人就是这样做的。

还有要保持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的心境,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

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焉能不健康长寿?


写在最后的话

季老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就是一个做人做事的标杆,学习他如何学习,学习他如何看世界,学习他如何思考人生,学习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

学习他如何守住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梦想,踏踏实实的努力积累沉淀,坚定执着地去做一件事情,然后总有一天耕耘会有收获,梦想会变成现实!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这位老者就在身边盘膝而坐,将自己的人生娓娓道来。他让我想去更加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尝试将那些美好的瞬间留驻于笔下。

最后用苏东坡先生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结尾,东坡先生的那份自在、洒脱、超凡脱俗,也希望自己能够侥幸沾染上半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