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定|《同爱共辉-袁缉辉王爱珠执教50年暨金婚、钻石婚纪念》跋文
史家定:2018年摄于海南三亚
《同爱共辉——袁缉辉王爱珠执教50年暨金婚、钻石婚纪念》(2020年版)拟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经作者史家定教授同意将其所写跋文,先在“橡树果”学术园地刊登,征求意见。
当下,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爱共辉——袁缉辉王爱珠执教50年暨金婚、钻石婚纪念》(经济学社会学老年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可庆可贺!
本人与袁老师同龄,相识之时,他是教师,我乃学生。1957年秋末,袁老师在教授马列主义基础课的同时,被派到我所在的年级 (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级) 担任政治辅导员。他风流儒雅,平易近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久,我也成为复旦政治学系教师;4年后,我们又一起调到新建的复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成为亦师亦友同事18载。袁老师离开复旦后,我又与王老师成为复旦经济学院的院友。
2005年,时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爱共辉——袁缉辉王爱珠教授执教50年暨金婚纪念》一书。翌年及2009年,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该书增订本与增订二版 (繁体字)。时隔十年,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本书与前数版比较,除卷首< 传略> (第1-14节)外,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其第一至五篇,主要论述经济学社会学老年学的理论。刪除原笫七篇<国际学术交流>,增加新第七篇<百年校庆金婚庆典>和第八篇<从金婚到钻石婚>。第七、八篇连同前版的笫六篇<老,也可以很快乐>,主要讲述这对伉俪的金色晚晴,即他们的老年生活实践。本书每一篇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心路回眸”, 介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学术撷英”, 介绍两位著者的主要论著。第三部分是“见证历史”, 由学术前輩、同事、昔日学生对上述成果作出評介。这样的编写方法, 使枯燥的学术内容, 具有可读性。
文革结束后, 袁老师作为复旦经济研究所骨干教师, 奉调筹建复旦大学分校, 担任分校政治系主任。他借改革开放的东风, 发挥自己的潜能, 为社会学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社会学是以具体社会为对象,对社会结构、人类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因而对国计民生极具重要性的一门社会科学。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却被当作伪科学而惨遭查禁。
1979年8月,袁缉辉与同事刘炳福联名,在《文汇报》的《理论探讨》发表<也评胡绳同志对社会学的“批判”》 一文。胡绳在反右派运动期间,连续发表4篇批判社会学的文章。20年后,在拨乱返正的年代,他出版《枣下论丛》增订本,竟增收当年批判社会学文章中未发表的更为严厉的部分,引起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的议论和忧虑。为此,《人民日报》内刊刊发张子毅等的文章<评胡绳同志对社会学的“批判”> ,予以批驳。袁刘认为,胡绳是理论界的学术权威,他对社会学错误批判的影响若不加以肃清,社会学的研究就很难开展。他们的文章受到学术界的欢迎与好评,为扫除恢复社会学的思想障碍,起了南北呼应、一唱一和的作用。
接着,袁老师奔走呼吁,组织领导,在既缺人才、又缺教材图书资料的基础上,白手起家,为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连创全国三个第一。1980年,在复旦大学分校首先建立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社会学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1981年,率先创办公开发行的《社会》(社会学丛刊), 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在社会学界有较大影响。1986年,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正如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邓伟志教授所言,” 袁缉辉的这三个第一,是载入中国社会学史冊的。” “也许后来者可以居上, 但是第一永远是第一”。
王爱珠老师是复旦经济系在教学和科研上卓有建树的优秀教师。王老师是入选复旦经济系建系90周年(1922-2012) 的20多位“前辈鴻儒“中的唯一女正教授。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 王老师在南斯拉夫作访问学者时, 就十分关注社会学, 并合作翻译该国大专院校教材《社会学》(塞尓维亚文第10版, 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台湾水牛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繁体字) 。苏联解体以后,她以政治经济学的深厚功底和参加经济改革研究的宽广阅历,毅然从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转入老年经济学的研究。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老年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内容,揭示群体老龄化和个体老龄化过程中形成的诸多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复旦经济系建立老年经济学研究所,担任首任所长。1996年出版中国第一本老年经济学专著《老年经济学》,为创立中国老年经济学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她还为研究生开设老年经济学课程,获得学生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她坚持真理, 敢于与权威人士开展学术论战(见《正确理解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科学涵义——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杈益保障法释义>若干观点》),值得钦佩。
贤伉俪不仅是老年学的研究者,更是老年学的实践者。他们不仅用老年学理论指导自已的老年生活,并将自已的养老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别人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过好晚年生活。他们提出,老人应该“积极养老“,而不是“消极养老”。要做到积极养老,关键在于一个“学”字 。即要用”老有所学”来带动“老有所为”,促进”老有所乐’,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长寿。
他们言行合一,行胜于言。袁老师视力较弱,但仍用心学习电脑知识,掌握电脑打字、电脑编排图书照片。耄耋之年的王老师不仅学习英语和舞蹈,还像小姑娘一样学习钩针,钩织毛衣背心、围巾披肩。她用玻璃、水晶等串编的兔、马、猴、羊、象、龟等各种动物,以及花篮、项練、手練,日积月累,无法胜数,除自我欣赏、分赠亲友外,还义卖捐赠。汶川地震、台南风灾、海地地震、日本海啸、美国珊廸风灾,她都义卖捐款。尽管捐款数额不算大,但她的这份爱心却是无价的。
他俩喜爱旅游,注重身体锻炼。日行万步,坚持“多动脑,勤用手,管住嘴,迈开腿“,提高晩年生活质量,又减轻家人和社会的负担。
由于他们采取积极的养老方式,尽管贤伉俪年届八八米寿,但都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此,祝愿这对绝配伉俪比翼双飞,天长地久;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完)
史家定 于2020.02.02
作者简介
史家定 (1932-),籍贯江苏金坛。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留校任教。1964年调新建的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经济学教授。长期从事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教学和研究。编有《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上海市” 七五” 统编教材) 、《英国政府机构》、《威尔逊及其对外政策主张》、《苏联经济统计资料》、《苏联东欧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等书。译有《日本与美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社会学与社会发展诸问题》等书。2018年出版《我本渔樵》(回忆录文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