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笔记(之一)| 书鱼研学
书鱼,又称书蠹、书虫,专注于蛀蚀衣服和书籍,估计形象呆萌,是一种又讨厌又有趣的小家伙儿。
常有饱学之士,自称书鱼。苏轼说“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流沙河称自己“沉泛于书籍之内,生死于文字之间”……
古往今来,书鱼者何其多也!
然而,他们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参悟天地之理、领略万物之趣。
书鱼们不仅在书里,更是在路上---鱼游天地之间,何其快哉!
这才是“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之道。
因此,我们积极推进“书鱼研学”,为莘莘学子打开天地之门,引导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仰观俯察,用心体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书鱼研学,于书中,于路上,同游!
研学笔记 (一)
2018年3月27日
“益骑,阅读春天”骑行活动纯属办公室“闲聊”的结果。
初春天气,人心荡漾。读写中心的小张老师早早置办了一身鲜艳夺目的行头,开始骑车上下班。所以那天,当我们讨论春天给孩子们做什么活动时,他立刻说“骑车”!
他肯定是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再看看大人们的朋友圈,也早已春意盎然。而我们的孩子呢?每日里学校-辅导班-家,面朝书本,如何体会春暖花开?
清楚记得第一次去青州研学,是去年大暑那天,非常的热。一路上,孩子们关着车窗,拉着窗帘,小睡的,吃零食的,埋头打游戏的,几个活泼的孩子玩笑着……载着孩子们的车一进山,公益导师张老师就吆喝:孩子们,快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的山,外面的树,多美啊!大多孩子无动于衷。是啊,相比起手机里的世界,车窗外那个真实的世界似乎少了太多吸引力。
那晚我们宿在山里。因为临时的变化,入住的房间有些简陋,没有空调,而且灯光吸引了很多山里的“小朋友”造访,屋顶上有壁虎,床上床下飞着几只蛾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家伙。这让我们非常担心,担心这些风吹不到,雨打不着,空调房里长大的孩子吃不消,受不了。
天黑下来,我们带着孩子们在宿舍前做了几个游戏。山里的夜晚似乎特别的黑,灯光到不了的地方,乌漆漆的。男孩子依旧忍不住打闹嬉戏,或惦记着回屋打游戏,几个小女生则胆怯的放不开自己。张老师引导大家安静下来,让大家仔细聆听。于是所有人安静下来,有孩子说,听到了鸟叫声,还有孩子说,有好几种鸟叫声。有孩子听到了寺庙的暮鼓声,还有孩子听到了风声……那一刻,我们就觉得这个“受罪”的夜晚挺值得。
果然,在后来孩子们交上的作文里,那种酷热难耐,那些流着汗去到的地方,那些“可怖”的昆虫,还有山里听见的声音,和张爷爷张老师左老师教的知识一样,让他们印象深刻,有趣有益。
于是,再去设计研学路线和课程时,我们会有意识的关注孩子们的“感官”,希望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离开家庭呵护的孩子们,能多一些书本之外不同的体验,能用耳朵、眼睛、发肤、心灵等等体会到更真切的情绪和感觉。而这些,看似简单,又似乎不那么简单。
回到这次公益骑行,就是在这个春天,一次对身体的“发动”。古诗说: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关于春天的美好词句太多,可是不走出去,怎知春色如许呢?不如和家人、和小伙伴一起,吹吹风,看看花,出出汗。再有老师适时地指点一二,也是一次轻松的学习过程。而这些收获,又会被他们带进课堂,还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3月25日,我们的“益骑,阅读春天”活动在一番精心准备之后,融进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