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 北川走马岭上的生死决战

北川文史【第31期】

1547' 北川走马岭上的生死决战

1532年,四川巡抚宋沧发兵征伐白草河流域的羌寨,“诸夷献侵地二千顷”,纷纷表示愿意“归降”,但其实力并未因此而削弱,仅仅过了两年,他们便绕过宋沧所修建的城堡,到龙州(平武)方向“劫掠”。1543年,白草羌酋长自称皇帝,并封李保将军、黑煞总兵等职,发动了更大规模的骚乱。1545年,趁官军防御松懈之机,聚集数千人发动突然袭击,攻陷了宋沧修建在今开坪乡大鱼口的平番堡,数百官军被俘,继而将其活动范围扩大到石泉县直接管辖的白坭等地,阻断官军的粮草运输线。

▲都坝皇帝庙村,明代属龙州之“白草番地”。虽然龙州的白草羌也曾“连年出没滋事”,但又不时受到同族的滋扰,所谓北川关内白草羌“劫龙州”即指此。

骚乱发生后,松潘副总兵高冈凤应对无方,被撤销了官职。四川巡抚张时彻等接连上奏朝廷,请求派调驻防卢沟桥的原松潘总兵何卿回川主持平羌大局。1546年,何卿受嘉靖皇帝之命,与四川巡抚张时彻一道平定“白草番乱”,大约于这年春季从京城回到四川。返任后立即策划平定北川一带的骚乱。现存何卿所留下的《议征白草五事》一文,反映了这位官军主帅的作战指导思想和战前准备。

《议征白草五事》白话意译:

一、控制用兵规模以节省粮饷。石泉、坝底、龙州的道路都是羊肠一线,车辆无法通行,战马不能并列行走。现在打算调集官军和土军三万,遇到天气炎热,难免会发生疫病,何况一旦部队行动必须有粮饷保障,而用来供应军队的财物,都是老百姓用血汗换来的。不如挑选骁勇善战、一可以当十的精壮兵丁九千名,派得力将领统领,先分散在各地操练,这样就可以减少兵员两万多。各卫、所的官员令其各回本位,酉阳等处土兵也都最好免调,坤儿卜虽然名义上是土官,但属于蛮夷一类,也应当令其返回原地,以防漏泄机密。这样,又可以节省不少粮饷。

二、暂时停止运送粮草,以减轻民众负担。四川从古至今均易生盗贼,现在各州县均遇灾荒,粮食歉收,遍地禾苗枯萎,百姓死亡相继。若强迫他们转运粮草,难免生出祸端。再说,夏季河水泛涨,羌人都躲进深山,他们固然难以出山,我军也难以进兵。不如将原定各州县应解运的粮米全部免除,等到秋收后根据军事行动需要再起解未晚。往年征剿茂州各寨,原计划军费三十万,结果只用了三万,这次行动只需增加一两倍即可。如果这样,整个蜀地老百姓都可由此复苏了。

三、派遣得力官员改建平番堡。不久前平番堡失守,致使羌人越境外出活动,如果不是担任指挥职务的曹恩等英勇抵抗,最后以身殉职,终于使敌人的锐气受挫,那么江油、安县、绵竹一带必将战火连连。平番堡对于防御白草羌极其重要,但城堡所在地方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崖,容易受到围困,应当迁到数里外的营盘地重建。必须调用都指挥这个级别官员中有才干者,比如见识过人的掌印方策,可挑选一千名官军,委任方策和守备耿垚率领前去修筑,限期三个月完工,说不定还能提早竣工。

四、预先准备好钱粮,择机大举进攻。前面已提到用精壮官军九千在各地操练听候调用,但石泉、坝底、龙州都是进兵之要冲,必须根据调用军队的缓急测算所需银粮的多少,挑选德能兼备的官员收贮,听候支用。但现在已停止运送粮草,必须检查已收贮的数量,不许擅自动用,如果储量不足,可动用就近的广丰仓的储备粮,商议定出运价,运往指定地点交割,不得另外派用民夫。如果银粮储积有余,那么征剿行动就可以择机而行了。

五、不贪图眼前小战果,要从长远考虑,策划出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方略。先前平番堡等处军民被杀害和俘虏的,布满城堡和山野。虽然都指挥曹克新、丁勇先前呈报,说羌人愿意归顺,但现在所商定的日期已过,他们的诚意并不可靠。如果等到秋末冬初河水消退干涸时,羌人再寻找机会挑衅滋事,我们不是很被动了吗?再说,羌人所耕种的,乃是石泉县白土、富谷二乡的土地,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及时出手,等到捣毁其巢穴之后,羌人走投无路,必将交出为首肇事者,送还所俘虏的军民,献出土地,缴纳钱款,诚心归顺。这样,一定可以保证地方百十年安枕无忧,而全蜀也可免受调兵运粮的困扰了。假如还像前些年那样,每次军事行动都只是纸上谈兵,夸大战绩,说是羌人畏惧、愿意投降纳款,便草草收兵,凡是忠义之士一定不会这样做。

▲松潘总兵何卿平定白草羌时在今开坪修建的永平堡,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卿所说征伐白草羌的“五事”,涉及动用兵员人数、所需军粮的筹备与转运、战前的其他准备工作、征讨目的等,实际上就是一份作战计划。何卿既是主帅,受到上下一致的信赖,官军的战前准备大致就按照他的意见在实施。

关于动用兵员,何卿反对调集汉军、土军三万的意见,是因为北川一带山高谷狭,道路崎岖,兵多无用武之地,而且必然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主张遴选一可以当十的精壮之兵九千就够了。但其后实际动用军队的人数,却大大超过三万。《龙安府志》记载:1547年大征,用兵三万七千。当年亲自到达前线督战的四川巡抚张时彻在《平白草番记》记述官军出征前下达作战命令的情形时,也提到参战官军的人数,按照他的说法,单是从龙州、石泉、坝底三处出发直接参与进攻的战兵就有一万四千左右。《龙安府志》所说“用兵三万七千”,实际上还包括了驻扎在周邻地区堵塞羌人退路的机动部队,以及运送粮草的后勤保障部队。

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出兵前先派干练的军官率兵一千到开坪选址构筑城堡,作为进攻的前哨阵地,以及提早在官军集结地石泉、坝底、龙州三地积贮银粮,都按计划如期完成。

▲开坪永平堡下城遗址。永平堡分为上中下三座城堡,下城在距大鱼口数百米的山梁上。何卿进兵羌寨之前,议定“挑选一千名官军,委任方策和守备耿垚率领前去修筑,限期三个月完工”,说的就是这座城堡。

1546年的农历最后一天,官军从今禹里、坝底和平武县城出发,分三路向羌寨发起攻击。官军攻击的目标是小坝以西北的“上下十八寨”,从今禹里进军路途最短,但何卿却从三个方向出兵,其意图除了震慑沿途的羌寨,主要是为了堵住“上下十八寨”可能的退路。

▲都坝皇帝庙村之箭和垭,旧时是北川关内羌人东入龙州(平武)的必经之地,2008年特大地震后新修的都开公路由此通过。当年从龙州出发的官军经过桂溪、贯岭、都坝抵达开坪北部之马头岭,而后直驱小坝,基本上是与羌人此前的活动路线逆向而行,就避免了“上下十八寨”从东面突围。

从坝底出发的官军经由马槽、桃龙抵达小坝,则可防止“上下十八寨”从青片河方向突围。28年前何卿还在镇守坝底时,就曾率精兵八百顺这条路出击羌寨,一直追击到走马岭方才退兵。

▲由马槽到桃龙的小路(母广树 拍摄),已被2008年特大地震后新建的马桃公路取代。

从禹里出发的中路军经开坪到达小坝,所过之处除了石泉县辖区就是艾林土司领地,应该没有遇到羌人的抵抗;从龙州出发的官军虽然路途最远,但所过之处大都是龙州土司领地,虽然这一带的羌人也有“长年流动外出滋事”的行为,但龙州土司毕竟有数百人的地方武装进行日常弹压,此时与官军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从坝底出发的官军经由马槽、桃红等地抵达小坝,此时这一带羌寨仍处于无政府状态,可能会遇到抵抗,但真正血腥的战斗发生在小坝北面的走马岭。当何卿率领的中路军到达小坝后,有两条路可以继续向西北推进,一是溯白草河而上,二是经由走马岭翻山。由于白草河两岸山势陡峭,难以展开兵力,易守难攻,官军便选择走马岭作为主攻方向。熟悉地形的羌人深知,这里是保住家园的最佳防线,所以在此重兵防守。官军到达小坝后,转战数日,也无法攻克羌人设置的防线。到第九天,突然遇到天气变化,大雾笼罩,大白天竟然伸手不见五指。何卿立即抓住战机,组织敢死队趁机偷袭,才终于登上走马岭,击败了顽强固守阵地的羌人。

▲小坝场北面的走马岭,是当年官军与羌人决战的主战场。

关于征战经过,《明史》略而不记,《石泉县志》虽作了记载,但极为简略,说何卿率领精锐兵丁九千人,会同张时彻对白草羌进行征伐,官军分三路进兵,一由龙州,一由石泉,一由坝底,何卿乘大雾直驱走马岭,大破之。唯有巡抚张时彻在《平白草番记》中作了详细记述。下面是《平白草番记》有关段落的白话译文:

1546年春,奉诏征伐白草羌的官员们一面作战前准备,一面按照嘉靖皇帝的旨意,以“天子威德”晓谕羌番:只要奉还所占的土地和掠夺的财物,交出为首滋事者,即可免遭征讨之祸。羌人表面应允,却并无实际行动。是年冬,奉命征讨的官军分别集结于石泉、坝底、龙州。

开战在即,面对险恶的环境,部分将士竟胆怯起来。有的说:这真是天险啊,到处是悬崖绝壁,满山荆棘丛生,敌人即使只派几个人把守关隘,从上投石放箭,我军也将粉身碎骨啊!有的说:听说以前征讨都只是派兵威胁番民投顺,并未深入其地咫尺,这次却要去闯虎穴狼窝,实在太危险了!

主帅们决心已定,申斥道:我们是奉天子之命行事,是以顺讨逆,有什么堡垒不能攻克?从现在起,凡有胡言乱语阻挡进军者,格杀毋论!随即下达作战命令:都指挥丁勇率石泉兵六千余名、游击将军龚锐率坝底兵四千余名、游击将军曹克新和参将李继武率龙州兵三千余名,分三路进军,担任进攻任务;都指挥孔仁、守备指挥耿垚负责堵截各个要害通道,并为各路军转送粮草;兵备佥事陈乙负责调度,处理非常情况;参政宋宜督理粮草,副使翁浦负责检查、记录战功,副使缪宗、周胡凤负责阻遏敌军增援。分派停当,于十二月庚寅拔寨起行。

从石泉出发的中路军人数最多,担任主攻任务。自石泉溯白草河而上四十里至永平堡,早已被官军占领,羌人遂将防线设在小坝以北走马岭一线。官军到达走马岭山麓,“转战连日,未克其阻”。到第九天,遇天阴大雾,伸手不见五指。何卿见时机已到,乃驱敢死队从悬崖含枚(状如筷,含之防出声)先登,再放下绳子,大部队抓住绳子攀援而上,遂夺占走马岭。

刚站住脚跟,雾散日出,羌人倾其精锐发起猛烈反攻。何卿亲自击鼓,官军人人殊死拼杀,好一阵,羌人才渐渐退却。官军乃修筑营垒,巩固阵地,此时已到中午。羌人再次发起反攻,石块横飞,疾矢如雨,官军一面死守,一面寻机用强弩射击。从下午对峙到次日凌晨,羌人力不能支,开始败退。

官军突破天险,士气高涨,其他各路人马亦相继突破关隘赶到。于是趁势分兵四面出击,百战百捷。继而用缴获的牛羊粮酒犒劳士卒,再让投降的人当向导向前推进,“破竹之势,迎刃授首,尽捣巢穴而犁其庭”,占领了白草羌的大本营。

清乾隆版《石泉县志》虽然对走马岭之战记述简略,但这部县志的编纂者姜炳璋作有一首《白草歌》,用诗歌形式描述了何卿亲率官军乘大雾登上走马岭,与羌人展开生死搏杀的场面:

“走马岭头黑雾昏,走马岭下汉军屯。

将军誓军门:

嗟我貔貅士(勇猛的军士),

如其抱头生,宁使断头死。

直入虎穴得虎子,天赞成功乃在此。

士尽含枚马不前,风声雨声军无声。

蝥弧而呼将军登,忽尔雾散惊天兵。

将军提卒九千人,摧坚陷阵面当箭。

鹅乎鹳乎鸟兽散,鸦儿军士攫贼营。”

▲走马岭古战场遗址

走马岭上的生死对决最后以官军的完胜而告结束。官军从石泉、坝底、龙州三处发兵进攻,在走马岭与羌人展开决战,然后分路进击,占领了白草羌的大本营。由官军进攻路线和羌人设防情况可以推断,此次官军征剿的范围是关内陆区,重点是位于白草河与青片河上游的羌寨,也就是《明史》所说的“上下十八寨”。官军最后攻占的白草羌“巢穴”,就是今片口之白草坝。明代佥事刘成德《安绵父老思何公》一诗亦可佐证,诗云:

“茄鼓谁吹出塞声,摧锋唯有石泉兵;

蛇矛横捣磨盘寨,虎帐高悬白草坪。”

诗中赞颂了何卿率石泉中路军披坚执锐勇猛进军的气势和辉煌战果。官军“蛇矛横捣”的“磨盘寨”在今片口场以东,何卿大营驻扎的地点“白草坪”就是现在的白草坝。

▲白草坝新貌

官军攻占白草坝,战斗便告结束。其发兵进攻的时间是1546年农历腊月底,占领白草坝的时间是1547年正月中旬,历时十余日。官军取得的战果,《明史》和《石泉县志》所载基本相同,官军共攻占羌寨47处,毁掉碉房4870余座,“获马、牛、器械、储积各万计”,“斩首一千有奇,其余逐北堕崖及火攻而死者莫之殚计”,活捉羌酋李保、黑煞(黑杀)、白石儿、撒哈(撒喇)等。白草羌的战斗堡垒和防御工事全部被夷为平地,武器被收缴,物资被抢掠,大批青壮年丧生,受到毁灭性打击。盛极一时的白草羌自此走向衰落。

北川县政协文史委

责任编辑:赵兴武

您的转发、分享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激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