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叛逆期,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我之前听过《情绪和决策》的一些课,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情绪,他是不能做出决策的。情绪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是理智思考的,但其实,往往都是带着情绪在思考。

还听过一句话,为什么存在那么多沟通障碍,就因为语言。我们以为语言会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但往往制造矛盾和冲突的,就是语言本身。

在《圣经》里有个故事关于巴别塔(通天塔),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一座高塔,希望能通往天堂;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回顾心理咨询师茗月老师的对话:

心理咨询师茗月:你的情绪,身体都知道

心理咨询师茗月:没有不好的认知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师茗月:共情是最好的安慰剂

郑立寒:

我觉得大部分母亲都没有(共情)这种特质,包括最亲密的伴侣。

心理咨询师茗月:

是的。

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她身边也有一些好朋友,每当有什么痛苦啊,她都会去找好朋友倾诉,然后好朋友也愿意听她说。

听她说完了之后,如果她感到很伤心,在朋友面前哭,朋友也会安慰和陪伴她,但是很多人会在倾诉过程结束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原因就在于,虽然朋友给了自己陪伴,给了自己理解,但是并没有达到刚才我所讲的那种共情的状态。

实际上,只是当时的情绪得到了一下宣泄而已,但是并没有得到疗愈式的释放。

郑立寒:

我刚刚听您说的,我可以这么理解吗?真正的疗愈是,我可以看到和感受到你的痛苦,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感受着你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茗月:

嗯嗯,你这么理解也可以。

郑立寒:

我觉得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个很神奇的地方哈,比如说,小孩子,刚开始是会听,她的听觉系统发育会比较早,然后才学会说,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稍晚一点。

在小的时候,她能听得懂身边人在说什么,但是不会用语言表达,这个会不会给很多母亲带来育儿的障碍?

心理咨询师茗月:

你是说,在育儿的过程中,孩子跟妈妈可能会出现沟通信息错位这方面的障碍吗?

郑立寒:

嗯,我觉得小孩子先学会倾听,然后再学会表达,这个发展顺序蛮有意思的。

(信息先要输入,然后再输出。如果把倾听当做头脑信息的输入,那么表达就是信息的输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听觉,她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如果一个人胸中无墨,也难以成章。)

心理咨询师茗月:

小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先肯定要学会听,因为语言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你会发现同样的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情境下,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之下,不同的人使用同一个词语,可能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对于小孩子来说,语言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他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输入,输入之后呢,他要做一个整理建构,最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尝试着去表达,这个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所以,像你刚刚说的,在孩子没有学会说话之前,会有很多的沟通障碍。哪怕孩子学会了说话,也存在着沟通的障碍(鸿沟)。

你会发现,我们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和表达也容易出现一些障碍。有时,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句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确认信息的准确度。

你表达的信息,是不是对方真的理解了?

(语言沟通中存在一个沟通漏斗:你想表达的是100%,用语言能表达出来是80%,那么对方接收到的信息60%)

如果一个共情能力比较好的妈妈,她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会尽量靠近孩子的语言系统,跟孩子保持在同一个频道上。如果妈妈的共情能力比较差,她很难进入到孩子的频道。

这种状态不仅仅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也包括孩子学会说话之后。你会发现,共情能力差的妈妈,每个阶段跟孩子都有无法沟通的地方,就是两个人都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说话,妈妈不能理解孩子。

郑立寒:

嗯,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前段时间,我看见大学同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依然在延续上一代的教育方式,比如说,恐吓,拒绝,威胁之类的。

父母会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这么做很危险。如果你再继续,妈妈就不理你了……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感觉这种教育方式不太好,感觉父母一直在拒绝孩子的需求,然后一直在给孩子制定条条框框的规则。

从心理学来说,2岁左右的孩子,刚好是一个叛逆期,父母越是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越容易叛逆。

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出于爱和担心,但是用恐吓的方式告诉孩子,很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很反感别人告诉我这个不要,那个不要,我感觉自己身上就已经有很多条条框框了(限制性思维),其实,我觉得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

父母也可以用肯定的语言告诉孩子,或者帮助孩子去探索,孩子应该也能听得见道理吧?

心理咨询师茗月:

这个还是进入孩子频道的一个问题。

意思是,当我们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进入孩子的频道。你要看孩子在哪个年龄段,他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他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然后,你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有效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

像你刚才说的2岁的孩子,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第一次“叛逆期”/第一反抗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

你会发现,2岁左右的孩子分不清楚我,你,他。我的鞋,我的袜子,妈妈的鞋子,妈妈的袜子。他可以说,“妈妈的鞋”,但是他没有办法说,“妈妈,这是你的鞋”。

所以,那个时候他是需要不断地去行使我的权利,然后来确认我是谁,我可以拥有什么,我有什么权利,我可以怎么样。

如果是跟这个阶段的孩子做沟通,你是来不及说很多语言的。

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可能发展的还不是特别好,他可以说简短的句子,在身体发育方面,刚刚才学会运用自己灵活的身体。

我们都知道,一岁多的孩子开始学走路,那个时候走路不太好,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正是身体足够灵活,四肢也比较协调的时候,然后他想干嘛可以干嘛。但是这个时候,语言又没有发展到,可以顺畅自如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行动先于语言。也就是说,大人还来不及跟孩子讲很多道理,孩子早就轻松地运用自己身体行动了。

哪怕你的道理很对,三句话就讲完了,但是当你用嘴巴说完的时候,孩子的事情也已经干完了。你的语言会比孩子的行为慢半拍。

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发生危险,他只能用最简短、最有效的方式,让孩子远离危险。

这就变成你看到的那些场景,父母会马上说,“不要去,危险”,直接用拒绝,恐吓的语言拉住孩子。因为孩子的行动太快了嘛,还来不及劝导。这个也是很多父母本能的无奈之选。

如果说,你已经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再去跟2岁左右的孩子沟通时,就会有一些好的方式。

比如说,紧跟孩子的后面,当孩子想要去尝试的时候,可能只说一个词,“停”,然后再说,“妈妈跟你一起”。

这个阶段孩子叛逆,你又不能禁止或拒绝孩子的尝试,只能说,让孩子放慢一点节奏,告诉孩子,妈妈是允许的。而且,在父母的参与下,孩子的行动也是可控的。当孩子马上面临危险的时候,也可以在临界点去保护他。

但是,做到这一点的父母真的很难。一方面是很多父母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她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是父母没有精力,或者自己处于情绪耗竭的状态中,她没办法去照顾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0)

相关推荐